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重生欢乐颂之关雎尔 > 第60章 番3

邱莹莹  下

开业前一天晚上,我站在已经焕然一新的咖啡店中央,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地方。

原木桌椅摆放得错落有致,墙上挂着纳西族东巴纸做的装饰画,吧台是自己和王新一起用旧木板重新拼制的,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阁楼改成了迷你储藏室兼休息区,放着一张窄窄的单人床。

最让自己骄傲的是门口那块招牌,"莹新小筑",简单的黑色字体,下方画着一杯咖啡和一颗雪桃的简笔画。这是自己在设计店名时灵光一现的结果,"莹"代表她自己,"新"则代表,崭新的开始。我拒绝深想这个命名的含义。

"明天就开业了。"王新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拎着个塑料袋,说道:"爷爷让我送来的,开业礼物。"袋子里是一套手工陶制咖啡杯,每个杯子底部都刻着"莹"字。

"这。太贵重了。"我摸着杯子,喉咙发紧。"爷爷说,每个离家的人都需要一个专属杯子,这样就有了归属感。"王新轻声说。

我眼眶突然发热。在上海五年,我连自己的牙刷都要贴上标签,生怕被合租的室友错拿。而现在,一个认识不到一个月的老人,却给了我"专属"的礼物。

"替我谢谢爷爷。"我低头掩饰湿润的眼睛,说道:"明天,你会来吗?"

"会。"王新的回答简短而肯定。试营业第一天,我五点就起床了。手忙脚乱地调试咖啡机,准备食材,摆放桌椅。八点整,我打开店门,挂上"营业中"的牌子,紧张地等待着第一位顾客。

第一批进来的五位游客,点了三杯美式、一杯卡布奇诺和一杯拿铁。我对着咖啡机有条不紊,牛奶打泡完美,咖啡粉量精准,但是陆续进门的顾客,让我应接不暇,实在是太忙了。

"对不起,请再等一下!"我向等待的顾客道歉,声音已经开始发抖。

就在这时,王新走了进来。他看了一眼混乱的局面,二话不说卷起袖子,拿起抹布清理打翻的咖啡,然后站到我身边问道:"告诉我怎么做,我帮你。"

我问道:"你会做咖啡?"王新回道:"不会,但我学得快。"我迅速教他基本操作,哪个按钮是浓缩咖啡,哪个是蒸汽,粉量多少。

王新专注地听着,居然一次就记住了。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我们像配合多年的搭档,我负责咖啡制作,王新负责点单、上餐和收拾,偶尔还能帮自己打下手。

"你们是新婚夫妻吧?配合得真好。"一位等待的阿姨笑着说。我差点把手中的咖啡杯摔了:"不、不是,我们。""朋友。"王新平静地接过话头,同时准确地将一杯拿铁放在托盘上,"您的咖啡好了。"

中午客流高峰过去后,我瘫坐在椅子上,累得说不出话来。王新默默递给我一杯水,然后开始清理吧台。

我终于缓过气来,说道:"今天,谢谢你。没有你,我可能已经关门大吉了。"王新嘴角微微上扬:"第一次都这样。这里地段好,客流大。"我问道:"你以前打过工?"

王新擦着咖啡机,说道:"大学时在食堂做过。比这忙十倍。"我想起五金店老板的话,想问问他大学的事,又怕触及伤痛。最终她我只是说:"以后常来喝咖啡吧,免费。"

王新摇摇头:"按市价收。做生意不能感情用事。"这句话让我一怔。

在上海时,我总是感情用事,对白主管盲目信任,对应勤过度依赖,对安迪和关雎尔冲动报复。而眼前这个比她大两岁的男人,却比自己懂分寸太多。

我坚持道:"那,至少让我请你吃午饭吧。"王新这次没有拒绝。我们在店铺后门的小院里分享了我匆忙做的三明治。阳光透过梨树叶子斑驳地洒在地上,远处传来古城钟楼报时的声音。

