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达成,南向晚又恢复了先前那副无害的模样,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早就拟好的合同:“包销好谈,只要是交付品质合格,我这还再补你们鸡苗两分钱奖励金!”
这话一出,李梅则飞速计算着赔损,之前气得快爆的血压这才稍微平复了一些。
陈支书看着南向晚却若有所思。
这女娃够狠啊,但也是会做人,不,连生意都会做。
看走眼了,当真看走眼了。
要是一开始知道对方是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他肯定会更谨慎一些。
但事已至此,她虽然赚了,但他们潼宁村好似也没多吃亏。
赵耕从头到尾就像一个摆件似的,满目崇拜地看着南向晚,见她跟陈支书郑重地在不同颜色的复写纸上按下印泥,为这场谈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四毛五,天啊,这是他想都不敢想能成交的价格啊,可偏偏还叫向晚姐给谈成了!
“李梅,给南同志他们倒杯茶!”
这会儿才想起的待客之道,显然是陈支书对南向晚的态度不一样了,她成功赢得了陈支书的看重。
南向晚摇头:“不用了,您时间宝贵,就不耽误你了,我们现在就去挑鸡苗。”
“那也行,我去帮你召集村民。”
潼宁村的广播突然响起“刺啦”声。
“潼宁村的父老乡亲听好!听到广播,请尽快带着鸡苗到晒谷场,要挑出打过疫苗、胎位正的好崽……”
正午的日头将地坝都晒得发烫。
二十几个空竹筐在土场上摆好,受到号召的潼宁村村民带着自家鸡苗赶了过来,一时间“叽叽”声里混着汗酸和鸡屎味充斥四周。
赵耕特地在村公所搬来了一张桌子,一把凳子摆好,他让南向晚坐,可她却摇了摇头:“你来记鸡苗数量,我来挑选。”
一个老汉拎着半筐鸡崽先冲上来:“先收我的吧,我这可是上等的鸡苗!”
南向晚可不听别人说的,她将意识化为绿色的“线”伸入筐里,一一牵连上鸡苗:“大爷,您这鸡崽有近亲配的种吗?”
老汉一惊,正想矢口否认,却猝不及防对上南向晚那一双清明又冷静的眸子。
“我、我就有那么几只……”
南向晚打开了筐子,手伸进去摸了摸,捏出几只绒毛杂乱的鸡苗还给他:“剩下的我要了,这几只你自己留着吧。”
老汉一愣。
“记下,十八只鸡苗。”
会计跟赵耕一块儿在记录。
老汉走后,就轮到一个中年妇女,她抱着竹篮,一脸老实的模样:“闺女,你看看我这十几只怎么样?”
南向晚只看一眼,就判定了:“这至少有一半没有打疫苗吧?”
中年妇女眼底心虚一闪而过,但她却嘴硬道:“我、我打了……”
南向晚不废话,直接将竹篮推了回去:“我不收你的。”
这时一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插了进来:“姐姐,我家有三十只鸡苗,你要吗?”
“我看看。”
小姑娘将筐子交给她。
其他人见她之前各种“鸡蛋里挑骨头”,这次肯定又会挑挑选选,没曾想南向晚这一次十分满意地笑道:“嗯,这三十只鸡苗上等,打过疫苗,我全要了。”
然后利落记账。
看到这,陈支书跟会计对视一眼。
难道她不是在挑刺,而是村民送上来的鸡苗真有问题?
可她是怎么辨别的?就瞅一眼?
午后三点,三十七个竹筐都快要装满了。
会计李梅都看神了:"两千八百只……就还差两百……她这效率还真是快啊,最主要她挑的还真都是些上等鸡苗。”
陈支书也惊叹:“是啊,我刚才去对比过,她挑得活泼好动,叫声响亮清脆,村民们带回去的都是些精神萎靡,缩头闭眼的。”
收完三千只鸡苗后,南向晚就谢辞了陈支书的邀饭,选择当天返程回村。
拖拉机上,就只剩他们俩人,赵耕终于忍不住问道:“向晚姐,你打哪学的知识,能知道哪只鸡打了疫苗,哪只是近亲配种鸡,哪只是带病的?”
南向晚哪能说实话,就随口敷衍:“我这些年在屠宰场剖了三百只病鸡,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
赵耕听后,就变成了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包。
话说南向晚这一趟,算是“掏空”了南倩倩的老窝了,现在村子里强壮的鸡崽都被南向晚挑走了,就只剩下些老弱病残鸡苗,甚至包圆了未来几年村里的成鸡。
她这是吃完了肉,连汤都不打算给她剩一口的架势。
——
人多力量大,邓家坳全部劳力先建设鸡舍,没几天就给搭建好了。
南向晚回去后将鸡苗交给了签了选择养鸡合同的几户村民,先将它们精心伺养半个月,就可以全数移到山上放养了。
他们负责白天放鸡活动,晒太阳,觅食。
等时候到了就通知兽医站的人过来免费打疫苗。
鸡苗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后,鸭舍扩建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鸭苗就继续养之前的品种,不怎么费心。
可南向晚却得精打细算一下他们村最大的项目——养猪。
南向晚其实一直都在考虑,如果在本地买猪崽,这价格着实太贵了。
一头优良猪崽基本上要摊到20块钱以上,这是柴市的普遍猪价,可她想养的是黑猪崽,那价格估计更贵了。
可假如她愿意跨省,去黑猪的故乡岭文入货,那基本上就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了……
说干就干,出远门得讲究一个安全,南向晚就带上孔武有力的邓成钢,两人坐上长途客车就赶赴岭文当地。
到了当地猪场,她仔细挑健康、活泼的黑猪崽,谈妥后付款。
再找兽医检疫,办好运输证明,最后小心翼翼把猪崽装上火车,一路颠簸又激动地带回了家。
这一趟果然划算得很,因为她算过,每一头猪崽摊到到户才10块,足足比当地购买少了四万五!
火车进站的汽笛声划破夜空,南向晚下了火车等在月台上,夜里寒冷,她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
她的身后,三节绿皮车厢里挤满了哼哼唧唧的黑猪崽,他们准备联络好运输车就下货。
这时,站台尽头,一盏昏黄的路灯下,有几个穿制服的公安正低声交谈,手电筒的光柱不时扫过车厢。
“向晚姐,不对劲。”邓成钢是退伍兵出身,他警觉地眯起眼:“那些公安人员好像一直在看我们。”
南向晚却奇怪:“在看我们?”
话音未落,一个身材高大的公安人员走过来,手电筒直射她的脸:“你是不是叫南向晚?”
南向晚偏过脸,抬手挡光,皱眉回:“是我。”
“那就没错了。”公安锐利的眼神盯着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县局刚接到举报,说你倒卖生猪,这是搜查令!”
(https://www.eexsvv.cc/165156/1028193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