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好好活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四十一)

第一百七十三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四十一)

在李元瑛的好奇之下,厨房里的饭菜终于被人送了进来。

让李元瑛惊讶的是,这次的饭菜不是做好之后直接端上来,反而上来了一些小碟子,里面放的肉和蔬菜都是生的,将这些肉菜上了之后,又有人端上一个铁质的小巧圆锅,分为上下两层,其中的用途让人一见即知,上面的空锅负责放食物,下层里面盛有均匀的银霜炭,显然是点火之后加热用的。

“这,应该是古董羹吧。”

李元瑛迟疑的问道,有些拿不准。

火锅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发明,青铜器时代就有用鼎煮食物的做法,是火锅的雏形,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做法越来越普及,品种也越来越繁多,因为食物投入沸水时会发出“咕咚”的声响,因此一开始被人们俗称为“咕咚羹”,后来传着传着,就成了人们熟知的“古董羹”了,是冬季一道很受人们欢迎的美食。

不过因为这个做法需要有专门的器具,还需要用碳,加入里面的肉类、蔬菜也比较多,普通百姓家里是舍不得花这个钱的,特别是现在还没有推广温室大棚技术,冬季里的新鲜蔬菜,现在还是权贵的专属,流入市面的青菜价格昂贵,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所以古董羹这道菜也只是在上层社会中比较流行,李元瑛之前在冬天,也是在家里和家人吃过的。

只是古董羹用来煮食物的锅子这个时候还习惯使用陶器,形制也和自己现在桌子上摆放的不同,自己眼前的这个效果,未免太精致了一些。

不过对这个外观,李元瑛还是满意的,这也是她一贯的习惯了,颜控就是这么耿直。

既然拿不准,李元瑛就直接让人把虞钰叫过来,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把自己折腾的火锅让别人端上去之后,虞钰就等着李元瑛传唤自己呢,等听了李元瑛房里传出来的信,也十分利索的就跟着来人走了。

等见到李元瑛真人,被李元瑛询问了一番,虞钰也就顺势承认,这个锅子的做法是自己从古董羹上面学来的,因见了厨房一些从温泉庄子上送来的新鲜蔬菜,又想着现在天冷了,就想着尝试些新鲜的菜式让大小姐暖暖身子。

听了虞钰的这番话,李元瑛也觉得顺耳,就让虞钰起身,为她详细介绍一下,到底改动了哪些地方,让她也开开眼界。

虞钰就指着桌子上的一应物事给李元瑛一一介绍。

最先说的,也是虞钰下的心思最多的地方,当然就是桌上放着的那个形制颇有些不同的双耳锅字。

和现今人们常用的陶制、铜制的那些锅子不同,虞钰嫌弃它们模样笨重,样式呆板,就想着用铁来打造一个新的,没想到,想着容易做着难,虞钰自从有了这个主意后,出了不少次门,可就是没有找到能承接这个物事的铁匠铺。

这个时候,铁器还是管制品,就算是曾经习以为常的铁锅,也是要花二两银子的高价才能买得到的贵重物品。

而且,这个时候铁匠铺里的主营业务是打造兵器和农具,都不是什么精细的活计,所以虞钰提出来那种将铁片砸上多次形成薄薄的铁片,再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怪模怪样的锅形器具,还以为虞钰这是在没事找事耍人玩呢。

将本来厚重的铁片硬生生变薄,说着容易,可知道里面有多少讲究,不管是其中的火候还是中间要加的辅料,都属于一家秘技,已经是高端操作了,如果真的能有这种手艺,早就进了工部下面的营造署,成了半个官家人,哪还用在大街上开铺子?