我偷偷看着王新专注吃饭的侧脸,忽然觉得,丽江的春天,或许真的来了。

我的咖啡店逐渐步入正轨,突然一个早晨我收到父母决绝的断绝关系短信,爸爸在短信里写到:邱莹莹,你再不回家以后就都不要回来了。我们要和你断绝关系。

学校门口每天都有人问你妈,咱们家女儿现在在哪里,干什么,真是太丢脸了。我回了一个:“好,咱们断绝关系。”我拿着手机躲在咖啡店后巷痛哭,被送货路过的王新发现,王新默默给我递上纸巾后离开。一句话都没多问。

旅游旺季的到来让小镇的街道变得热闹非凡。我站在自家咖啡店的柜台后,透过落地窗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游客,眉头却微微皱起。尽管人流量大增,但走进她"莹新咖啡"的客人却少了很多。

"又一家连锁咖啡店在街角开张了。"我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咖啡机。新开的连锁店装修时尚,价格低廉,已经吸引走了大部分年轻游客。

门铃清脆地响起,我条件反射地扬起职业微笑:"欢迎光临,哦,是你啊。"王新抱着一箱水果站在门口,阳光从他身后照进来,给他高大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邱莹莹开店后,他就经常"顺路"送些当季水果给自己。

"今天的水蜜桃特别甜,想着你可能需要些灵感。"王新将箱子放在吧台上,随手拿起抹布擦了擦滴在台面上的水珠。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手臂上还沾着些果园里的泥土。

邱莹莹凑近闻了闻,桃子的香甜气息立刻充盈鼻腔。"谢谢,不过我现在更需要的是顾客,不是灵感。"她苦笑着指了指空荡荡的店铺。

王新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邱莹莹手写的"特色饮品"小黑板上。

"你的创意咖啡其实很棒,但可能太,传统了?"他谨慎地选择着词语,"游客们想要的是能发朋友圈的东西,有地方特色的。"

我正要反驳,目光却落在王新带来的桃子上。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你说得对,也许我们可以创造些真正特别的东西。"我拿起一个桃子,轻轻转动着,说道:"比如,水果咖啡?"

王新的眼睛亮了起来:"水果咖啡?我摊位滞销的荔枝和芒果正愁没处去呢!"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遇,火花四溅。

第二天清晨,我的咖啡店门口挂上了崭新的招牌:"限时特供,莹莹&新新水果咖啡系列"。王新一早就来帮忙,我们在狭小的吧台后忙碌着,偶尔肩膀相碰,却都假装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尝尝这个。"我将一杯冒着热气的饮品递给王新说道:"荔枝拿铁,用你昨天给的荔枝做的果泥打底。"

王新接过杯子,我们的手指短暂相触,一丝微妙的电流似乎穿过。他低头啜饮一口,眼睛顿时睁大:"这,太神奇了!咖啡醇厚、荔枝甜香,居然这么配!"

我脸上泛起红晕,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别的什么。"再来试试芒果冰萃咖啡。"我又递过一杯橙黄色的饮品,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王新这次没有立即品尝,而是认真地看着我说道:"莹莹,你真是个天才。这些组合我从未想过,但尝起来却如此自然。"

"王新,没有你的水果,我也做不出来。"我轻声说,突然意识到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叫他的名字。

第一批客人很快被新奇的水果咖啡吸引进来。到中午时分,店外已经排起了小队。王新不得不跑回自己摊位搬来更多水果,而我则像指挥家一样在咖啡机、搅拌器和各种水果间穿梭。

下午稍闲时,王新拉着我来到他小摊后面的小仓库。

"教你点挑选水果的秘诀,"他拿起两个外观相似的芒果,"看这个蒂部,微微凹陷且散发香味的才是完全成熟的。"他的手指轻轻抚过芒果表面,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珍宝。

我学着他的样子检查水果,却被他突然握住手腕说道:"不,手指要这样放,才不会伤到果肉。"

他的手掌温暖而粗糙,覆盖着常年与果树打交道留下的茧。我感到一阵心悸,赶紧抽回手,假装对一旁的木瓜产生了浓厚兴趣。

傍晚关店后,我邀请王新留下,作为回报教他咖啡的基础知识。

"首先要明白不同烘焙度的区别,"我将几种咖啡豆排开在桌上,继续说着:"浅烘焙酸度明显,深烘焙则更苦更醇厚。"

王新认真地嗅闻每一种咖啡豆,眉头紧锁的样子让我忍俊不禁。"别那么严肃,"我笑道,"咖啡应该是享受,不是考试。"

