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好好活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四十二)

第一百七十四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四十二)

虞钰没有想到一个挺简单的火锅,最后竟然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随着天气一日冷过一日,火锅也越来越流行了,这也就以为这,“虞师傅”的名声也在民间传的越来越响亮,连护国公府里都听说过这个老人家的故事。

别人不知道内情,国公府里又怎么不知道这个被不少民间厨师推崇的“虞师傅”是何人?要不是李家治下极严,下人们不敢将府里的消息轻易传出府外,虞钰的个人信息早就暴露了。

不过,就算是别人知道虞钰这个人,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够轻易改良原有美食器具一事相不相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一时之间,虞钰在护国公府里反正是声名大噪。

虞钰在府里走动时,不管遇到谁,都会被别人称呼一声“虞师傅”,闹得自觉脸皮有所变厚的虞钰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一开始这种叫法只是在最底层的下人之间流传,不过这护国公府传承这么些年,虽然嫡系子弟的关系简单,下人之间的关系可是盘根错节,个个沾亲带故的,最后这件事情传到各位主子身边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李元瑛身边的春夏秋冬四景,  不管各人相貌如何,性格怎样,能够一直在府上最为受宠的大小姐身边伺候,还能得到大小姐的重用,在府里的下人心中也是值得大力巴结的重要人物,就连其他正经主子身边的得意人,见到她们时态度也非常客气。

所以平时,就算她们不主动的向外面打听消息,也有的是人将各种府里府外的各种八卦消息往她们耳边送,她们的消息还是十分灵通的。

更何况这条消息涉及到大小姐身边现在也颇受重用的厨子呢?就算虞钰现在只是一个厨子,有了大小姐李元瑛这么一个靠山,在别人眼里就是与众不同的······厨子。

所以在府上刚开始传播这个消息的时候,春夏秋冬四景就已经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听人说虞钰现在都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虞师傅”了,她们想想虞钰的年纪和长相,再想想别人口中那个中老年人形象,顿时忍俊不禁,笑声怎么样都止不住。

她们再回到李元瑛身边伺候的时候,就算已经有意压制了自己的情绪,身上的那种欢快劲,还是很明显的让李元瑛察觉到了不同。

四人中夏景的性格最为活波,李元瑛刚提起过话头,夏景就抢着开口道:“小姐,没想到咱们的小厨房,也出了一个大师傅,名下的徒子徒孙还遍布天下呢。”

这段时间李元瑛的情绪一直不怎么高涨,连同身边这些人平时也多了几分小心,此时她见到身边人这么高兴,也不舍得影响她们的好心情。

平时夏景虽然活泼,但现在这么耍宝,李元瑛知道这是故意逗她高兴呢,因此也配合的问道:“大师傅?不是都在府里的大厨房里吗?我这个小厨房庙小,哪里放得下大佛?”

对李元瑛的这个说法,夏景可不同意:“小姐,瞧您说的,咱们这府上,哪位主子对您不千般万般的心疼,当时给咱们这个院子里设小厨房,还不是为了让您在吃东西上方便?

当时那个王师傅和金师傅的手艺,都是您平时吃了觉得好的,要不是您坚决拒绝,这两个大师傅早就成了咱们小厨房的人了?也不像现在这样,专门挑这些大师傅身边的徒弟在身边,再怎么着也不如大师傅们做的味正宗。”

对于夏景的这个说法,平时掌管饮食的春景也觉得认同。

她们四人都是跟着李元瑛长大的,从小重心就围着李元瑛转,可以说,不断的提高李元瑛的生活质量就是她们的使命,当然就希望李元瑛用的,不管是人还是物品,都是最好的。

一边的秋景和冬景虽然没说话,但看神色也是这么个意思。

李元瑛也知道她们四人是为了对自己好,不过她是不想再听春景唠叨了,因此见春景张口欲言,连忙赶在她前面说起话来。

“好了,知道你们是为了我,不过这件事情不早就过去了吗?两个大师傅做饭这么好吃,不能光让我一个人享受对不对?祖母和母亲也挺爱他们做的食物,要是把他们要到我这个小院子里,她们要是想吃什么就不那么方便了。”

夏景道:“那小姐也可以再找另外的大师傅入府,现在厨房里的那些,都是师傅们的徒弟,能管什么用?”一边的春景觉得今天夏景说的话句句在理,只是她也知道夏景的这番话注定得不到回应,之前她也跟小姐说过这个问题,早早的就被小姐给否了。

果不其然,对夏景的这番话,李元瑛并没有说什么,反而问道:“刚才不是说小厨房里出了个大厨,里面是谁开窍了,那得好好的赏赏他。”

夏景见此也不再说什么,她也知道李元瑛的脾气,做过的决定轻易不会改变,刚才所以刚才她也只是顺口提了一句。

既然李元瑛要改变话题,夏景也连忙解释道:“小姐,这个大师傅不是别人,就是改良了火锅做法的虞钰,现在在外面,他的名声可响亮了。”

见李元瑛果然被自己提起兴趣,夏景就把自己听到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又给说了一遍:“现在虞钰很威风啊,饭馆酒店里哪里都有他的传人,也就是他们不知道虞钰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是他们有一天知道,让他们推崇备至的虞钰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奴婢只是想想,就觉得有趣极了。”

李元瑛顺着夏景的话语想了想,想到一群年纪可以做虞钰父亲或者爷爷的厨师,围着虞钰这个年轻人叫师父、师公的场面,顿时也感到非常可乐。

春夏秋冬四景见李元瑛乐不可支的模样,终于放下心来,觉得虞钰这个小伙子还是不错的,既能给小姐做美食,又能哄小姐开心。

这边李元瑛想到虞钰这个人,还是觉得心情愉快,因为就对春景吩咐道:“既然我这里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影响力这么大的"大师傅",那也不能委屈了他,现在他月钱多少?”

