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都市小说 > 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 第77章 北国往事

第七十七章  北国往事

“柳青!省里紧急通知,要你去哈尔滨参加农业技术交流会,科瓦廖夫教授点名要见你!”

林小雨手中的笔记本啪嗒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柳青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哈尔滨,那是她母亲求学又梦碎的地方。

“一起去吧。”他轻声说,弯腰捡起笔记本递还给她,“有些事,总得面对。”

林小雨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最终,她轻轻点了点头,唇角勾起一抹坚定的微笑。

开往哈尔滨的绿皮火车在晨雾中穿行,车窗上凝结的水珠将窗外的白桦林晕染成模糊的色块。

柳青望着对面座位上沉默的林小雨,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机械原理》的书脊——那是她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

“要过松花江了。”柳青轻声提醒。

林小雨猛地抬头,窗外铁桥的阴影正一节节掠过车厢,江面碎冰在朝阳下泛着金光。

她的指尖突然掐进书皮,指节泛白。

“我母亲……就是在这座桥上……”她的声音轻得几乎被车轮声淹没,“被带走审查的。”

柳青默然。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那些伤痕文学,那些被时代碾碎的理想与青春。

突然,林小雨从行李箱夹层抽出一个牛皮纸信封:“科瓦廖夫教授寄来的资料里,夹着这个。”

信封里是张烧焦一角的合影,年轻的科瓦廖夫与一群学生站在某种大型设备前。

柳青注意到照片边缘有个戴眼镜的女生,眉眼与林小雨有七分相似,正专注地调试仪表。

“这是……”

“1960年的"友谊"号联合收割机试制项目。”

林小雨翻过照片,背面褪色的钢笔字写着日期和代号,“母亲从没提过她参与过这个。”

火车鸣笛进站,哈尔滨站俄式穹顶上的五角星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月台上,白发苍苍的科瓦廖夫教授举着接站牌,身旁站着个穿军大衣的中年人——正是省农业厅的苏梅。

“柳!”科瓦廖夫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呼唤,却在看到林小雨的瞬间僵住。

老人颤抖的手伸向她胸前的哈工大校徽:“这枚……是你母亲的?”

交流会的欢迎宴上,科瓦廖夫始终魂不守舍。

当服务员端上红菜汤时,他突然用俄语对林小雨说了什么。

柳青看见她筷子掉在桌上,汤匙在碗沿撞出清脆的声响。

“教授说……”林小雨声音发紧,“我母亲当年藏起了联合收割机的核心图纸。”

夜深人静时,柳青在招待所走廊遇见独自抽烟的苏梅。

她递来一份文件:“小心刘副主任,他姐夫在省外事办,正推动限制中苏农业交流。”

文件抬头印着“内部参考“四个红字,其中用铅笔圈出的一段提到要“警惕某些人借技术交流之名传递情报。”

柳青心头一凛——这分明是针对科瓦廖夫和林小雨的!

次日参观农科院实验室,柳青被一台雾气缭绕的装置吸引。

植物根系悬空生长在封闭空间里,细密水雾定时喷淋。

“气雾栽培。”科瓦廖夫调试着仪表,“节水70%,产量翻倍。”他忽然压低声音:“这套系统……原是你母亲设计的。”

林小雨踉跄后退,撞翻了试管架。

老教授扶住她,从内袋掏出发黄的图纸:“1962年她悄悄交给我,说"总有一天用得上"……”

回程前夜,哈尔滨飘起春雪。

柳青在火车站前的小摊买了两串冰糖葫芦,转身却不见林小雨踪影。

最终他在江畔长椅上找到她——女孩正对着结冰的江面流泪,手里攥着那张烧角的合影。

“母亲不是叛徒。”她嘶哑地说,“她藏图纸是为了……保护这项技术不被滥用。”

柳青默默为她披上大衣。远处教堂钟声敲响,惊起一群白鸽。

他知道,有些伤痛需要时间愈合,而有些真相,正在浮出水面。

……

柳家沟的清晨被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唤醒。

柳青蹲在新建的气雾栽培试验棚里,调整着喷头角度。

科瓦廖夫赠送的设备经过三天调试,终于开始试运行。

“湿度传感器还是不准。”林小雨皱着眉头检查仪表,眼下挂着淡淡的青黑。

自从哈尔滨回来,她每晚都伏案翻译那些俄文资料到深夜。

老周叼着螺丝刀从控制箱后探出头:“要俺说,干脆不用这些洋玩意儿。”

他拍着自制的计时器,“咱老农民有土办法!”

柳青正想说话,村委会的大喇叭突然炸响:“柳青!县里紧急电话!”

电话那头陆新成声音急促:“刘副主任被停职审查了!他办公室搜出一堆诬告材料,还有你们村的地形图,标着气雾栽培棚的位置!”

柳青后背一凉。

挂掉电话,他发现林小雨站在身后,脸色苍白:“我昨晚整理资料时……发现母亲笔记里提到个代号"黑鹤"的人,当年就是他把技术资料泄露给第三方的。”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刘副主任与这个“黑鹤“,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午后,柳青正在记录生菜长势,远处传来吉普车的引擎声。

苏梅带着几个陌生干部走进试验棚,其中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让林小雨瞬间绷直了脊背。

“这位是省外事办的程处长。”苏梅介绍道,语气略显生硬,“特地来看你们的气雾栽培项目。”

程耀明——刘副主任的姐夫!

柳青警觉地注意到,这人的目光一直黏在林小雨身上,镜片后的眼睛像两潭深不见底的井水。

“了不起啊小林。”程耀明抚摸着设备外壳,突然用俄语问了句话。林小雨瞳孔骤缩,手中的笔记本啪嗒落地。

科瓦廖夫教授说过同样的俄语句子!

柳青弯腰捡起笔记本时,发现程耀明的皮鞋内侧沾着一点红色泥土——这种红壤,整个县城只有老荒沟才有。

当晚的村委会议上,老族长用拐杖敲着地面:“那个程处长,六八年时在县革委会干过!”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着精光,“当年批  斗你爹的名单……有他。”

柳青如遭雷击。父亲从未提起这段往事,而程耀明今日竟敢堂而皇之踏入柳家沟!

(https://www.eexsvv.cc/165210/3679293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