王新抬头,眼神异常认真,说道:"但我想学,邱莹莹,你对待咖啡的态度,很令人敬佩。我想理解你所热爱的东西。"我一时语塞,心脏在胸腔里猛烈跳动。我胡乱的点头,匆忙转身去拿磨豆机,掩饰自己发烫的脸颊。

夜深了,我在清点当日营收时发现计算器没电了。我记得王新的三轮车里有备用电池,便拿着手电筒走向已经打烊的水果摊位旁边的三轮车。

摊位接出的电线拉起来的灯泡透出不怎么明亮的白色光线,我好奇地凑近,看到王新伏在三轮车前,专注地阅读一本厚厚的书籍,旁边堆着好几本类似的册子。

我轻轻敲了车边。王新吓了一跳,看清是我后才笑起来。

"你在看什么这么入神?"我走近,拿起旁边的一本书《现代农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我惊讶地抬头,问道:"你在学这个?"

王新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嗯,我家的果园产量不高,周围的果园也时常出问题,所以我想帮助乡亲们改善种植技术。"

我翻开书页,发现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标注,还有许多英文专业术语被特别标出。"这些英文,你都能看懂?"

王新苦笑:"大部分靠猜,我英语不太好,但这些先进技术资料大多是英文的。"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自己心头。这个白天在水果堆里打滚的男人,夜里却在钻研农业专著,心怀梦想。我突然不由自主的说:"我可以教你英语。我大学辅修过英语,教基础阅读应该没问题。"

王新愣住了,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真的吗?那太,但我不能占用你的休息时间。"

"就当是回报你送我的那些水果吧。"我微笑着说,内心却知道原因远不止如此。

两天后的下午,天空突然阴沉下来。我正在教王新如何分辨咖啡豆产地时,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屋顶上。

"糟糕!"我跳起来,大声道:"阁楼有个地方漏水,我得去放接水桶!"我冲上狭窄的楼梯,王新紧随其后。阁楼昏暗潮湿,角落里确实有一处天花板在不断滴水,已经在地板上积了一小滩水。

"我去找梯子和防水布!"王新说完就冲下楼去。

我刚放好水桶,就听到一声巨响,屋顶的一处似乎被风掀开了一个更大的口子,雨水如注倾泻而下。我惊叫一声,试图用旁边的纸箱遮挡咖啡豆储存区。

就在这时,王新扛着梯子和一大块蓝色防水布回来了。他二话不说架好梯子,咬着手电筒就爬了上去。"帮我固定这头!"他在风雨中大喊。

我赶紧上前帮忙。我们在漏雨的屋顶下配合默契,尽管浑身很快被淋透。王新的T恤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

当最后一块漏洞被堵上时,我们相视一笑,雨水顺着脸颊流下,却都感觉不到冷。

"你的咖啡豆保住了。"王新喘着气说,伸手拨开黏在我前额的一缕湿发。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两人的距离如此之近,我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混合着雨水、水果和淡淡咖啡的气息。

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他坚毅的嘴唇上,心跳如鼓。"我,我们该下去换干衣服了。"我结结巴巴地说,慌忙后退一步。

王新点点头,眼神却流连在我脸上。我们一前一后走下楼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蜜的紧张感,就像我们创造的那些水果咖啡一样,醇厚中带着清新的悸动。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我的脸上,我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抓起手机。屏幕亮起,除了几条广告推送外,空荡荡的通知栏让我的心沉了下去。

"果然没人记得。"我轻声自语,把手机扔回床头。二十五岁生日,连父母都断绝关系了,更别说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说"永远是最好的朋友"的大学同学了。

我强迫自己起床,机械地洗漱、换衣。镜中的女孩眼睛微肿,眼下挂着淡淡的青色。我抹了点遮瑕膏,又涂上比平时鲜艳的口红,试图给自己一些生日的仪式感。

咖啡店的工作一如既往地忙碌。旅游旺季虽然过去,但"水果咖啡"的名声已经传开,不少本地人也开始光顾。王新一早就送来了新鲜的草莓和蓝莓,还神秘地说下午有惊喜。

"什么惊喜?"我好奇地问。

王新只是神秘地笑笑:"等着瞧吧。"然后匆匆回自己店里去了,留下邱莹莹我站在原地,心跳莫名加速。

中午过后,我的妈妈终于打来电话,简短地说了句"生日快乐"就迅速挂断电话,我感到一阵空虚。

"今年不会更糟了。"我苦笑着对自己说,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磨咖啡豆上。

傍晚时分,最后一位顾客离开后,我开始收拾店铺。门铃突然响起,我头也不抬地说:"您好,喝点什么?"

