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好一个下马威
柳青的眼眶突然发热。
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红星厂起死回生——为了两千多个工人的家庭,也为了即将出生的自己的孩子。
挂断电话后,柳青拿起手电筒,决定去车间转转。
纸上得来终觉浅,他需要亲眼看看这个厂的实际情况。
夜色中的厂区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值班室亮着灯。
柳青刚走近锻压车间,就听到里面传来金属碰撞的声音。这么晚了还有人在工作?
他悄悄推开门缝,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刘大山正带着几个工人围着一台机器忙活,地上散落着各种零件和图纸。
“再试一次!”刘大山的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格外清晰,“这次把传动轴的角度调整一下……”
柳青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工人们看到他,顿时愣住了,现场鸦雀无声。
“继续啊,别管我。”柳青走到机器旁,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个奇怪的装置,“这是什么?”
刘大山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小型多功能农用机。我们自己琢磨的,能耕地、抽水、脱粒三合一。”
柳青眼前一亮:“这不正是现在农村需要的吗?为什么不在正式生产中做?”
“马厂长说这是‘不务正业’。”一个年轻工人嘟囔道,“厂里只让生产老式单功能机器。”
刘大山瞪了那工人一眼,转向柳青:“柳厂长,我们就是瞎捣鼓,您别……”
“这设计很棒。”柳青拿起地上的图纸,虽然粗糙,但思路清晰,“传动部分可以再优化一下,我认识省农机研究所的专家,明天就联系他们来看看。”
工人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大山的表情从警惕变成了惊讶,最后定格在一种复杂的期待上。
“柳厂长,”他搓着满是油污的手,“您真要支持我们搞这个?”
“不仅要搞,还要批量生产。”柳青坚定地说,“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弄清楚厂里的真实情况。刘师傅,能跟我说说吗?”
刘大山和工人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终于点了点头:“走,去值班室说。这里……不安全。”
值班室里,一杯劣质茶叶泡的浓茶下肚,刘大山打开了话匣子。
从他口中,柳青听到了一个与马副厂长描述完全不同的红星厂——设备老化却还在超期服役,原料被偷运出去卖钱,成品库存被虚报数量,中层干部拉帮结派……
“最可气的是,”刘大山压低声音,“上个月省里拨的五十万技改资金,到账三天就不见了。财务科说是‘预付货款’,可我们根本没收到新原料!”
柳青眉头紧锁:“有证据吗?”
刘大山摇摇头:“财务账做得天衣无缝。但我听说……”
他凑近柳青,“保卫科长老周可能知道点什么。他以前是侦察兵出身,一直暗中调查这事。”
离开车间时已是深夜。
柳青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脑海中思绪万千。
红星厂的问题比他想象的更严重,不仅是设备和技术落后,更有可能是系统性的腐败和管理混乱。
转过一个拐角,他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
回头一看,空无一人。
但当他继续往前走时,那脚步声又出现了。
柳青加快脚步,闪身躲进一棵大树后。
片刻后,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跟了过来。
“找我有事?”柳青突然现身,把跟踪者吓了一跳。
月光下,他认出这是白天在欢迎队伍里见过的一个年轻工人。
“柳、柳厂长……”年轻人结结巴巴地说,“我是锻压车间的小李,刘师傅让我来……来保护您。”
“保护我?”柳青挑眉。
“马厂长的人盯着您呢。”小李紧张地东张西望,“您今天去车间的事,他们已经知道了。”
柳青心中一凛,但表面不动声色:“谢谢提醒。不过我不需要保护,你回去吧。”
小李欲言又止,最终点点头跑开了。
柳青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意间卷入了厂里的派系 斗争。
而这,只是改革路上的第一道坎。
回到宿舍——厂里分配的一个简陋单间——柳青辗转难眠。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与柳家沟的月亮并无二致。
他想念林小雨,想念那个虽然忙碌但充满希望的家。
而现在,他肩负着两千多个家庭的希望,每一步都不能走错。
第二天一早,柳青就去了保卫科。
科长周铁柱是个五十多岁的退伍军人,左脸颊有一道疤,眼神锐利如鹰。
“柳厂长,稀客啊。”周铁柱关上门,声音低沉,“我知道您为什么来。”
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文件袋:“这是我这两年收集的材料。马国强一伙人至少贪污了二百万公款,原料和成品被他们偷偷卖掉的钱更是不计其数。”
柳青翻看着材料,里面是详细的记录和照片,甚至有几段录音带:“这些为什么不上报?”
“报过,石沉大海。”周铁柱冷笑,“马国强在省里有靠山。前两任想查他的厂长,一个被调走,一个‘突发心脏病’住院了。”
柳青合上文件,心中已有决断:“周科长,敢跟我赌一把吗?”
周铁柱盯着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突然笑了:“我当了二十年兵,最不怕的就是打仗。柳厂长,您说怎么打?”
“先抓现行。”柳青目光炯炯,“我需要你配合……”
正说着,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张建国慌慌张张地冲进来:“柳厂长,不好了!锻压车间出事了!”
锻压车间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
柳青跟着张建国一路小跑赶到时,事故现场已被工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一台巨大的压力机歪斜着,液压管爆裂,黑色的机油喷溅得到处都是,地面上还散落着几块变形的金属部件。
“伤着人没有?”柳青拨开人群挤 进去。
刘大山正指挥几个工人清理现场,听到声音回过头,脸上沾满油污:“万幸,当时正好换班,只有老李头擦破了点皮。”
他指了指角落里正在接受简单包扎的老工人,又压低声音,“但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事故了。”
柳青蹲下身,捡起一块断裂的金属部件。
(https://www.eexsvv.cc/165210/3679290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