还好虞钰最后拖了自家师傅,找到一个靠谱的铁匠,那人手上的本事没的说,就是性子古怪,眼光也差,好不容易教出来的徒弟,转眼就背着自己投靠了另一家,让自家铺子的生意大受打击,现在年纪大了,也没什么进取的心,只是守着自家铺子和唯一的孙儿度日。

王师傅能和这家搭上关系,也是在原来这家日子最艰难的时候,看着老的老,小的小,心里不落忍,就给了他们一口吃的,也算是有恩,要不是有这段因缘,按照老头的古怪性子,虞钰连铺子里的门都进不去。

等虞钰凭借着师傅的面子进了铁匠铺的门,才知道自家师傅之前为什么欲言又止。这家铺子看上去并不如何宽敞,只因为不管是那面墙上墙下,都摆放着不少铁器,小的如家用的剪子、铁锅、菜刀等物,大的如  犁、耙、锄、剑、枪,都不一而足,而且房间里虽然东西比较多,但摆放的并不杂乱,可见主人家也是注意保持洁净的。

如果说铺子里的环境让虞钰多了几分肯定,那里面的人就让虞钰忍不住皱眉头了。

不算太大的房间里,里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面向有些凶恶的老头,虞钰听师傅说才四十出头的年纪,结果见面之后只觉得至少五十岁往上,虽然师傅说现在力气还足,干的动活,但虞钰现在合理的表示怀疑。

另一个就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应该就是那个孙子了,看着身材高大,浑身肌肉,因为长期打铁,皮肤被火炉熏得黝黑,只是这么一个硬汉的外表,却给人一种老实无辜的感觉,这么大的反差,怎么就这么让人觉得不靠谱呢?只是虞钰当时没有别的选择,也只能将手上的图纸拿出来,看看这爷孙俩到底能不能接这个活。

幸运的是他们两人当场接下了,并与虞钰越好了时间。

虞钰只觉得是给自己师傅面子,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

当爷爷的从这个图纸上面,看到了将自家铺子重新振兴的希望。

上面的东西虽然过于精巧,打造的难度颇大,但若非如此,又怎么能看出自家的本事呢?

虽然王师傅找他的时候并未直言,只告诉他这个贵人府上需要的,但想想王师傅是在哪里上班,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如果自己这个活计做得好,受了贵人府上的赏,自家也算有了靠山,又何必担心小人拦路?就为了这一点,也得将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

半月之后,果然按时将东西交到虞钰的手里,虞钰才有了底气折腾这些有的没的。

李元瑛没想到一件看起来挺普通,只是造型上有点别致的铁制锅子,里面还有这许多故事,也知晓了虞钰的用心,因此还没等虞钰接下来继续说话,就让人给虞钰放赏。

又想起里面还有府上那个做点心特别好吃的王师傅和那对爷孙的功劳,也让人过去给了赏钱。

赏完钱之后,这件事情在她看来就算完结了,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举动。

这样的情况倒是出乎虞钰的预料。

在他想来,他刚才的话语中,有不少话都突出了那对爷孙的可怜可敬之处,一般的贵女心肠都软,平常李元瑛也确实对身边人很好,显然不是那种心影的人,怎么除了给些钱财,就没进一步的帮帮忙呢?

虞钰也不是存心算计,只是见识到那对爷孙的手艺,有些为他们的处境感到可惜,想着帮他们一把,倒没有别的念头。

只是事情发展并没有顺着虞钰的想法往下走。

这倒是虞钰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权贵家里的孩子,看起来就算再单纯,该见识的也见识过,虞钰的这点小算盘实在太过浅显,李元瑛一眼就看出来了,只是觉得虞钰还算心思正派,所以只是不做搭理就罢了。

而且,女儿家就一定心善吗?现在因为这男人可以正经妻妾成群的夫妻制度,后宅之中女子的战争可是杀人不见血呢,越是权贵之家,私下被母亲教导的隐私手段就越多,这倒不全是为了害人,更多的是让人懂得从哪里预防,毕竟有一句话叫做“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千金小姐们就算心善,这些软心肠也不是随便挥霍的东西,对身边的下人态度好,那是这些人常年在自己身前,也算是多多少少的有些情分在里面。

