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好好活 > 第一百六十九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三十七)

第一百六十九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三十七)

郑承运之前在毫无防备之下被推上太子之位,现在又在同样茫然的情况下即将登基为皇,在先皇跟前守灵的这几天,心里一片空茫茫的,倒是真的能趁着这个时候的清净梳理一下脑中的思绪。

心里远远没做好准备的郑承运,在为先皇哭灵的时候格外情真意切,脸上一点也没有即将登基的喜悦,表情上的那种茫然空洞和真实的难过,让看见的人都要说一声“仁孝”,在郑承运浑浑噩噩的走完所有的流程,“新皇是个大孝子”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朝堂内外。

但是,在这期间,郑承运也是真的注意到有些上了年纪的朝臣与命妇因累极晕倒过去的事情,虽然身边人都说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还说这些人休息好以后还是接着参加下面的活动,不影响整个大局,郑承运却不能无动于衷。

这个时候,郑承运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是有些心虚,本来突然连续的身份转变就让他心里有些不踏实,万一在正式登基之前出了人命,传出了什么流言,那自己的位置还能不能坐得稳了?

在这种心思的驱动之下,郑承运交代下面的人,只有发现有人支撑不住就立刻遣人进行救治,如果太医确定身体着实虚弱,可视情况让人签订一份假条,注明之后几日歇息,休息好后再参加后面的流程。

至于让那些一直休息到最后,郑承运就是有这样的心思也不能这么干,要不然别人有样学样,都不参加了,人数减得太多,看上去也不好看,也不符合礼法,就连这些能够请病假的人,也是让太医严格把关之后才同意的,那些想要趁机浑水摸鱼的,找到一个处理一个。

幸好,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并没有人不长眼色的人抖小机灵,一个个的都还算听话,而且,因为郑承运的这个举措,在那些担忧自家老人身体的朝臣心里好好的刷了一把好感,觉得郑承运这个新皇仁义,倒是意外之喜了。

护国公府毫无疑问也要参加这场活动,全家上下,除了身上没有任何品级封号的李元瑛和李敬行姐弟两个,基本上全家都出动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武将世家,练武气氛浓重的缘故,李家上下除了整日舞刀弄枪的男子,连女眷的身体素质都比别人强出一截,反正整个流程走下来,就连府上的老夫人也全程撑下来了。

虽然之后都大病了一场,但看着那些同龄的老夫人,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在处理完先皇的丧事,使其安然下葬之后,又一件大事摆在众人面前,那就是郑承运的登基仪式。先前郑承运被封为太子时,因为太过仓促,整个过程就显得有些简陋,这次郑承运登基,整个礼部都想着好好的操办一场,让新皇看到他们的能力。

之前他们已经征求过郑承运的意见,登基的时间就放在十二月中旬,时间这么仓促,还是郑承运为了避免夜长梦多。

要不是为了表示对先皇的尊敬,郑承运心里都恨不得在举行完葬礼的第二天就举办登基仪式,早日为自己证明。

父皇虽然死了,可前面的几个兄弟却没有在他死亡之前进行很好的处理,几个兄长还好端端的活着,这就足以让郑承运整个人感到不安了。

不知道先皇在死前是将此事忘了还是突然心软,但他的无所作为,确实让郑承运陷入了一个被动的局面。

前面的这些兄长,年纪都比他大,本事也都比他强,虽然他们之前或被圈禁或被贬为庶人,但他们身后的人还没有真的处理干净,郑承运先前没有接触过朝政,也不知道朝堂之上那些能够信任,那些需要防备,整个人脑子简直是一团浆糊。

所以在快速平稳度过登基大典,在朝堂上众臣一直建议早日选秀充盈后宫是,郑承运想到了引进外援这个主意,在再三思索哪个家族可为臂助,家中又有适龄的女儿后,护国公府被郑承运想了起来。

之前作为一个游手好闲的皇子,并没有谁人刻意培养,在郑承运闲极无聊想出宫游玩时也没有什么人可以阻拦,所以郑承运对民间的一些小玩意比较熟悉,酒楼茶馆这些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也是见识过的。

所以在酒楼茶馆的说书人口中,郑承运不止一次的听过他们将护国公府一门忠烈,历代李家人如何忠君报国,如果力挽狂澜、以身殉职的,郑承运和其他百姓一样,对护国公一门上下也都是心怀敬仰,认为他们是大英雄、大忠臣的。

在这个自觉孤立无援的时候,护国公府的名字就不自觉地从脑海中冒出头来,在打听到现任护国公李绥膝下只有一女后,就更加心动了。

护国公府威望高、根基深、有兵权,最重要的是,对皇帝的忠心可以保证,郑承运梳理了一下历代护国公的行事作风,很轻易的就能看出李家的政治立场就是保正统,谁合理合法的坐上皇位,他们就效忠谁,那些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他们也会在接到命令之后将其覆灭,所以,难道郑承运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至于李元瑛年龄尚幼这件事情,反而没有被郑承运放在心里。

虽说女子十五及笄后才可以进行婚嫁,但在民间往往没有这么死板,十三四岁嫁人的情况并不罕见,只是有些富贵人家舍不得女儿,还想在眼前多留几年,所以定亲之后将婚期延期几年,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的,只是最晚也就只能留到十七八岁,要是这个年龄还不给女儿发嫁,周围的舆论就会对整个家族有影响了。

