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去省城赴任厂长
三天后,省城火车站。
柳青拎着简单的行李走出站台,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站前广场上挤满了人,有人举着“欢迎柳青厂长”的横幅,也有人拿着“反对空降干部”的标语。
两拨人泾渭分明,气氛剑拔弩张。
“柳厂长!这里!”一个穿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挤过人群,向柳青招手。
柳青快步走过去,对方立刻握住他的手:“我是厂办主任张建国,车在那边,咱们快走,免得……”
“站住!”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张建国。
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工人拦住了去路,“你就是省里派来救火的柳大厂长?”
柳青镇定地点点头:“我是柳青。您是?”
“刘大山,红星厂锻压车间主任,厂工会代表。”大汉上下打量着柳青,眼中满是不屑,“省里是不是没人了?派个毛头小子来管两千人的大厂?”
周围响起一阵附和声。
张建国脸色发白,拉着柳青的袖子想走,柳青却纹丝不动。
“刘师傅,我确实年轻,也没管过这么大的厂子。”柳青平静地说,“但我从十八岁开始就在农村搞改革,把一个人均收入不到一百元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年产值过千万的富裕村。”
他从包里掏出一叠照片,“这是现在的柳家沟,有学校、医院、电影院,还有全国领先的稀土研究中心。我不敢说有多大本事,但改革这件事,我确实有些经验。”
刘大山接过照片,皱着眉头翻看,周围的工人也凑过来。
照片上整齐的街道、现代化的设施和村民的笑脸,与他们对“农村“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
“照片能造假……”刘大山嘟囔着,但语气已经软了下来。
“欢迎各位随时去柳家沟考察。”柳青微笑道,“如果我说了半句假话,我自己卷铺盖走人。”
人群中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逐渐变得热烈。
张建国趁机拉着柳青挤出人群,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老式吉普车。
“柳厂长,您可真有胆量。”车子启动后,张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刘大山是厂里的刺头,连老厂长都让他三分。”
柳青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城市景象:“厂里现在什么情况?”
张建国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一团乱麻。生产基本停滞,账上没钱,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库存,工人已经三个月没发全薪了。”
他压低声音,“最麻烦的是,厂领导 班子分成两派,以马副厂长为首的一派反对改革,认为应该维持计划经济的老路子。”
柳青点点头,没有立即回应。
车子驶入厂区大门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占地近千亩的厂区内,高大的厂房鳞次栉比,但许多窗户玻璃破碎,外墙斑驳,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办公楼前,十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站成一排,脸上表情各异。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男子,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微笑。
“那是马国强副厂长,”张建国小声介绍,“在厂里工作了三十年,本来以为老厂长退休后能接班的……”
柳青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领,推开车门。
改革的第一战,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红星机械厂的厂长办公室宽敞却陈旧。
褪色的红地毯,掉漆的办公桌,墙上还挂着十几年前的奖状和锦旗。
柳青坐在真皮转椅上——这是办公室里唯一看起来值点钱的家具——翻看着张建国送来的厂况报告。
门突然被推开,马副厂长不请自来,一屁股坐在对面的访客椅上。
“柳厂长,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啊,刚到就加班。”马国强笑容可掬,眼角的皱纹里却藏着锋芒,“怎么样,看完我们厂的‘光辉历史’了?”
柳青合上文件:“马厂长,我正想找您聊聊。厂里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
“资金!”马国强一拍大腿,“只要省里拨个五百万流动资金,我们立刻就能恢复生产。那些说什么改革啊、转型啊的都是外行话!红星厂几十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产品呢?”柳青打断他,“我看了销售报表,去年库存增加了40%,应收账款却减少了15%。这说明什么?”
马国强脸色微变:“市场不景气……”
“是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柳青站起身,走到窗前,指着远处一排排厂房,“那些设备,大部分还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生产的还是老式脱粒机、抽水机。现在农村包产到户,农民需要的是小型化、多功能的农机具。”
马国强冷笑一声:“柳厂长,您在农村待久了,以为种地和搞工业是一回事?红星厂是计划经济的重要一环,省里不会看着它倒的。”
“马厂长,”柳青转过身,直视对方的眼睛,“省里派我来,就是要改革的。不管有没有五百万拨款,红星厂都必须变。”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锋,最终马国强先移开了视线:“年轻人,别太自信。红星厂的水,比你想象得深。”
他站起身,向门口走去,“对了,明天上午九点,领导 班子例会,别忘了。”
门关上后,柳青长舒一口气,重新坐回椅子上。
窗外,夕阳的余晖给破旧的厂区镀上一层金色,几个下班的工人推着自行车走过,背影佝偻而疲惫。
他从口袋里摸出林小雨临行前给他的怀表——那是她父亲留下的遗物。
表盖内侧刻着“同心永结”四个字,下面是一行新刻的小字:“无论多远,家永远在你身后”。
柳青轻轻吻了吻怀表,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柳家沟的号码。
电话那头,林小雨温柔的声音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第一天怎么样?”她问。
“比想象中难。”柳青苦笑道,“不过没关系,再难的事也得一件件做。”
“记住你在柳家沟的经验,”林小雨轻声说,“先摸清情况,找到突破口,然后……”她的声音突然中断,发出一声轻呼。
“怎么了?”柳青立刻紧张起来。
“没事,小家伙踢了我一脚。”林小雨笑道,“看来他也想给爸爸出主意呢。”
(https://www.eexsvv.cc/165210/3679290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