可那对爷孙,距离李元瑛就太远了,虽然虞钰话中说的他们有些可怜,但这些可怜之处李元瑛又没有亲眼见过,能有什么真实感,能够让人到他家门口赏些银子,就已经算是给这家人的脸面了。

虞钰跟那家爷孙其实也没太多交集,所以也没继续这个话题,倒是让李元瑛心里舒坦了。

接着,虞钰又接着为李元瑛一一介绍了碟子里片好的那些肉都是什么,又配有什么蔬菜,在这个话题上,李元瑛兴趣还比较大一点。

原来李元瑛吃的食物都是处理好的,哪里见过这些食材的真实面目?肉类切成片就罢了,生的蔬菜倒是让李元瑛多看了好几眼。

虞钰在确定李元瑛的口味之后,又把桌子上的那个弯弯曲曲的铁片拿了起来,放在火锅里面,李元瑛再看的时候,就知道这个铁片是做什么的,用它隔开,就能同时尝试两种口味了。

等虞钰当着李元瑛的面将锅底加好,又把自己调制的几种酱放在李元瑛的手边,这才退出房间,到边上的房间里等候传唤。

对于自己能够把这么完整的火锅折腾出来,虞钰心里还是有些自得的,怪不得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有心什么东西都能折腾出来。

实践证明,火锅是“冬季之友”,这一顿饭李元瑛可以说吃的酣畅淋漓,不知不觉就吃多了,懒洋洋的躺在椅子里不想动。

还是春景担心李元瑛积食,又让厨房里煮了一些开胃助消化的药汤,好歹劝着李元瑛喝了几口。

李元瑛向来不是吃独食的人,就像之前那些点心一样,在确定虞钰手里还有足够的锅子,转眼就把“火锅”这道美食推荐给了自己的家人,想让他们也享受一番。

最后的结果并没有让虞钰失望,不仅如此,在知道这些小巧精致的铁锅是虞钰自己垫付的银钱,李元瑛不仅把原来的银钱给了虞钰,又另外多给了五两银子。

虞钰也终于知道跟着一个大方的主子,自己会收获什么样的快乐。

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对于这个“火锅”之名,已经以文人自居的李敬行觉得有些粗鄙,非得要换一个诗意的名字,另取了“拨霞供”这个名字,还别说,名字一换听起来档次还真的上来了。不过“鸳鸯锅”的名字算是保留下来了。

再然后,“拨霞供”就在京里其他人家流传开来,因为铁锅要专门打造,别人问上门来,李家都是给的那对爷孙的地址,所以一时间那间铺子里到真如之前所想,生意再度兴盛了起来。

其他的铺子看着别提多眼红了,特别是之前被虞钰找过,但因为不想耗费那么多心力影响生意的人家,现在不知道有多么后悔。

就算他们也在金钱的感召之下,抓紧时间攻克了技术难点,但是一开始的品牌市场早就让那对爷孙给占了,而其他家因为仓促准备,质量上不免参差不齐,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往一开始的那家店里跑。

也就是那间铺子因为只有爷孙两人,订单不愁,但就是生产力跟不上需求,那些等不及或者是图便宜的人才去其它铺子,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客户分流。

等那对爷孙在整个京城里因为火锅这件事情打出名声,又对店铺进行了扩张,整个势头也起来了,原来那个背叛师门的土地和身后的人,想要再做什么,也顾忌着他们身后的背景不敢下手,倒是从此安分下来。

那对爷孙对虞钰的感激虞钰并不知情,现在市面上因为上层人士的追捧,也有不少店家抓住时机推出了火锅这道美食,生意还不错。让虞钰尴尬的是,有些店家为了强调自家的口味正宗,不知道怎么打听的,竟然知道源头在护国公府,虽然没把虞钰的名字打听出来,但知道了虞钰的名字,就把这道美食称为“虞氏火锅”。

虞钰也被他们称之为“虞大厨他老人家”,一瞬间自己名下不知道多了多少徒子徒孙,倒是让从他人口中知道这件事情的虞钰有些羞耻。

(https://www.eexsvv.cc/164905/1042225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