"连寿星也不能按时下班吗?"王新的声音传来。

我抬头,看到他双手捧着一个造型有些歪斜的蛋糕,上面插着几支点燃的蜡烛。

蛋糕表面覆盖着厚厚一层奶油,装饰着新鲜草莓和蓝莓拼成的"Happy  Birthday  Yingying"字样,虽然有几个字母明显挤在一起了。

"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生日?"我惊讶地问,手指不自觉地捂住嘴。王新把蛋糕放在最近的桌子上,烛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跳动。

"上次帮你买咖啡豆填会员系统资料时看到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我昨晚试着做的,样子有点丑,但味道应该还行,我请教了面包店的李师傅三次呢。"

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这个蛋糕或许不够精美,但每一处不平整的奶油,每一颗摆放不够整齐的水果,都诉说着制作者的用心。我想起王新这几天频繁出入面包店的身影,原来都是为了这个。

"许个愿吧。"王新轻声说,眼神温柔得让我心尖发颤。我闭上眼睛,心中默念着一个不敢说出口的愿望,然后吹灭了蜡烛。店内陷入短暂的黑暗,只有街灯透过窗户洒进微弱的光。

"等等,我去开灯,"我起身,却在黑暗中撞到了桌角。王新迅速伸手扶住我,我们的身体在黑暗中贴近。我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面粉和水果香气,混合着一丝汗水的气息,出奇地令人安心。

灯光亮起,我们迅速分开,都有些局促。王新切下一大块蛋糕递给我说道:"尝尝看?"

奶油确实打得太厚,蛋糕体也有点干,但我却觉得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生日蛋糕。每一口都甜到心里,让我喉咙发紧。

"好吃吗?"王新紧张地问我,像个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学生。我用力点点头,怕一开口就会哭出来。我看着王新沾了奶油的嘴角,突然有种想伸手替他擦掉的冲动。

"对了,还有这个。"王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说道:"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觉得适合你。"

盒子里是一枚手工制作的咖啡豆耳环,豆子被精心包裹在透明的树脂中,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我惊讶地问:"你自己做的?"王新的耳朵红了,说道:"嗯,看了好多教程。想着你喜欢咖啡,又经常戴那个小耳钉。"

我突然站起身,绕过桌子紧紧抱住了王新。他的身体瞬间僵硬,然后慢慢放松,小心翼翼地回抱住我。

我在王新肩头轻声说:"谢谢你记得。"呼吸间全是他身上阳光和泥土的气息。这一刻,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心跳变得不同,不再是紧张或兴奋,而是一种温暖的、沉甸甸的充实感,像是终于找到了归宿。

王新轻轻拍着我的背,像安抚一个受委屈的孩子:"怎么会有人忘记你的生日呢?"

当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全是王新捧着蛋糕的样子。我拿起手机,翻到通讯录里王新的名字,指尖悬在屏幕上许久,最终只是发了一条"蛋糕很好吃,谢谢"。

几乎立刻,手机亮起:"你喜欢就好。晚安,寿星。"简单的七个字,却让我把手机贴在胸口,像怀抱着一个甜蜜的秘密。

我知道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朴实的男人,不是因为浪漫的礼物或华丽的言辞,而是因为他记得关于我的每一个小细节,愿意为我花费时间和心思。

一周后的清晨,我发现王新没有像往常一样送来新鲜水果。她我发信息询问,只收到一条简短的回复:"果园出了点问题,在处理。"

