E小说 > 都市小说 > 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 第74章 省电视台来采访

第七十四章  省电视台来采访

林小雨神秘地笑了笑:"老周下午就弄好了,用的是县农机厂报废的继电器。他让我别声张,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两人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树枝断裂的声音。

柳青立刻关掉手电,把林小雨拉到身后,屏息凝神地望向声源方向。

黑暗中,几个模糊的身影正在变压器附近晃动。

紧接着,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夜空,红光一闪一闪地照亮了那片区域。

"抓到了!"林小雨激动地抓紧柳青的手臂。

两人冒雨跑向变压器,路上碰到了同样闻声赶来的赵二狗和栓子。

变压器旁,老周和几个年轻人已经控制住了两个黑影。

手电光照过去,柳青倒吸一口冷气——不是柳斌,而是张三和另一个村里的闲汉李四。

"柳斌呢?"柳青环顾四周。

老周擦了把脸上的雨水:"跑了。这两个蠢货先过来探路,柳斌肯定躲在暗处看着。"

张三被反剪双手,还在嘴硬:"我们就是路过..."

"路过带钳子和油桶?"老周踢了踢地上的工具,金属碰撞声在雨夜中格外清脆。

柳青蹲下身,直视张三的眼睛:"柳斌答应给你们什么好处?值得冒这么大风险?"

张三避开他的目光,嘴唇哆嗦着不说话。

李四却先扛不住了:"他说...说事成后给我们县农机厂的工作指标..."

赵二狗气得踹了一脚旁边的树:"又是这套!当年刘建国也是这么骗人的!"

"先把他俩关在村委会,等明天采访完再处理。"

柳青站起身,雨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今晚得加强巡逻,柳斌肯定不会就此罢休。"

安排好值班人员后,柳青独自去了老族长家。

老人正在灯下看《齐民要术》,见他浑身湿透地进来,皱了皱眉:"大晚上的,什么事?"

"老族长,"柳青直接了当,"柳斌想破坏温室,被我们抓了个现行。"

老族长的眼皮跳了跳,但很快恢复平静:"证据呢?"

"张三和李四已经承认了。"柳青没提柳斌逃跑的事,"明天省电视台来采访,如果这时候出乱子,丢的是整个柳家沟的脸。"

老族长沉默良久,最后叹了口气:"柳斌那孩子...自从他娘走后,心性越来越歪。"

他站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布包,"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铜铃,你挂在温室门口,夜里有人靠近能听见响动。"

柳青接过铜铃,沉甸甸的,上面刻着古朴的花纹。

他没想到老族长会这样表态,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去吧。"老族长摆摆手,"明天...我会去看看那些西红柿。"

雨下了一夜,天亮时才停。

柳青只在村委会的长椅上眯了一会儿,就被外面的喧闹声吵醒了。

他揉着酸痛的脖子走出去,发现村里已经来了不少陌生人——省电视台的采访车队提前到了。

一个扎着马尾的女记者正对着摄像机做现场报道:"...在这个偏僻的山村,一群敢想敢做的农民创造了冬季种植西红柿的奇迹..."

柳青匆忙洗了把脸,整理好衣服迎上去。

女记者看见他,眼睛一亮:"您就是柳青吧?我是省台《科技兴农》栏目的苏记者。这位是..."她侧身介绍身后的人。

柳青这才注意到,刘副主任正阴沉着脸站在一旁,身边是几个县里的干部。

更让他意外的是,柳斌居然也混在人群中,穿着崭新的中山装,一副村干部的做派。

"柳青,"刘副主任皮笑肉不笑地伸出手,"听说你们的"反季节蔬菜"搞得不错,我特地来看看。"

握手时,柳青感觉到对方掌心传来的力度,像是在示威。

他不动声色地回应:"欢迎领导检查指导。我们的温室虽然简陋,但效果还不错。"

"带我们去看看吧。"苏记者兴奋地说,"观众最想知道你们是怎么解决温控问题的。"

一行人向温室走去,路上不断有村民加入。

柳青注意到老族长也拄着拐杖跟在后面,神情复杂。

温室的塑料薄膜在雨后显得格外透亮,阳光照射下,里面的植株清晰可见。

柳青拉开门帘,一股混合着泥土和植物清香的暖流扑面而来。

"天啊!"苏记者第一个惊呼出声。

温室里,西红柿植株整齐排列,翠绿的叶片间挂满了果实,从青涩的小果子到泛红的成熟果实,呈现出令人震撼的生命力。

几个最大的西红柿已经全红了,像小灯笼一样悬挂在枝头。

摄像师立刻开始拍摄,镜头贪婪地捕捉着这冬日里的奇迹。

刘副主任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凑近一株西红柿,突然说:"这些...不会是插上去的吧?"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这种赤果果的质疑,简直是对柳青人格的侮辱。

柳青还没开口,老族长突然挤到前面,颤抖的手抚上一颗西红柿,轻轻一拉——果实稳稳地长在枝头。

老人又摸了摸土壤,再抬头时,眼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光芒:"是真的...真在冬天种出来了..."

刘副主任尴尬地咳嗽一声:"我只是...谨慎起见。"

"领导可以随便摘一颗尝尝。"

柳青平静地说,但眼神锐利如刀,"不过小心点,别把您昂贵的西装弄脏了。"

这句暗含锋芒的话让刘副主任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苏记者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柳青能给我们讲讲技术原理吗?"

接下来的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柳青介绍了温室的构造和温控原理,林小雨则展示了滴灌系统,老周讲解电路改造。

苏记者对每个细节都表现出极大兴趣,不断要求摄像师多拍些特写。

"最令人惊讶的是,你们用的都是废旧材料改造的。"苏记者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因地制宜、科技创新!"

刘副主任几次想插话,都被苏记者巧妙地挡了回去。

柳斌则一直躲在人群最后,脸色阴晴不定。

采访接近尾声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陆新成骑摩托车赶来,车还没停稳就喊:"柳青!省农科院的加急文件!"

他挤  进温室,将一个牛皮纸信封交给柳青。

柳青拆开一看,是郑卫国教授亲笔签名的鉴定意见:"...柳家沟温室项目技术成熟,效益显著,建议列为省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

(https://www.eexsvv.cc/165210/3679293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