李元瑛十四岁,翻过年来不就十五了,也没几个月了,现在主要是先将名头定下来,把盟友关系确定下来,也让朝堂上那些搅风搅雨的人清醒清醒。

因此在一个普通的休沐日,护国公李绥在家中书房之中正在赏玩书画,就听到管家来报,说是自家府外有个年轻的公子来访。

护国公府门槛虽高,但为了自身的前程,在府外徘徊侥幸希望能被接见的人却不少,一般这样的事情都被下面的人打发处理好了,没想到这次却惊动了府上的管家来给自己递信,李绥也颇有些好奇。

让人把管家放进书房,李绥饶有兴致的听管家汇报具体情况。

管家姓李,也是护国公府的老人的,准确的说,他也是护国公府的家生子,他的祖父曾经救过李绥的祖父的命,因此被赐李姓,一直以来,这家人也对护国公府忠心耿耿,因为又忠心又有能力,所以将他们提拔为管家,负责护国公府的内外事务。

李管家低下头,向李绥说道:“老爷,刚才有个年轻的公子叫门,说要拜访老爷,自称姓陈,还说有玉佩作为信物,今天老刘头当值,看来人气质有些不同寻常,估摸着有些来头,所以就跟我说了,我也看了一会儿,来人看上去确实有些不一般,所以······”

李管家也曾经是跟着李绥南来北往过的,也算见识广阔,让他都觉得不同一般的人物,成功提起了李绥的兴趣,因此李绥问道:“不是说有信物吗?玉佩呢?”

李管家低头将手中的玉佩向李绥递了上去,李绥仔细打量着,但却觉得这个玉佩除了玉质是上好的和田玉,雕工也是难得的精细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上面的祥云纹路不少人都在用,从这上面看不出来人具体的身份来。

不过既然来人那么肯定李绥这个护国公会见他,就算李管家事先说过来的是个年轻人,身份也肯定不凡,否则是没有底气这么说话的。

这天李绥的心情也好,虽然想不到要求见自己的年轻人到底是谁,也有心情见见面,如果来人表现的好,就算有什么难处,如果不太过分,李绥也有很大可能下手帮他解决了。

只是等来人被李管家引至大厅,在上面高坐主位的李绥看到来人的面孔一下子就不淡定了:“陛······陛下。”

整个人也连忙从座位上起来,大礼参拜向郑承运请安。

李绥的这个举动可是把周围的人给惊住了,等众人反应过来,也是连忙俯下身子,连头都不敢抬。

郑承运见到这个场面,连忙让李绥和其他一干人等起身,然后跟李绥说道自己并不愿意如何张扬,而且要与李绥单独说话的意愿。

郑承运既然把话说出口,李绥自然不可能不把它们当回事,当即就对在场的所有人下令此事不许外传,并让李管家做好善后工作。

李绥本人也亲自引着郑承运到自己的书房,既然郑承运不想让外人知道,那与自己要说的事情肯定很重要,要论私密性和安全性,整个护国公府还有比自己的书房更合适的地方吗?

在那之前,李绥也没有忘记让李管家下去做好准备,至少,书房外面要安排可靠的人做好安保工作,郑承运这个皇上突然来府上,可不能让他在自家出什么事情,万一有个好歹,不管自家之前怎么样,下场都好不了。

保持着严肃表情和郑承运进了书房,李绥在郑承运开口之后,饶是之前想了好多,还是忍不住愣住了。

李绥还是有些不可置信:“陛下,您刚才的意思是······”

郑承运也是第一次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终身大事,虽然现在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身边也不是没有过伺候的人,却还真没和别人谈过类似的话题,心里还是有些不得劲。

不过心里觉得再不适,该说的话也要说:“李大人,朕······我听说令嫒蕙质兰心,霞姿月韵,那个,也到时候考虑终身了,特意前来求娶。”

因为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郑承运口中说的话也显得干巴巴的,一听就觉得不怎么走心  ,连怎么夸人都不会,一点铺垫都没有,这样的求婚,要是其他人,李绥早就叫人打发出去了。

可偏偏郑承运身份高贵,让人连计较的心思都生不起来,就算有意见,也只能在心里或者暗地里和亲近的人说说,面上还得始终保持恭敬。

李绥也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惊了一下,等郑承运自己将话重新说了一遍,李绥官场沉浮几十年,能够一直保持护国公府名望不失,也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脑子还是够使得,因此冷静下来就想到郑承运的真正用意了。

郑承运初登大宝,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只要有些头脑的人,谁看不出来他目前的处境并不怎么理想。之前好些年一点亮眼的表现都没有,当太子的那短短的一段时间也没有树立起应有的威严,现在先皇病逝,之前被打压的皇兄们又有些蠢蠢欲动,开始拉拢起朝中的大臣们来。

现在朝中的大臣们很多也都是摇摆不定,在皇室的几位兄弟之间不断观望,老狐狸们更加是明哲保身,不是必要情况闭门不出。

就算他们在表面上都对郑承运这个新皇恭恭敬敬,对他交代的事情也是认真执行,郑承运还是能够觉察出他们的真正态度。

现在他能决定的事情,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真正的关于人事、财政、军事这样的朝政大事,郑承运根本无从插手,下面已经处理的妥妥当当了,给郑承运递上来的折子里,只有最终的处理结果,就算他想要发表什么看法,因为对这些事情不怎么了解,说出来的意见也都会被下面的人态度坚定的反驳回来。

这种处处受制的日子,让郑承运很快从成功得到皇位的惊喜激动中回过神来,想尽办法想要摆脱这种被动、不自由的局面。只不过他的修为还不到家,和那些成精的大臣们交锋总也占不到上风。

(https://www.eexsvv.cc/164905/1042225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