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三)
不过虞钰觉得,每个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等再过几年虞张氏压制不住,迟早会反弹。
现在,虞钰的小叔虞涞还是很听话的,不过虞钰的小婶虞杨氏已经有些意见了。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虞杨氏嫁人前叫杨红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虞钰的奶奶虞张氏一直以为杨红华配不上她小儿子,一直以来对杨红华很有意见,心里眼里都只有虞李氏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儿媳。
事实上,虞李氏也确实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可这一切有什么用?
虞沛常年不着家,虞李氏又不是多能干的人,平时虞家的收入,还是指望着小儿子和小儿媳做活赚钱。
谁愿意整天累死累活,拿着自己的钱充入公中然后养着另一大家子,关键是还落不到什么好。
虞钰觉得,自己对小婶的心理还是能理解的。
之所以杨红花现在还不说什么,一个原因就是虞钰的奶奶积威深重,把家里的不同意见都压下去了,碍于孝道,杨红花不能做什么,另一个就是杨红花的丈夫虞涞太过听母亲和兄长的话,对现状没意见,对杨红花的想法肯定不赞同,杨红花在家里连个支持者都没有。
最后一个,就是杨红花与虞涞成婚多年,结果只生了大妮和二妮两个女儿,连个儿子都没有,觉得在家里没有底气。而大嫂虞李氏,虽然开怀比较晚,但就是一举得男,这往哪里说理去?
要是杨红花有了自己的儿子,之前的两点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克服,怎么着也不能让自己的宝贝儿子日后吃苦。
但她没有,所以只能认命。
不管将来如何,反正如今,虞钰这个独一份的嫡长孙就是家中各位长辈的掌中宝、手中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更何况现在虞钰大病初愈,更是让周围人对他小心翼翼的。
之后的日子,虞钰过得不知道有多舒坦。
家里每个人都在忙,现在虞钰也和家里的人熟悉了,知道小叔虞涞在镇上当木工,农忙的时候会回家帮忙,小婶倒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平时自家的几亩田地多亏了她打理。大妮二妮也每天打猪草,找野菜,喂鸡喂鸭。
二房的人这么忙,就显得大房日子清闲了,但虞钰的母亲虞李氏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下力气的活干不了,可家里里里外外的收拾也是要做的,特别是每天的饭菜,肯定要做好。在分工方面,虞钰的奶奶虞张氏还是很明确很公平的,这也是儿子儿媳都听她话的最大原因。
当然,平时再公正的人,一遇到虞钰这个宝贝金孙,什么原则就都抛在脑后了,不过但对于这一点,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虞钰明明在农家,可是一身的细皮嫩肉,从小到大,就没有拿过比书本更重的东西。
幸好虞钰性格还算懂事,平时对家里的长辈体贴,对姐妹也很友爱,而且脑袋瓜也还算聪明,不管学什么都挺快的。
现在身体里换了芯,虞钰的表现只有更好的。
这也让家里对虞钰的态度更好了,宠爱更上一层楼,幸好虞钰的心理已经成熟,才不会就这么被宠坏了。
在这期间,虞钰也见过了原身的父亲虞沛。虞沛应该就是这世间其他读书人的缩影了,身材单薄,气质儒雅,平时不苟言笑,心里只挂着读书这一件正事,平时除了对母亲和虞钰有点小模样,就是对他的结发妻子虞李氏也是淡淡的。
不过见虞李氏的模样,对这种状态也是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也是,世间的夫妻,又不都是因爱结合的,更何况这盲婚哑嫁的古代呢?
婚前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在一起后能够产生爱情再好不过,但不是没有爱情就过不了日子,现在的世道也容不下矫情。
虞沛和虞李氏,就是典型的搭伙过日子。
对这种情况,虞钰一开始还有些看不惯,觉得两人明明是夫妻,却整的像上下级似的,不过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虞涞和杨红花夫妻俩对虞沛,那就是敬畏心理占大多数了。
虽然虞沛自从取得秀才功名后,常年无所进益,但怎么说呢?
