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都市小说 > 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 第110章 第一刀工资改制

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刀工资改制

他不知道这是马国强搬来的救兵,还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但无论如何,为了两千多名工人的饭碗,他必须坚持改革到底。

第一辆轿车的车门打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迈步而出。

柳青愣住了——这不是普通的厅领导,而是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以支持大胆改革著称的“程大胆”程子明!

程主任握住柳青的手,第一句话就让全场震惊:“柳青,你的《红星机械厂改革方案》省里已经研究过了,原则上同意试点!”

……

省体改委程主任的声音在红星厂礼堂内回荡:“……经省委研究决定,红星机械厂列为全省国企改革首批试点单位,赋予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销售定价权、工资奖金分配权……”

台下近千名干部职工鸦雀无声,许多人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柳青坐在主席台上,注意到马国强铁青的脸色和微微发抖的手指。

程主任继续宣读文件:“试点期限一年,目标实现扭亏为盈。允许红星厂自主决定生产计划、产品定价、人员调配……”

每读一条,台下就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最后,”程主任环视全场,“省委特别强调,改革过程中允许犯错,但不允许不改革!”

掌声如雷,但柳青听得出其中的犹疑。

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了几十年的干部职工,对“自主权”既渴望又恐惧。

散会后,程主任单独留下柳青:“小柳啊,别高兴太早。给你政策容易,真干出成绩难。”

老领导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柳青一支,“红星厂就像个病入膏肓的人,光给政策不行,还得会用药。”

柳青接过烟,没急着点:“程主任,我最担心三个问题:一是技术落后,二是人的观念,三是市场销路。”

“说到点子上了。”程主任吐出一口烟圈,“技术方面,省里可以协调几家科研院所支援;人的问题,得靠你自己解决;至于市场……”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柳青一眼,“你在柳家沟怎么卖农产品的,就怎么卖农机具。”

这句话点醒了柳青。

是啊,改革不是请客吃饭,必须打破条条框框,直面市场需求。

送走程主任,柳青立刻召集技术骨干开会。

小小的会议室里挤了二十多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技师,也有刚从技校毕业的年轻人。

“各位,”柳青开门见山,“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研发适合包产到户农民使用的小型多功能农机。刘大山师傅之前的设计很有创意,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完善。”

技术科长摊开一叠图纸:“柳厂长,想法是好,可咱们的设备太老了,精密零件根本加工不了。”

“那就土法上马。”柳青斩钉截铁,“先用现有设备做样机,关键部件外协加工。同时,列出最急需更新的设备清单,我想办法筹措资金。”

老技师王德发摇摇头:“厂长,不是泼冷水。咱厂技术资料残缺不全,很多老师傅退休了,新工人连图纸都看不利索……”

“王师傅说到点子上了。”柳青眼前一亮,“这样,您负责列出还在世的退休老师傅名单,我亲自去请他们回来当顾问。同时,组织青年工人技术培训,您来当总教头。”

王德发张了张嘴,似乎想推辞,但看到柳青期待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为了厂子,我老头子拼了。”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

第二天天刚亮,厂区大喇叭就响起了起床号——这是柳青恢复的老传统。

六点半,全体干部职工操场集合,开始改革后的第一次早会。

“从今天起,”柳青站在简易台子上,声音洪亮,“红星厂实行‘三改一加强’: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分配方式,改革生产方式,加强技术培训!”

他宣布了几项重磅措施:一是取消固定工资,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奖金;二是精简行政科室,充实生产一线;三是成立新产品研发小组,全力攻关小型多功能农机。

人群骚动起来。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工人突然喊道:“柳厂长,俺干了三十年车工,一直都是八级工资制,现在改成绩效,要是干不动了咋办?”

“李师傅,您的问题很好。”柳青早有准备,“改革后,您的八级工基本工资不变,绩效部分按徒弟培养数量和产品质量计算。您带出的徒弟越多,厂子后继有人,您的奖金越高。”

老工人将信将疑地坐下。

另一个年轻人站起来:“厂长,我们车间设备太老了,再怎么拼命也干不出活啊!”

“设备更新方案已经制定。”柳青指向身后的展板,“第一批十台新机床下个月就到货。但在这之前,我们要用老设备打出新气象!”

早会结束后,柳青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三访“活动:访退休老师傅,访技术骨干,访困难职工。

一周下来,他走遍了厂区每个角落,记录了三百多条意见和建议。

改革的第一把火从财务科烧起。

柳青请来市审计局的专业团队,对近五年的账目进行全面审计。

结果触目惊心——虚报冒领、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问题资金高达二百多万元。

“必须追回这些钱。”柳青在班子会上态度坚决,“同时,对涉案人员严肃处理。”

马国强冷笑:“柳厂长,水至清则无鱼。有些钱是招待上级领导用的,真要查个底朝天?”

“不管招待谁,违法必究。”柳青寸步不让,“红星厂要重生,必须刮骨疗毒。”

审计报告出炉当天,财务科长和供销科长主动辞职,另有五名中层干部被停职检查。

全厂震动,但也让职工们看到了柳青改革的决心。

技术攻关同样困难重重。

第一台样机组装到一半,发现传动系统设计有问题。

刘大山带着工人们连续奋战三天三夜,修改了七次图纸,终于完成了样机。

试车那天,车间里挤满了人。

当电机轰鸣声响起,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然而,运转不到十分钟,传动轴就“咔嚓”一声断裂,碎片四溅。

“完了……”刘大山瘫坐在地上,满脸油污,“又得从头再来。”

(https://www.eexsvv.cc/165210/3679290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