春景回答道:“每月三两银子。”

李元瑛一愣:“怎么这么少?”春景听李元瑛的语气有些不满意,连忙解释道:“小姐,这已经不算少了,咱们府里,那些三等的仆役们,每个月只有两三百钱,现在一两银子可是能换一千钱呢,虞钰入府才两三年,要不是成了王大师傅的学徒,又被府上的主子们看中,可得不到这么多。”

李元瑛平时并没有关心过这一块,就连虞钰三两的月钱她听了都觉得少,听说有人月钱只有两三百文,更是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么点钱平时能做什么。

但刚才春景的话中,李元瑛也听得出来,在旁人眼里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把虞钰一个人的月钱往上提了提:“先不说别人,虞钰平时做的不少,心思也巧妙,这么点钱确实太少了,交代一句,往后虞钰一个月五两银子,省得外人把这个大师傅给挖走了。”

其他人也听出李元瑛的话是在开玩笑,因此赔笑了几声,只在心里羡慕虞钰涨工资这件事。

春景对虞钰的印象本来就不差,看在今天虞钰间接的让李元瑛展颜的份上,对给他涨月钱这件事情接受良好,还对李元瑛说道:“还是小姐大方,正好过几天就是府里发月钱的日子,这五两银子······”是从这个月还是下个月开始发?

春景没有把话说完,但并不影响李元瑛理解,李元瑛道:“不过是五两银子,从这个月给他就是了。”

春景先是替虞钰谢过李元瑛,怎么说虞钰现在也是她手下的人,说是一会儿她就亲自跟虞钰宣布这个好消息,也好叫他过来谢恩,以后更用心为李元瑛做事。

这次虞钰因为加薪之事,在春景的带领下又来见过李元瑛,没想到迎面就听到“虞大师傅”的称呼,得了,虞钰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虞钰还是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现的,仗着自己年轻,当即成了一个大红脸,口中支吾道:“小姐说笑了,只不过别人不知内情,信口说的玩笑话,哪能在小姐面前拿大?”

李元瑛见虞钰面皮薄,脸红的跟什么似的,也就让他退下,没再继续开他玩笑。

不过因为有这一出,虞钰算是真正的在李元瑛这里挂了名号了,原来李元瑛对虞钰的态度,不过是个厨子,因为此事多问了几句,才知道虞钰除了厨艺上过得去,还是识文断字能知书的,平时和自己小弟李敬行的关系也不错。

李元瑛终于知道李敬行为什么现在来自己院子里这么勤快了,心里对虞钰打上了半个读书人的标签,不免就多了几分倚重,这种态度被别人看在眼里,别提对虞钰多么眼热了。

不过这种轻松的时日也并没有过上多久。

今年过节的时候,因为知道年后李元瑛及笄之后就得嫁入皇家,以后想回家一次就是千难万难,这是李元瑛和所有的家人团聚一起过得最后一个年节,所以大家就算勉力提起精神,也能让别人看出其实他们情绪并不高。

主子们不高兴,府里的下人们又怎么敢随意说笑?

所以虽然护国公府的大红灯笼、烟花爆竹、戏曲杂耍、山珍海味一个不缺,府上这么多人,硬是让人感觉不出热闹来。

虽然距离李元瑛真正的大日子还有半年多,但所有人的表情上,都能看出对李元瑛的依依不舍。

就连平时一向严肃的护国公李绥,都借着喝酒的动作,用衣袖掩了掩自己发红的眼睛,更别说旁人了。

只是过年的时候不宜放悲声,真的哭出来有些不吉利,这些人才千万忍了愁肠,做出一副欢乐愉快的样子来。

这样的氛围影响下,这些日子以来刚恢复了一些活泼本性的李元瑛也不由得安静下来,虽然大家都没明言,但她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一想明年的今天,就不能和一直以来都宠爱自己的家人一起过年,自己的身边会出现另外一个不算熟悉的人,而且这样的日子可能会持续在自己的整个余生,李元瑛觉得不舍极了,不舍之外,还有一些对于未知的未来的恐惧。

过年的流程按照之前的安排一项项走下来,在这期间,护国公府的诸人神色照常的在外面走亲访友,只是回到家里,微笑的脸色就挂不住了。

只是时间的流逝才不以人类的情绪而转移,护国公府上的众人,只觉得这个节里还没做什么,日子就刷的一声过去了。

到了大年初七,宫里的皇上郑承运也开笔了,朝堂百官也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开始干活,官位比较高的,如护国公李绥,也重新开始每日清晨早起上朝。

只是这一次,在李绥上朝之后,护国公府中门大开,原来是宫中有天使即将降临府中,老夫人得信后,忙忙地让人去各院子通知所有的家人,又赶紧打发下面设好香案。

好在护国公府对这项业务还算熟练,不一会儿,府上在家里的主子们,就带着身边伺候的下人人,以老夫人为首,穿着正装朝服的在院中聚齐了。

又过了一会儿,天使也带着宫中陈太后,也就是郑承运生母,曾经陈嫔的懿旨到了,府上众人按着规矩,有序整齐的跪拜在地,前来传旨的太监才将手中的懿旨展开,朗声诵读太后娘娘的旨意。

先是把护国公嫡女李元瑛赞了一遍,什么秀外慧中、知书达理、温良贤淑这样的词一齐出来,让李元瑛本人都觉得有些脸红,不过重要的话语还是在后面。

(https://www.eexsvv.cc/164905/1042225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