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农家长姐有一手:捡个夫君解解压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慈母多败儿

阿赖摇摇头:“没看见人,但感觉不会错。”
啧。
行,人家有这个本事。
“那可是你的对手?”赵昭棣又问。
回应赵昭棣的只是一声极具嘲讽的冷笑。
行,赵昭棣知道了,这是完全没把对手放在眼里。
那就得了呗,还怕个啥。
“要不要现在解决?”阿赖问。
赵昭棣悠哉得很:“不必,先等等看所为何来。”
阿赖也是这样想的。
“奥,对了。”
赵昭棣跟阿赖说起那会儿在码头看见有重兵把守着搬运的东西,她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何物如此神秘。
她的意思很明显,想让阿赖跑一趟。
但阿赖只说了一句:“好奇心害死猫。”
显然,人家并不想跑这个腿。
赵昭棣只得作罢。
行吧,不去就不去呗,又不是非得知道。
只是她的直觉告诉她,里面的东西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又结合起沈婆婆所说,以前的锦城从未查过路引,是突然才这般严格查验的,不知这两件之间可会有什么联系?
赵昭棣宁愿多想也得时时保持着敏锐。
她清楚的知道,有的时候,人们安逸的生活多久了,就会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失去感知。
而她,不管是原主从小到大的艰难求生还是前世职场的尔虞我诈,都奠定了她任何时候都要留个心眼,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警惕的性格。
兜里有钱了就是不一样,这一次的大采购,赵昭棣不再束手束脚,看上了就拿,且都要好的。
且这府城就是不一样,衣服的款式繁多,花样也好看。
赵昭棣给大家买了几身成衣的同时,想到赵大翠之前还去县城买了布,知道她会绣活儿,又买了几匹上好的布料。
反正从里倒外,从头到脚都买了个全乎。
什么簪子发饰,统统都得给两个妹妹安排。
毕竟年纪小小也是会臭美的嘛。
好吃的自然也不能少,点心、蜜饯、各种各样的糖,赵昭棣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买,就跟进货似的。
除此之外,赵昭棣还买了很多书籍和笔墨,她这学着认字写字的事也得赶紧安排。
黑风上好的口粮也是不能少的。
如今,山谷里的竹楼已在搭建,那各种茶水茶具就得跟上。
既然要营业,那这茶的花样就得搞起来,除了寻常的绿茶之外,什么紫苏啊,薄荷啊,菊  花啊,松针啊,竹叶啊,金银花啊,枸杞啊什么的,哪一样拎出来都可以泡茶。
茶有了,其余的小食也就可以跟上了。
不用整复杂,就配上一点造型雅致的糕点,再弄一些蜜饯,既可充饥又有意境,这妥妥的下午茶不就来了,那些喜欢来赏景的文人墨客不得爱死了。
赵昭棣真是越想越有,若想自己做糕点,那做糕点的模具可也不能少。
买它买它。
......
赵昭棣充分发挥了女人在逛逛逛,买买买这方面的天赋。
以至于几乎忘了还有人跟踪。
兴许是觉得有阿赖一直警惕着,所以她就跟个没事人似的。
最终,在逛了一个来时辰的时候,赵昭棣把想到了都买了,终于准备去买大件了。
粮食和肉。
这两样必不可少。
家里有这么多人吃饭,之前买回去的那些粮食还有,但也剩的不多了,得赶紧补上。
买了肉又去买粮。
之前她送沈婆婆去留香阁的时候,看到一个粮铺叫陈记粮铺,也不知怎么的,看了一眼就记住了。
所以她才让那老汉去那里等他,也不知过去这么久了,人还在不在。
不过在不在的也无所谓,让那老汉过去,本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她想施舍些善意,但也还要顾及不伤到别人自尊。
她故意表现的凶恶,并且压榨工钱,也是为了那老汉不会因此而受到其余工人的针对。
不然,在那么多年轻力壮的人面前,凭什么他一个年老体弱的人能得到这个干活的机会。
这人心啊,难免险恶。
到陈记良铺的时候,赵昭棣一眼就看见了老汉坐在粮铺前。
老老实实的,应当是到了就一直等着了。
看见了赵昭棣的马车,激动的迎了上来。
“姑娘,你来了。”
他坐在这里越等越心慌,生怕赵昭棣不来了,他拿不到剩余的工钱。
虽然他的肚子已经吃过了东西,但家里的老婆子可还等着米粮下锅呢。
赵昭棣对他点了点头,说:“我要去买粮食,劳烦你帮着抬一抬。”
“得嘞。”
老汉高兴的跟着赵昭棣进了铺子。
伙计见这人还真等来了人,赶紧上前接待。
“姑娘,要买些什么?”