中午休息时,我放心不下,决定去果园看看。远远地,我就看到王新蹲在一棵果树旁,背影显得异常沉重。

"王新?"我轻声唤道。

王新转过头,脸色灰暗,眼下挂着浓重的阴影。他手中的叶片上爬满了细小的黑色虫子,叶片背面布满黄斑。

"蚜虫和锈病同时爆发,"他的声音沙哑,说着:"如果控制不住,今年可能颗粒无收。"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王新,一向乐观坚强的他此刻眼中满是绝望。我蹲下身,轻轻握住他沾满泥土的手:"我们一起想办法。"

回到咖啡店后,我立刻上网搜索各种果树病虫害解决方案。我联系了大学时的生物系同学,加入了几个农业论坛,甚至找到了几篇英文的有机防治论文。夜深了,我还在电脑前整理资料,眼睛酸涩不已却不肯停下。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连夜整理的方案来到果园。王新已经在田间工作了一整夜,衣服上沾满汗水和药剂。

"试试这个,"我递过一叠打印纸,"大蒜辣椒水驱虫,小苏打溶液治锈病,都是有机的,不会影响水果品质。"

王新翻阅着资料,眼中的光芒逐渐恢复:"这些,你从哪里找到的?"

"网络是个神奇的地方。"我微笑,"我还联系了几位专家,他们给了些建议。"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地泡在果园里。我学会了调配各种有机药剂,王新则教我识别不同病虫害的症状。夜晚,我们并肩坐在田埂上,分享一壶热茶,望着星空讨论第二天的计划。

第四天早晨,王新兴奋地冲进咖啡店对我说:"有效果了!莹莹,新长出的叶片很健康!"

我被他一把抱起转了个圈。当王新放下我时,我们的脸近在咫尺,呼吸交融。我甚至能看到他瞳孔中自己的倒影。

就在气氛变得微妙时,店门被推开,老顾客林姨走了进来。我们迅速分开,我慌忙整理并不凌乱的围裙。

当晚关店后,林姨神秘地拉住我说着:"小姑娘,我看得出你对王新有意思。"林姨拍拍我的手,继续说:"那孩子实在,是个过日子的好人选。"我想到我的过去,沉默良久,没有回答。

那天晚上整理果园资料时,她偶然看到了王新抽屉里的旧照片,一张大学入学合影。在我的追问下,王新才轻描淡写地提到,他父亲去世那年,家里欠下债务,他不得不放弃农业大学的学习机会,在自家果园种水果,卖掉,还债。

"我以后还是可以自学,"他当时这样说,眼神平静得让我心疼,他说着,"知识在哪里都能学到。"

而自己呢?毕业于名牌大学,却因为网络暴力和家里闹翻,跑到这个小城镇开咖啡店,美其名曰"追求梦想",实则是逃避现实。自己有两段感情史,都那么不堪。而王新,自己感觉得到,他的感情世界像一张白纸。

"他那么纯粹,那么努力。"我对着浴室镜子喃喃自语,水滴从发梢滑落,像无声的眼泪,"而我。”

手机突然震动,是王新发来的消息:"明天第一批安全草莓可以采摘了,想请你第一个尝尝。"

简单的文字让我的心脏紧缩。我慢慢滑坐在地上,手机紧贴胸口。我多想像普通女孩一样,勇敢地回应这份感情啊。

但每当想到王新明亮的眼睛,我就觉得自己的过往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我们之间。

雨连续下了三天。我躺在咖啡店阁楼的小床上,额头滚烫。每年雨季交替时,我总会生一场病,但这次来得尤其凶猛。

喉咙像是被砂纸磨过,每次吞咽都带来一阵刺痛。我勉强拿起手机,在店铺微信群里发了暂停营业的通知,然后昏昏沉沉地闭上了眼。

不知过了多久,楼下传来敲门声。"今天...不营业..."我想喊,却只发出嘶哑的气音。敲门声停了。就在我以为来人已经离开时,后门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那是我给王新备用的,以防万一。

脚步声沿着木楼梯上来,停在床边。我勉强睁开眼,王新站在逆光里,身上的雨衣还在滴水,手里拎着个保温桶。

"发烧了?"他伸手碰了碰我的额头,眉头立刻皱起,说道:"这么烫。"

我想说话,但却引发一阵咳嗽。王新转身下楼,很快端了杯温水回来,扶我慢慢喝下。"我去买药。"他说着就要走。

我抓住他的衣角,摇了摇头。我讨厌一个人生病的感觉,这会让我想起小时候父母出去上班,把自己独自反锁在家里的日子。王新似乎明白了什么,点点头说道:"我先给你弄点吃的。"