虞钰的爷爷早逝,虞涞可以说是被虞沛一手拉扯大的,对虞涞来讲,虞沛亦兄亦父,对虞沛很是敬重;而杨红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要不是因为虞家破落了,像她这样的一辈子也不能和虞涞有所交集,更别说嫁他为正妻了,就算是平时出力不少,在杨红花的心里还是有些自卑的。
所以就算虞张氏平时对杨红花各种挑刺,杨红花也都忍了。
这种自卑在丈夫虞涞面前还能忍住,毕竟虞涞不是读书的材料,现在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匠,两人在一起还算匹配。
可是面对饱读诗书的虞沛,大字不识的杨红花就难免觉得心虚气短了,对她来说,读书人的身份就是尊贵的,虞沛就算终身止步于秀才,也是高高在上的人物。
杨红花之所以有意见,也是被家里越来越大的花费逼的,这里面虞沛的读书费用又占了大头,可她对此也只是想想,真要提出来也是不敢的,或许有个孩子或者虞涞脾气再硬气点就好了。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虞钰的生活都是平静幸福的,可是不知怎的,虞钰就是感觉这一切有点不真实。
特别是在对待家里成员的时候,除了对堂姐堂妹还算平和,虞钰有时候看着其他人都会觉得暴躁,有一种想狠狠的伤害他们的冲动,可是大部分时间,对他们的感情又是依赖而充满孺慕的。
这种突然之间起伏巨大的情绪,让虞钰很有些不能适应,要不是即使反应过来,虞钰早就被人发现不妥了。
虞钰心里猜测,这些原主遗留下来的情绪肯定有所因由,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出现。而从原主的记忆中, 直到现在家里人对虞钰都是疼爱有加,那只可能是未来家里人对虞钰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而且对原身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这件事情全家可能也只有大妮二妮两个小丫头没参加, 才没有被原主记恨。
可虞钰觉得最棘手的事情也是在这里,原身一点未来的记忆也没有留,所以虞钰根本不知道这不好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也因为始终没来由的隐约有这样不好的感觉,所以之后虽然家里的每个人对虞钰都很好,虞钰心里也想着亲近,但始终在感情上有所保留,和他们也隔了一层。
这样的行为其实虞钰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别人对你这么掏心掏肺的,你却还有防备说起来实在不好听。
但虞钰却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
幸好虞钰的年纪不大,表现的也不明显,所以家里的其他人都没有发现虞钰的这点小小的改变。
就算觉得虞钰待他们不如之前亲近,也把虞钰的这种行为归结于虞钰长大之后的正常反应。
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一年多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在虞钰九岁半多的时候,该来的变故还是来了。
虞钰突然生病了,虞家人找了几个大夫,看症状都说像是风寒,开的药也大同小异。
吃过药之后,虞钰的状况也改善了一些,但就是好不完全,时常就有反复。
不过小半个月的时间,虞钰很快的消瘦下来,脸色蜡黄,时常陷入昏睡。
虞家人这才着急了,连在县里专心求学的虞沛都被惊动了。
见虞钰迟迟不能好转,虞沛在县里也各种托关系,终于打听到一位名医现在临时在县里落脚,虞沛废了好大的心力才让这位名医松口,到虞家给虞钰看诊。
至于病情为何如此反复又昏迷不醒,就算名医,也只得了一个思虑过重、心火郁结的答案。
对于这个结果,虞家人心里是不满意的。什么心火郁结,虞钰小小年纪,平时一大家子人都让着他捧着他,一点烦心事都不让他操心,能有什么事情让他思虑过重去?
要是虞钰清醒着,就知道名医不愧是名医,诊断结果一点错处都没有。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虞钰一开始只是简单着凉引起的风寒,按理说很快就能痊愈可也不知道为什么,生病之后原主一直以来压抑的负面情绪就全面爆发了。
这些浓重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虞钰的身体状况,是导致虞钰病情反复和昏迷不醒的罪魁祸首。但虞钰虽然外在表现的那么明显,其实本人还真的没受什么大罪,更确切的说,虞钰整个人的意识全部沉浸在一片黑暗里了。
在这片茫无边际的黑暗中,虞钰感受到原主残留的那些害怕、愤怒、憎恨、无力、自厌等种种负面情绪,浑然不知时间流逝,也不知道自己好几天昏迷不醒了。
在这片茫无边际的黑暗中,虞钰感受到原主残留的那些害怕、愤怒、憎恨、无力、自厌等种种负面情绪,浑然不知时间流逝,也不知道自己好几天昏迷不醒了。
不过这位被虞沛千辛万苦请来的名医还是有真本事的,虽然虞钰现在的状况有些迷惑,但虞钰的其它状况被诊断出来了。
对这个诊断结果,这位名医也是忍不住十分惊诧,对正在昏睡的虞钰也有了几分怜悯,他的心里也非常挣扎,不知道该不该和病人的家属如实相告。虽然说,作为大夫有必要将病人的情况说清楚,但虞钰年纪太小了,不管是家属还是本人受不住,都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虞家人对昏睡的虞钰这么关切,可要是自己实话实说,这些人对虞钰所有的关怀都可能受到影响,这让这位名医有些拿不定主意。
虞张氏总是对和虞钰有关的一切事情上敏感,在名医沉思的时候,她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见名医迟迟不张口,虞张氏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名医单独约了出去。
见名医和虞张氏神神秘秘的样子,虞李氏和虞沛也觉出几分不对来,心中担忧虞钰的情况是不是有什么不好,也对视一眼,默默的跟了上去。
前面两人见后面是虞钰的亲生父母,也就默认了他们的跟随。
几个人进了另外一个空房间,见里面没有外人了,名医才迟疑的开口。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问虞钰当时出生的时候是不是早产,体质十分虚弱。
其他三人听见大夫这么问,就有些不详的预感,觉得肯定是虞钰的身体出了什么严重的问题。
对大夫的这个问题,还是虞李氏犹豫着给出了答案。
早前怀上虞钰的时候,怀相一点都不明显,虞李氏一点感觉都没有,和往常一样忙碌,直到见红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喜了。
就算虞李氏知道之后有意保养,虞张氏也减少了虞李氏的工作量,可到底是伤到了元气,后期很是艰难。
那个时候又正好赶上虞沛赶考,一大家子都忙着这个大事,对虞李氏也疏于照顾。
等丈夫虞沛离开,虞李氏因为正处于怀孕时敏感多思的时候,又没有及时的心里疏导,整个人心理负担更重了。
所有的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了虞钰七月多的时候就早产了,早产儿一般体质都不怎么好,虞钰尤其的虚弱。
那时候,整个虞家都担心虞钰这个好不容易才到来的嫡长孙养不活,每一次虞钰生病发烧的时候,所有人都提着一颗心,生怕虞钰一个没挺住就去了。
虞张氏和虞李氏信佛的习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养成的,为了虞钰能顺利长大,求神拜佛的事情没少做。
可能真是两人的诚心感动了佛祖,虞钰也就这么磕磕绊绊、惊险万分的长大了。
从小打大,为了给虞钰调理身体,家里没少给虞钰吃各种补药,倒是也很有效果,虞钰的身体肉眼可见的一天好过一天,到现在看起来和旁人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https://www.eexsvv.cc/164905/1042228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