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好好活 > 第二百零八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七十六)

第二百零八章  玛丽苏文皇后的贴身小太监(七十六)

在这个名为宋义的小小太监将事情说出来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原来宫中那段时间因为那名妃子引起的所有腥风血雨,竟然只是因为她曾经随意打死过一名小小的宫女。

等这件事情传开之后,太监宋义的名字,可算是被所有人记住了,就连出事的那个叫春香的宫女,小小的活了一把,大家也都知道了宋义和春香是一对的事实。

讲真的,这件事情真的为宫中的人上了一课,谁都没想到,一个之前在底层混迹的小人物,能为了心上人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宋义达到目的之后果断的殉情举动,更加是让人不由叹惋。虽然皇宫的头头脑脑反应的很快,封锁消息的动作也很及时,只是再严苛的惩罚,也阻挡不了人们的一颗八卦之心,更何况是那么带有传奇色彩,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爱情故事呢?

不知道多少听闻这个故事的宫女,将宋义这个未曾谋面还英年早逝的小太监视作自己的男人,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找到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良人,对宫女春香则是羡慕,羡慕她运气好,能让宋义这样为她死心塌地,为了她宁肯将天捅破。

就是其他的那些小太监们,也能从中吸取到力量,宋义当时的处境还不如他们现在好,都能做出这样的大事,那自己为什么不将眼光看的长远些,也往上爬爬呢?

不过他们还是认为,宋义最后自杀的举动还是有些冲动了,既然之前能不动声色的达到目的,就应该早早释然才对,那个叫做春香的宫女如果在天有灵,得知宋义为她报了仇,心里应该也是感激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值得为了一个女子就填上自己宝贵的性命,以后他的日子还很长,就算再找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所有人都会理解的。

底下人对宋义与春香两个人是多么推崇喜爱,先皇和他的后宫妃子就有多么恼怒。

先皇的恼怒,不是可惜一个妃子的性命,他后宫中的女人实在太多了,他的心里装的东西也实在太多,多年的朝堂生涯已经让他的心肠足够冷硬,就算对某个女人有些不同,保质期也是十分短暂的,一两个人的生病或者死亡,已经在他的心里掀不起什么波澜。

先皇愤怒的,是宋义竟然胆大包天,把自己当枪使,而自己还真的没有察觉,到底如了他的意。

后宫中的妃子恼怒,则是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

就算有人真的是善良好心肠,看不得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对那名妃子的下场心里也是痛快,可是这样的风气却不能开。

到底她们才是一个圈子,她们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

谁的宫里没有几个宫女,宫女的任务,不就是服侍她们这些做主子的吗?平时主子对这些人好还是不好,不都是需要好生生的受着?

那些平时对下人们和颜悦色、出手大方的宫妃,多少人是为了树人设、刷名声?难道还有人真的从心里把下人当做兄弟姐妹不成?谁知道不得嘲笑她们脑残?

在妃子们看来,就算不小心打杀了几名下人,也就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查明真相之后,给他们家中送上几两丧葬银子也就是了。

可是有下人为了这点小事跟自己扎刺,那就忍不得了,要是人人都学宋义的行为,那宫里的秩序不得乱套?还不知道下一个受害的人是谁?就算今天是她,明天是她,那后天呢,大后天呢?这日子还能不能好好过了?

出于这种考虑,先皇明文下达了指令,对宫中存在的所有“对食”群体进行彻查,由之前的那件不可言说的事情在前,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自己被查出来,就别想有以后了,所以这些人都转入地下,再也不明着露面了。

事实上,他们的预感也是准确的,那些“不幸”被查出来的宫人,其中也包括被人有意陷害的一些人,不论男女,也不论之前是什么职位、做了什么事情,上面并没有细细分辨的意思,统一都被发配到宫中偏僻冷落之地,结局想想就知道了。

这其中流出的血,细算起来可以将御花园中的湖水变红。

这件事情还留下一个后遗症,那就是“宋义”和“春香”两个名字,彻底成为违禁词汇,以后的宫女换的再多,也没有一个人的姓名是“春香”;至于太监,则是不能姓宋,所有姓宋的人,  统一将姓氏改为“松”,名字中有“义”字的,也同样不准再用,必须改成同音字,或者换个别的字。

这样消除两人影响的措施下来,也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宫中谈论这件事情的人,也真的是慢慢减少了,只是直到今日,虞钰还能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两人的故事,也就能看出当年的事情影响有如何深远。

虞钰听完这两人的故事之后,也确实是觉得颇为震撼,以前她接触到的故事,都是上层社会中的故事,就算是富家千金和大家少爷看上了穷书生和贫家女,他们至少也是有点社会地位的平民百姓,所以大家还是能接受这些配对的。

可是这些宫人?就算称呼上带个“宫”字,听起来很高端,但也不能改变本身是下人的本质,随便出来一个人都能随意作践,命运波折但外面的名声还不好听,总有外人将他们与“心机”两个字挂上钩。

可就是这些被人看不起的人群,却能从中绽放出这么纯洁的爱情之花,真正诠释了何为“生死相许”,比外面九成九人的感情都要纯粹。

也是从这里,虞钰知道了“对食”的存在。

郑承运登基之后,除了陈太后这个母亲,可以说后宫中空无一人,李元瑛进宫之后,也没再出现其他的妃子,李元瑛又不是那等苛刻下人的主子,宫中的空气才自由了一点。

只是现在开展的选秀,想到宫中即将进入的那些妃子和随之到来的明争暗斗,那些有过相关经验的宫人们,就重新低调下来。

虞钰虽然对李元瑛的人品有信心,觉得她并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计较太多,但是万一呢?万一她偏偏不按常理出牌,非得追究呢?