他在楼下厨房忙活了半小时,端上来一碗热腾腾的粥和几样小菜。我勉强坐起来,发现粥里加了百合和莲子,正是自己家乡退烧常用的配方。

王新仿佛看出我的疑问,说道:"爷爷教的,趁热吃。"他坐在床边椅子上,没有要走的意思。我小口喝着粥,每一勺都恰到好处的温度。

粥里似乎还加了点薄荷,清凉感缓解了喉咙的灼痛。我哑着嗓子问道:"你不用看摊位吗?"

"今天不去了。"王新拿出手机发了条信息,大概是告诉爷爷不回去吃饭,继续说道:"吃完睡一会,我去抓药。"

我点点头,眼皮越来越沉。半梦半醒间,我感觉有人轻轻拿走自己手中的空碗,为自己掖了掖被角。

再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阁楼里弥漫着草药苦涩的香气,床头柜上摆着几包分好的药和一张字条:六小时一次,饭后吃。保温桶里有粥。我去送货,晚上回来。

字迹工整有力,像王新本人一样可靠。我拿起字条贴在滚烫的额头上,忽然鼻子一酸。

在上海时,自己生病只能自己硬撑,白主管连电话都不接,应勤倒是会送药,但每次都要拍照发朋友圈炫耀自己的"体贴"。

而王新,什么都不说,只是做事。接下来的三天,王新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出现,带来新鲜的粥和小菜,监督自己吃药,然后才去忙自己的事。

中午和晚上又会送来精心准备的病号餐,有时候是清淡的面条,有时候是营养的汤。

第四天早晨,我的烧终于退了。我对着镜子梳头,发现自己瘦了一圈,但眼睛却比生病前明亮。楼下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我赶紧躺回床上,故意装出虚弱的样子。

王新端着早餐进来,看到我醒了,嘴角微微上扬问道:"好点了?"

"嗯。"我小声应道,突然不敢看他的眼睛。王新放下托盘,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他的手掌粗糙而温暖,带着阳光和泥土的气息。

他松了口气,说道:"不烧了。今天吃这个。"他打开保温桶,香气立刻充满了小阁楼。我探头一看,是家乡的鸭血粉丝汤,上面飘着翠绿的香菜和红亮的辣油。

"这,丽江哪有这种鸭子?"我惊讶地问。

王新轻描淡写地说:"昨天去了一趟永胜县。听说那里的鸭子最好。"我的手抖了一下。永胜离丽江有两个小时车程,他居然专程跑去就为买只鸭子?

我舀了一勺汤送入口中,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味蕾记忆。这是地道的家乡做法,鸭血嫩滑,粉丝爽口,汤底醇厚中带着微微的辛辣。

"你怎么会做这个?"我的声音发颤。王新挠挠头,说道:"网上查的。可能不太正宗。"我打断他,眼泪突然夺眶而出,说道:"很正宗。比我妈做的还正宗。"

王新愣住了,手足无措地递过纸巾。我却越哭越凶,最后干脆放下碗,把脸埋进手掌里。

"邱莹莹?"王新小心翼翼地问,"汤,不好喝?"

"不是汤的问题!"我抬起泪眼模糊的脸,问道:"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们非亲非故的,你图什么啊?"

王新沉默了一会,从兜里掏出样东西放在床头说道:"这个,你病好那天就该还给你了。"那是我的备用钥匙,上面还挂着个小咖啡豆挂饰。

"我..."我一时语塞,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多伤人。王新平静地说:"我对你好,因为你是邱莹莹,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他站起身准备离开,我情急之下抓住他的手腕赶紧解释:"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

王新轻轻挣脱,说着:"我知道。你慢慢吃,我去果园了。"听着他下楼的脚步声,我懊恼地把脸埋进枕头。自己总是这样,越是感动,越会说伤人的话,仿佛要提前验证对方是否会像之前那些人一样离开。

汤渐渐凉了,但我还是一口一口吃完。我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会,给王新发了条微信:"汤很好喝,谢谢。晚上,还来吗?"

