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完成承诺
“而且会得罪人,是吗?”柳青打断他,“两千工人的饭碗和得罪几个人,哪个更重要?”
他拿出一份名单:“这是二百一十七个‘影子员工’名单。明天起,停发他们的工资。”
会议室炸开了锅。
有人拍桌子,有人冷笑,只有少数几个年轻干部露出赞同的神色。
“柳厂长,您太天真了。”人事科长阴阳怪气地说,“这些人哪个没有来头?停了他们的工资,明天您的调令就会被撤销!”
“那就试试看。”柳青毫不退让,“周科长,请你负责追查近三年所有可疑资金流向,重点是大额采购和维修项目。”
会议不欢而散。
但让柳青意外的是,会后有七八个年轻干部悄悄留了下来,表示愿意支持改革。
“柳厂长,我们受够了。”技术科的小王推了推眼镜,“厂子再这样下去,迟早完蛋。”
“我们车间有三十多个技术骨干,”年轻的铣工车间主任说,“只要您真改革,我们就跟您干!”
……
夜深了,柳青还在办公室研究生产报表。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林小雨。
“怎么样?”她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显得格外温暖。
柳青揉了揉太阳穴:“比想象中难。今天差点被工人砸破头。”
电话那头传来轻笑:“柳家沟刚开始改革时,老族长不也拿着拐杖要打你吗?”
这提醒让柳青心头一暖。
是啊,当初在柳家沟,改革何尝不是阻力重重?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孩子怎么样?”他换了个话题。
“今天踢得特别欢,估计是个小子。”林小雨的声音充满柔情,“对了,娘让我提醒你,再忙也要按时吃饭。”
挂断电话,柳青感到一股力量从心底涌起。
他重新埋首文件堆,决心找出拯救红星厂的办法。
第二天清晨,柳青带着技术骨干们开始了全厂设备大检查。
三天下来,结果令人绝望——80%的设备超期服役,40%处于报废边缘,只有几条近年引进的生产线还能正常运转。
“最急迫的是更换锻压车间的液压系统。”刘大山指着检查表,“否则下次事故就不只是漏油了。”
“需要多少钱?”柳青问。
“全部换新要五十万,如果只修关键部件,十五万勉强够用。”
柳青转向财务科长:“账上还有多少流动资金?”
“不到五万……”财务科长低头道,“而且下周要交电费,不然供电局要拉闸。”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周铁柱带来了好消息:“柳厂长,查到马国强的一个秘密账户!这三个月,有二十多万公款转入了这个账户!”
“能追回吗?”
“已经联系公安局经侦科了,但走程序至少需要一个月……”
一个月太久了。
工人们的耐心有限,生产更不能停。
柳青沉思良久,突然有了主意:“我们厂仓库里积压了多少成品?”
“至少值三百万,”销售科长回答,“但都是老款式,卖不出去。”
“联系全省各地的农机销售点,”柳青下令,“以成本价六折促销,现款现货!同时,组织技术力量,对积压产品进行简单改造,增加实用功能。”
这个决定引起轩然大 波。
马国强闻讯从“病假”中归来,在办公室与柳青大吵一架。
“六折?你疯了!”马国强拍着桌子,“这是国有资产流失!我要向省里举报你!”
“马厂长,”柳青冷静回应,“积压产品每年仓储成本就十几万,再放下去只会变成废铁。现在变现,至少能解决燃眉之急。”
“你懂什么!”马国强冷笑,“那些产品是按计划生产的,销售也是有计划的!你这是在破坏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也要尊重市场规律。”柳青毫不退让,“产品没人要,就是废铁。现在农村包产到户,农民需要的是小型化、多功能的农机具,我们却还在生产公社化时期的大机器。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马国强摔门而去,但柳青的改革方案还是执行了下去。
销售科全体出动,带着技术员奔赴各地推销改造后的产品。
与此同时,柳青亲自带队,日夜抢修关键设备。
一周后,第一笔回款到账——十八万七千元。
柳青立即拨出十万元,补发了工人部分拖欠工资,剩下的全部投入最急迫的设备维修。
发薪日那天,厂里像过节一样。
工人们领到钱,脸上的阴霾终于散去了些。
刘大山带着锻压车间的工人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做主的好厂长”。
但柳青清楚,这只是开始。
要真正挽救红星厂,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周末,柳青在办公室熬了个通宵,完成了《红星机械厂改革方案》。
核心内容包括:淘汰落后产能,转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推行绩效工资,打破大锅饭;精简行政机构,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引入新技术,开发拳头产品。
周一领导 班子例会上,这份方案引发了激烈争论。
支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干部几乎当场打起来。
“这是要毁掉红星厂几十年传统!”人事科长怒吼。
“不改革才是真正毁掉红星厂!”技术科长拍案而起。
马国强最后发言,语气阴冷:“柳厂长,您别忘了,红星厂是省属国企。您这套‘市场化改革’,上头同意了吗?”
这正是柳青的软肋。
他的调令虽然来自省里,但具体改革措施确实需要上级批准。
而马国强在省工业厅有深厚人脉。
会议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张建国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柳厂长,省里……省里来人了!工业厅王副厅长带队,已经到了大门口!”
会议室瞬间安静。
马国强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而支持改革的干部们则面色惨白。
柳青整理了一下衣领,平静地站起身:“正好,请领导们看看我们的改革方案。”
厂区主道上,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
柳青带着领导 班子迎上去,心跳如鼓。
(https://www.eexsvv.cc/165210/3679290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