就像现在她不以为意,可要是以后追究起自己来,不就是现成的罪状?更何况,虞钰并没有找另一半的心思,他虽然经历过不少,但从来没有过感情经历,更何况在这个生存条件十分复杂的深宫,他觉得顾好自己已经很好了,并没有信心能够负担起另外一个人的生活。

为了应付李元瑛的这个突发奇想,虞钰只能面带笑容的对李元瑛解释道:“禀娘娘,奴才一天到晚的在那里,您最清楚,什么时候离开过您的身边,哪里有时间认识这些秀女,对她们长相和姓名都对不起来,更别说深入了解了,哪里又有什么看上看不上的?之前呢,只是听着别人说的热闹,所以好奇心一起,就抽了个时间偷偷去看了几眼,只是离得远,什么都看不清楚,也就没多久就回来了。”

李元瑛听虞钰的话有理有据,还把自己偷看的时间和地点都详细交代了出来,这样的事情一查就能弄明白,所以只能承认是自己误会了。

不过她做媒的心思还是没变,对虞钰说道:“既然如此,那也就罢了,以后你要是有什么心仪的人,人家也相中你,尽管跟我说,看在多年的情分上,我肯定会成全的,至于其它的事,并不用你操心。”

虽然李元瑛说话的时候语气很正常,但虞钰总是觉得最后那句话若有所指,其它的能有什么事?

想到李元瑛可能也知道宋义和春香两个的故事,而自己不知道李元瑛对此的看法,虞钰就有些焦虑。

但是李元瑛能对自己承诺以后,虞钰也感念这份情,虽然不知今后如何,虞钰至少相信,李元瑛现在的心意是真的。

这件小风波在虞钰对李元瑛说开之后,也就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在秀女们被放假之后,宫中的生活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并没有。李元瑛之所以给这些人放假,一个是因为大发慈悲,另一个,也是需要对选秀的过程再重新完善一下。

现在,我们就可以提前揭晓接下来的一关是什么了,那就是,才、艺、展、示!这也是所有环节的最后一关。

这个环节对于其中大部分人来说都不陌生,平常她们参与什么宴会聚餐,总有一些比试才思的有些环节,大多数是比试诗文、书法和音乐,绘画下棋这些耗时太长的活动,却并不怎么受欢迎。

然后毫不意外的,那些在这些活动中取得优胜的,也获得了“才女”这类的名声,且参加活动的档次越高,名声就越响亮,也越受别人追捧,说一句身价倍增也不为过。

这次宫中举办的这个活动,确实为所有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让她们能够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

不管这些秀女们选择什么,都有这方面的大家当评委进行点评,然后根据这些人的成绩高低,决定她们面圣的顺序,得分越高,排名越往前,优势也就越大。

至于公正性,有皇帝皇后做背书,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写诗这样需要题目的环节上,都是由帝后二人当场出题,想作弊都没办法。

这也很好的排除了一些有水分的“才女”,能够更加准确辨别出一个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没想到李元瑛平时看着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一旦想做好一件事情,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挺严谨的,虞钰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但是想法再好,也得落实下来才靠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各项才艺寻找靠谱的评委。

说起来评委也是很好找,直接在朝中百官中挑选就是了,能够入朝的官员,除了会读书,基本上也都会几项技艺,特别是翰林院,里面多得是风雅至极的才子。只是要保证公平公正的话,那人选还需要斟酌,至少,评委们的关系要简单一些,和参选的秀女没什么交集才好。

要不然考核过程中,有意为某些人打高分或者是低分,一旦被人发现了,就算当事人名声坏了,皇家也不免受到一些影响。

这段时间,虞钰和其他人一样,帮助李元瑛将这些评委的名单和秀女名册又重新对照了一遍,力求将避嫌做到实处。

等这项工作做完,秀女们的假期也快到了,虞钰被折腾的浑身无力,两眼无神,听到一个名字,心中立马就浮现出他的祖宗八代和主要人际关系。

就算李元瑛体会他们这些人辛苦,给每个人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虞钰也觉得并不······好吧,还是挺高兴的,要是再多一个月的,他会更高兴的。

然后再想想这次宫里做的准备工作,就希望这次的秀女们回家最好没有玩的太嗨,把平时学过的那些东西忘了,或者说因为生疏已久发挥不好,这次请的可都是一些数得上名的人物,出了什么状况,那可不是自己丢脸的问题了。

那些回家之后过得难得滋润的秀女,这时候并没有什么玄学反应,觉得自己身子一寒或者是心跳加速的反应,所以更加不知道,几天时候她们要面对的是什么大场面。

可能这也是种幸运吧,没有感受到压力,所以她们才能尽情的享受生活,就是不知道,以后这些人的日子还会不会这么好过了。

同样在秀女队伍里的苏琦珍,现在也在家中接受这长辈们的教导,因为父亲苏惠是御史中丞,性格也不知不觉被影响的相当正直板正,就算是家人的相处,也是一副很不好说话的模样。

对二女儿现在的成绩,也并不像朱氏和苏琦珠一样对她颇多赞誉,反而多有训诫之言,让她不要得意忘形,行事上更加需要谦虚谨慎。

(https://www.eexsvv.cc/164905/1042221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