消息发出去后,她盯着屏幕等了十分钟,没有回复。正当我失望地放下手机时,提示音响起。"来。给你带辣椒酱。"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笑出了声。我跳下床,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

病愈后的第一天营业,我在门口挂上了"新品上市"的牌子——当地果园的蓝莓和她的咖啡结合的特色饮品。"莹莹姐,你这蓝莓拿铁太好喝了!"常客小孙惊喜地说,"蓝莓是自己种的?"

"嗯,朋友果园的。"我笑着指向柜台旁的小黑板,上面写着,蓝莓特供:新新果园直送。"哦~就是那个经常来帮忙的帅哥吧?"

小孙眨眨眼,"你们是不是?"我耳根一热,正想否认,门口风铃响了。王新扛着一箱新鲜水果走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说曹操曹操到。"小孙窃笑着付了钱,临走时还对自己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接下来我们两个人心照不宣的开始互动频繁起来。王新的爷爷休息的时候会来送几个新鲜的水果,在咖啡店门口的椅子上喝两杯茶,王新也会经常送饭菜过来。

我也会做一点家乡菜给爷孙俩吃。好像大家在不经意间就默认了我们两个人在一起一样。自己出去买菜会被问到王新,我也不解释直接回道王新在哪里之类的。

在一个夕阳的傍晚,我鼓起勇气,看着来送饭的王新,我内心坦然而诚恳的说道:”王新,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你要是介意,以后,就不要来了。对不起。”

我愿意接受任何结果,我不想欺骗他,这样真诚的一个人。

我紧紧的攥着拳头掩饰着内心的紧张和不安。王新听完之后顿了一下,点点头转身离开,我看着王鑫离去的背影,崩溃的哭起来。

过了一会,王新进门看着我说道:”这个辣椒酱,我按照你家乡的口味做的,你尝尝,好吃的话给我发信息,我再给你做。“

说着拍了拍我的头,笑着说道:”我还要去送货,你自己好好吃饭,别哭了,谁在意那个。真是傻。“转身离开了。

我震惊的看着眼前的辣椒酱。大哭起来,是那种歇斯底里的放松,像是发泄也像是和过去告别。

王新在门口倚靠在墙上,抽着烟,听着邱莹莹的哭声渐渐停止,偷瞄着邱莹莹哭着开始大口吃饭,王新放心的笑着开着三轮车离开去送货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下了班会去王新家的果园帮忙摘水果,王新的爷爷在家里盖了一栋新的二层小楼,细致的询问我的喜好。

我也丝毫不扭捏的安排了室内的布置。王新会在送完货的夜晚,在我的咖啡店门口简单吃一点小吃,喝两瓶啤酒解乏。我会在一边说着一些咖啡豆涨价之类的话题。

在一个如往常一样的夜晚,王新贴了膏药在肩膀,随意的问我:邱莹莹,你还走吗?”

我愣了一下问道:“什么?”

王新重复问道:“邱莹莹,你还走吗?”

我不明就里,笑起来说道:"你在这里,我走哪里去啊?”

王新笑起来说道:“哦,那你看看要不要搬家啊,你这里马上就热起来了,你住的楼上我还能给你改个包间,露台还能摆几张桌子。”

我笑起来,我知道我的笑容很灿烂,我说道:”好啊。不过你养的起我吗,我可能吃了。“王新笑着说道:"嫁给我吧,邱莹莹,我养的起你。”

我听着这个随意的求婚但是心里却非常感动。我昂着下巴说道:“好啊。”王新笑容放大,呼出一口气,开了啤酒喝了一大口说道:“紧张死我了。”

我哈哈大笑起来。我们两个人在这个温柔的夜晚互相靠近彼此。王新举起啤酒和我碰杯说道:“邱莹莹,余生请多指教。”我也说道:“王新,余生请多指教。”

这一刻,我真正的把上海抛掷脑后,甘之如饴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他没有高学历,没有光鲜靓丽的工作,每天忙碌的送货,汗流浃背,会抽着烟喝着啤酒,一副粗糙又简单的样子,但是我却无比认真的决心和这个人好好过日子。

我看着王新轻轻地说:“王新,谢谢你。”

(https://www.eexsvv.cc/164993/962009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