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危机平稳解除
柳青深吸一口气,嘴角却扬起一抹胸有成竹的微笑。
他转身走向办公室的保险柜,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一盒录像带。
“各位媒体朋友,不如先看看这个。”柳青的声音沉稳有力,将录像带递给一旁的小王,“麻烦接到村委会的电视机上。”
记者们面面相觑,摄像机镜头转向那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
雪花闪过,画面逐渐清晰——前田重工的技术人员鬼鬼祟祟地潜入柳家沟档案室,用微型相机拍摄图纸的全过程被完整记录下来。
更令人震惊的是,画面右下角的时间戳显示,这正是日本考察团来访的那天深夜。
“这才是真相。”柳青站在电视机旁,目光如炬,“前田重工以考察为名,行窃取技术之实。当他们发现得到的是我们特意准备的假图纸后,恼羞成怒反咬一口。”
现场一片哗然。
县电视台的记者脸色煞白,急忙示意摄像师停止录制。
“柳青!”一个尖锐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马副局挤 进人群,身后跟着两名穿制服的工商局工作人员,“这件事县里会调查清楚。在此之前,新禾公司的账户必须暂时冻结!”
柳青早有预料般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马局长,这是省外贸厅的批复函。我们与日本客商的纠纷已上升为涉外经济案件,由省里直接处理。”
他特意提高音量,“对了,魏组长知道您这么积极吗?”
马副局长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
他刚要发作,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急刹在村委会门前。
车门打开,苏梅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两名省报记者。
“柳青,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老领导很关心你们的情况。”苏梅的声音清晰有力,“省里决定将柳家沟作为乡镇企业涉外维 权的典型案例进行调研。”
马副局长见状,灰溜溜地退到人群边缘。
柳青与苏梅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反击的时刻到了。
当天晚上,柳家沟灯火通明。
村委会的大院里挤满了村民,柳青站在磨盘上,手里拿着林小雨从东京发来的加密电报。
“乡亲们,”柳青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坚定,“前田重工不仅想偷我们的技术,还想搞垮我们的公司。但他们打错算盘了!”
他举起电报:“林小雨在东京已经拿到了铁证!日本最大的《朝日新闻》明天就会刊登揭露前田重工商业间谍行为的报道!”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老周激动地挥舞着扳手:“干他娘的小日本!”
“现在,我们要做三件事。”
柳青竖起手指,“第一,保护好沼气站的核心技术;第二,准备好所有订单和合同,迎接省里的调查;第三——”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让全世界知道,农民不是好欺负的!”
散会后,柳青独自留在办公室,仔细研读林小雨的电报。
那些看似平常的文字背后,藏着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密码。
当他破译出“已获实验室数据,证据确凿“这行字时,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
柳青摸出贴身携带的木牌——正面是柳家沟,反面是东京塔。
他用拇指轻轻摩挲着樱花树的纹路,仿佛能透过它感受到远方那个人的温度。
“快了,”他轻声自语,“就快结束了。”
……
与此同时,东京都港区的一间狭小公寓里,林小雨正对着台灯检查刚冲洗出来的照片。
这些拍摄于前田重工实验室的照片清晰地显示,他们不仅窃取了柳家沟的技术,还计划在东南亚市场抢先注册专利。
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前田重工近十年来的技术盗窃史——从韩国半导体到德国机械,再到如今的农村新能源技术。
最后一页贴着柳青从广交会寄来的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新禾不是终点,只是起点。”
林小雨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照片和证据小心地装入防水信封。
明天一早,这些材料将通过外交渠道送回国内。
而她自己,则要面对最后的挑战——山本教授安排的记者会。
她拿起那枚哈工大校徽,轻轻别在衣领上。
镜中的女孩眼神坚定,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在一品饭店畏畏缩缩的采购员。
“妈妈,”她对着虚空轻声道,“这次,我不会让任何人偷走我们的未来。”
……
次日清晨,柳青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电话那头,苏梅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柳青!快打开收音机!东京的直播!“
柳青手忙脚乱地拧开收音机,短波频道传来嘈杂的日语广播,紧接着是一个熟悉的声音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作为东京农业大学访问学者,我郑重声明,前田重工所谓乡镇企业技术欺诈"的指控纯属诬陷。我们有确凿证据证明,前田重工通过商业间谍手段……”
柳青的心跳如鼓。
那是林小雨的声音,清晰而有力,通过电波穿越重洋,正在国际舞台上为他们正名。
收音机里突然插 入一阵骚动,接着是日语的大声呵斥和推搡声。
柳青的心猛地揪紧,手指不自觉地掐进掌心。
“……即使你们现在打断直播,真相也已经……”林小雨的声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刺耳的电流杂音。
“小雨!”柳青失控地喊出声,仿佛这样就能穿透千山万水保护到她。
电话那头的苏梅急忙安慰:“别担心,山本教授会确保她的安全。现在,我们该行动了!省电视台十分钟后到你们村做现场连线!”
柳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迅速套上那件林小雨从东京寄回来的西装,抓起准备好的材料冲出门去。
院外,全村人已经自发聚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斗志。
“乡亲们,”柳青的声音微微发颤,“林小雨在东京为我们拼命。现在,该我们上场了!”
当省电视台的直播车开进柳家沟时,映入镜头的是这样一幕:阳光下,数百村民整齐列队,手中举着“捍卫农民智慧““抗议商业间谍行为“的标语。
柳青站在人群最前方,身后是巍然矗立的沼气站,蓝天下如同一座捍卫尊严的堡垒。
(https://www.eexsvv.cc/165210/3679291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