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暴君,我爹是董卓 > 第二十五章 能人辈出

“那黄口小儿叫汝前来,所为何事?”

小将环顾了一圈堂上众人,随后不卑不亢的拱手作揖道:“自是关于吾家主公撤军之事。”

李傕冷笑一声:“大军围攻长安可是董瑜提出来的,这战事刚了,汝家主公不等陛下册封,却要挟着十余万百姓跟其北上?莫不是早起了不臣之心?”

小将不屑的扬起脑袋,淡淡说道:“围攻长安的主力可是大将军,要说我家主公有不臣之心,大将军莫不是把自己也算在里头了?”

一旁的胡轸大怒,怒喝一声:“好胆,敢在这里撒野,找死不成?”

小将瞥了一眼胡轸,双手环胸道:“看你那两片肥唇,切切都有好大一碟。”

胡轸双眼睁圆,脑袋瞬间空白了一瞬,他刚刚听到了什么?这小子竟敢骂自己?竟敢在这种场合骂自己?

李傕蹙眉道:“别跟本将军趁口舌之利,再不道出目的,立斩汝头。”

小将耸了耸肩,言道:“主公有言,昨日本欲让李式公子归府,怎奈李式公子不愿,今只能携李式公子前往北地郡,请大将军勿念,待我家主公安顿妥当,必遣人护送贵公子回返长安。”

樊稠闻言立刻道:“董瑜这是要威胁大将军了?”

小将看都没看樊稠一眼,自顾自的道:“哪来的癞蛤蟆,没鸟事儿在那叫唤个甚。”

樊稠同样也睁圆双眼,他没胡轸那样的定力,当即拔剑怒喝:“小贼,老子今日活剐了汝。”

小将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樊将军这是为何,大将军当面,便欲逞凶乎?”

李傕当即不满的看向樊稠,直看得樊稠冷汗直冒,只能悻悻然放下手中剑。

李傕见樊稠服软,这才扭头看向小将,淡淡的道:“咱家如今乃是当朝大将军,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怎敢因私废公。更不可能为一小儿,致使朝廷蒙难。汝回去告诉董瑜,将吾那不成器的孩子完整的送回来,或可保他一命。”

小将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向李傕:“大将军说的是哪里话,贵公子想回就回,我家主公可无强留之意。”

李傕皱眉道:“老子没功夫与汝掰扯,速速去传话,否则就别走了。”

小将嘴角牵起冷笑:“大将军好大的威势,真真是将过河拆桥演绎到了极致。此刻相国还在,西凉军阀未必全都归附将军,吾家主公说了,大将军是想按照约定放行,从而拿到一个完整的关中,亦或者刀兵相向,就关中这一亩三分杀他个天昏地暗?”

李傕闻言拍案而起:“就凭借他那万余残兵?”

小将毫不示弱的道:“就凭关中错综复杂的势力,凭相国经营多年的威望,就凭现在,汝,还无法让西凉军阀全部心服口服。”

言罢,小将还毫不掩饰的扫了胡轸、樊稠一眼。

李傕面部肌肉抽动,半晌才幽幽说道:“让董瑜留下百姓与粮草,咱家可以信守约定。”

小将闻言笑道:“大将军这是哪里话,吾家主公只是不想看着十万汉家百姓惨遭屠戮罢了,此去北地郡,正好借道左冯翊,便将百姓安顿于左冯翊。也是帮大将军解决了一桩累赘不是。”

李傕正欲说什么,但又憋了回去。

他缓缓坐了下来,忽然笑道:“好得很,那就按照董瑜说的办。”

小将眼睛微眯,李傕如果讨价还价,那倒是真有放行之意。

但是李傕现在这个态度,就让他心头发沉了……

小将不欲多留,他要快速追上董瑜,将今日的情况告知,让自家主公提前做出决断。

小将拱手一揖:“既如此,在下告退。”

李傕却冷笑出声:“咱家让汝走了么?汝三番五次的讥讽辱骂,还想活着离开?”

小将不以为意的道:“在下来此,本就没想活着离开。那就劳烦大将军遣人告知吾主,以免吾主产生误会,那对令公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李傕见这小子气定神闲,心中暗道这家伙真的不怕死。

一旁樊稠早就按捺不住,只听他咬牙切齿的道:“还请大将军将这小贼交给吾。”

李傕不置可否,只是冷冷的盯着小将。

小将一脸无所谓的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大将军可想好了,接下来大将军可是坐镇长安,辅佐天子,执掌天下中枢,如果大将军想要号令天下,免不了要与各地诸侯的使臣打交道,今日杀吾容易,只怕明日……呵呵!”

李傕思索片刻,挥手让樊稠退到一边去,随后淡淡的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那就削去口鼻,留汝一命去见董瑜吧。”

小将哈哈大笑起来:“如此,大将军还不如杀了在下。以吾之口鼻,换贵公子之口鼻,先不说这买卖赚不赚,只怕届时大将军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李傕额头有青筋浮现,他冷声道:“汝叫什么名字?”

小将回道:“在下周兴伯,只是亲卫营一屯长,贱名不足为道。”

李傕点了点头,随后挥手示意周兴伯退下。

樊稠见周兴伯退去,连忙道:“大将军,就这么放过这小贼?”

李傕瞥了一眼樊稠,冷声笑道:“只是让他多活几日罢了。只是没想到董瑜身边竟有这么多能人,随便一个屯长,都有这等魄力。”

胡轸点头道:“毕竟是从军中优中择优上去的,在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樊稠不屑的道:“叫这么一个不合礼法的贱名,能好到哪去?怕是祖上不是触犯法律的,就是啥犄角旮旯的。”

樊稠这话说的倒也没错,西汉时,《公羊传》被奉为儒家经典,公羊传中注明,名用二字不合礼法,这观念已经传承了百年,在王莽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

所以祖上要是有有识之士,肯定不会像周兴伯这样取名。

只是樊稠这句话多少带了个人情绪在里面,在背后吐槽别人言行是一回事,在背后嘲讽别人的名字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特别是出生西凉边陲的军阀,谁家亲戚中没几个二字名的,樊稠这句话打击面可是极广。

……

(https://www.eexsvv.cc/165201/3679298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