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暴君,我爹是董卓 > 第三十八章 谁来断后

“今日召集诸将,只为决策吾军未来。值此危难之时,吾等更需齐心协力,才能谋取日后。诸位将军皆可畅所欲言。”

董瑜话音刚落,董越便急不可耐的道:“末将以为,咱们如今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外间还有十数万百姓,随时可以武装起数万大军。主公何必苦恼,咱们只要守住左冯翊,与李傕划渭水而治,待朝中有变,吾等还有机会杀回长安,重现相国风光。”

徐荣闻言蹙眉道:“不妥,左冯翊地形多平原,可谓是无险可守。吾等在此别说操练兵马,想必不出三天,李傕的大军便已杀至,届时拿什么抵挡。”

张济叹道:“徐将军刚刚也说了不出三天,三天时间……吾等撤出关中倒是足够,只是这么多的物资,只怕……”

徐晃见张济只提物资不提百姓,急忙道:“那百姓咋办,吾认为如此不妥,那李傕要战便战,晃愿为先锋。”

见降将徐晃都说话了,堂中众将也纷纷议论起来。

董瑜赞赏的看着徐晃,这小子虽然年轻气盛,但这一腔热血着实让人喜欢。也难怪曹老板会如此重用于他。

……

此时的堂中格外热闹,大家都在各抒己见,谁也没能说服谁。

又过了会,董瑜眼看争论得差不多了,于是朝着贾诩努了努嘴。

贾诩会意,于是朗声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见众人缓缓停止争论,目光都集中向了自己,贾诩这才轻咳一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袖摆,随后言道:“固守左冯翊绝不可取,如今李傕势大,与其硬碰几无胜算,何必为争一时之气,将自己立于风口浪尖?”

不等有人出言反驳,贾诩继续说道:“就算咱们真的侥幸打赢了李傕又能如何,关中如今已是残破不堪,良田早已荒芜,处在这个一无是处的四战之地,迟早也是灭亡的份。”

听到贾诩这么说,众将都不再说话了,一个个都有点垂头丧气的样子。

贾诩看了一眼董瑜,微微叹了口气:“然而舍弃百姓与物资也绝不可能,如此一来,主公之前所做就没有意义了,如今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迁空左冯翊,留一地空城给李傕,吾等抽身事外,寻一落脚之处,在徐徐图谋后事。”

贾诩话音刚落,堂中众将又开始议论起来。

就在这时,张辽踏步出列,拱手言道:“如今百姓足有十五万人,左冯翊的百姓还在不断汇聚而来,再加上如此之重的物资,只怕退出关中也要迁延日久。末将愿请命留下,只需五千人,末将必死守池阳三月。”

这下所有人都不说话了,留守池阳,几乎等于必死之局。

等大军与百姓退出左冯翊,又哪里会有援兵来救池阳。

所以张辽可以说是抱着必死之志在请命。

董瑜亲自走下帅案,轻轻扶起张辽,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与张辽从敌对到同袍,虽然有些戏剧性,但一点不妨碍董瑜对他的敬重。

随后董瑜大手一挥,示意士卒将一张大地图抬了进来。

这张地图长宽约有两丈,里面详细记录着大汉一十三州的地形。

众将看着大地图,眼中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们虽然行军打仗多年,但参考的地图多是在羊皮卷上绘制的当地小图,还从未见过如此大,又如此详尽的地图。

王传凑上前比划了半天,终于在地图上找到了老家的位置。

于是他兴奋的指着并州雁门郡马邑县的方向,大喊着:“竟如此准确,吾家所在与周边地貌都有描绘。”

一旁的张辽愣了愣,没想到这里还遇到了个同县老乡,于是也忍不住上前观摩,末了大点其头。

一旁的董旻呵呵一笑,言道:“此乃建武年间,汉光武帝中兴汉室后,令天下各地郡县绘制地方志上呈朝廷,再由数十名绘画大家经十年打磨考证,才形成的大汉版图。此物世间只此一件,当年相国机缘巧合下得到,便一直将其珍藏于郿坞之中。”

对于董旻口中的“机缘巧合”,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不过有此神物相助,未来行军打仗必然方便许多。

董瑜将大家的表情尽收眼底,说实话在这个年代能将地图绘制到这个程度,已经十分难得。但在董瑜眼里还是多有不足的,他想着怎么才能将后世的沙盘制作出来,将之运用到战场上,那才是真正的碾压同时代。

董瑜摇了摇头,摒弃杂念,他走到地图前,先是指了指并州上郡,在一路向北,指向并州朔方郡,之后在五原、云中、定襄三郡画了一个大大的圈,最后用力的在地图上点了点。

“咱们一路向北,去这里。”

众将面面相觑。

杨志出列言道:“携带十几万百姓进行如此漫长的跋涉,非三个月时间不可抵达,只怕沿途百姓便会走散大半了。”

董瑜笑道:“咱们不强迫任何人,百姓愿意跟随,那就一路供其吃喝,想要离开的,那就让他们离开。咱们只是给他们寻找一条生路,怎么选择,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贾诩摇头道:“杨将军多虑了,会中途离开的百姓多是跟不上行军队伍的,毕竟跟着咱们走,既能吃上饭,到了并州,还会予以安顿。只要这个消息传出去,只怕百姓都会趋之若鹜。”

众将闻言无不点头。

董瑜继续说道:“此番一路北上,危险重重,吾欲让徐荣总览全局,一路上也可以抽调百姓中的青壮入伍,充实军队。”

徐荣当仁不让的拱手道:“必不负主公所托。”

董瑜点了点头,沉声道:“北上方针即定,那接下来就要讨论谁留下来与李傕周旋了。”

董瑜负手踱步向前,淡淡补充道:“而且至少要拖延李傕与关中军阀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董瑜原本以为应者只会寥寥,没想到堂中将领无不请命。

董旻言道:“就让吾留下断后吧,尔等都还年轻,未来主公身边,还需尔等辅佐。”

徐晃朗声道:“吾也留下来,吾倒想看看,关中军阀的头硬,还是吾的大斧硬。”

“对,吾也请命留下。”

“那怎么能少了在下,末将愿敬陪末座,与诸君共存亡。”

……

诸将请命之后,纷纷看向董瑜,等待其做出决策。

只见董瑜咧开嘴角,随后朗声道:“诸君皆有忠义之心,瑜岂无同生共死之念。此战,吾亲自断后。”

……

(https://www.eexsvv.cc/165201/3679297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