赵昭棣问了价格,惊奇的发现,这里的粮价竟比平川县城还低一两文,一次性买得多还能便宜。
索性就把想要的都说了个遍,都是五十斤打底。
便宜嘛,多买些。
伙计高兴坏了,大单子啊。
刚才见这老汉一直坐在他们铺子门口,询问才得知他是一苦工,主家让他往这儿来等着,待会帮忙搬东西。
他就想着,今儿个应当是有大生意。
只是,久不见人来,便也觉得这老汉是被人诓骗了。
没成想,大生意是真的有。
搬货的时候,赵昭棣还特意吩咐伙计要帮着老汉一起。
是要他出力,但也得考虑他那老胳膊老腿的别整废了,医药费又是一大笔。
伙计自然是没意见,没这老汉在这,他还不是得一个人搬,有个人搭把手总是好的。
老汉见小伙来帮他搬东西,由衷的说了句:“你人还怪好的嘞。”
等所有东西全都搬上车,车上已将是满满登登了,摞了又摞。
黑风迎来了首次的略显吃力。
赵昭棣也看出来了,摸了摸他的脸安慰:“辛苦了哈,回家给你好吃的。”
黑风嘴里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像是在回应。
结完粮铺的钱,就得结老汉的工钱。
尽管觉得老汉可怜,但说好的十五文工钱,就得一文不多,一文不少,这是原则。
但赵昭棣见到不远处有卖包子的,就跑去买了十个肉包,花了十五文钱。
老汉如愿拿到了十五文钱,很是开心。
转身就走进了粮铺,问那个伙计:“我与那姑娘是一同来的,这粗粮你能不能也每斤便宜些给我?”
伙计这会儿刚成交了大单,正开心呢,也知道老汉不易,自然不会故意为难。
“行,你要称什么?要多少钱的?”
老汉开心的把手中都还没捂热的铜板又递了过去。
伙计见状,叹息一声。
又是一个吃了上炖没下顿的可怜人。
虽有侧隐之心,但他也只是个伙计,能做的就是在优惠的价格之上再给这个瘦弱的老汉多掺二两粮食。
当然他也不敢说明,也是怕这一善举让自己留下把柄。
老汉见称上的粮食肉眼可见的比往日的多了,喜不自胜。
伙计问:“可带了布袋来?”
老汉摇摇头,拉起腹部前的衣服,形成一个衣兜,示意伙计把粮食倒进去。
伙计照做。
毕竟一个布袋还得两文钱呢,哪是他一个伙计送得起的。
老汉小心翼翼的护好衣服里的粮食,准备回家。
刚出门就又遇上了赵昭棣。
赵昭棣她把手中的包子递给老汉:“我得走了,没法管你的晚饭,这个你拿着,就当晚饭了。”
这一幕实在太陌生,以至于老汉有些不知所措。
“这......我。”
赵昭棣再次把包子往前递了递:“拿着,我请人干活都有一个规矩,就是得管一天的饭,谁来了,这规矩都不能破。”
老汉一只手颤抖着接过赵昭棣手中的包子,想说些什么,但嘴一酸,眼泪就不争气的落下。
他这才反应过来,他这是遇上好人了。
其实,他这一天,哪里干了什么活,就搬了几袋粮食,还有店里的伙计帮忙,完全没出什么力。
赵昭棣不想他尴尬,假装没看见他的眼泪,跳上车快速离开。
这一幕当然也落在了铺子内伙计的眼里。
看见此等人间善举,他也有些动容。
拿了一个布袋走了出来,帮助老汉把衣兜里的粮食倒进布袋里。
忍不住说:“老伯,你今天真是走运了,拿个袋子给你,把粮食装好了,别撒了可惜。”
老汉呜咽着离去,谁说不是呢。
都说养儿防老,可他养了四个儿子,没一个长了心肝。
为了争夺房产,竟不惜将他和老婆子赶出家门。
他要去报官,可老婆子不让,就怕毁了孩子的名声。
自古慈母多败儿,如今让他们一个个都成了捅向亲生爹娘的尖刀。
老汉的心中悲凉不已。
骨肉血亲都没有给过他的温暖,他却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感受到了。
真是讽刺。
另一边,赵昭棣的马车已经出了城门,来到了偏僻的山道。
她以为,跟踪的人应该会在这种偏僻之处动手。
可那人却迟迟没有反应。
问阿赖,他却说人还在。
赵昭棣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看错了。
总这样下去不行,她们在明人家在暗。
目的也不清楚,搞得她很被动。
赵昭棣对阿赖说:“找个合适的位置,逼他现身吧。”
阿赖点头,他早就手痒了。

(https://www.eexsvv.cc/165069/1031970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