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檀将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我,我,我有主意!”
夫妻俩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白檀,白檀摇晃着小脑袋,不急不慌的说道:
“6天前,儿子去参加了村头富户王老爷子的葬礼,
等明天头七的时候,儿子突然病倒,医生看不出任何毛病,只让儿子顿顿鹿茸人参的养着,
父亲心疼儿子,只能照做,到了明年,家里被吃穷,所以只能变卖身家供养儿子,
最后除了祖坟没动外,其他家产卖了个干净,全家人只能去城里留下的祖屋生活。”
王朝云第1个反对,“不行!怎么能用你身体做由头呢,
你这种未长成的小孩子连说话都要注意,更别提是自己诅咒自己了,万一变成真的怎么办?!”
“呃…”白檀刚想说自己不在乎这些,就被自家老娘一个警告的眼神止住了话题。
可是自己的身体做不得由头,那让谁的身体做由头呢?
白檀的眼神环视四周,最后落在了年轻力壮的白老爹身上。
小眼神悄咪咪的瞄向了爸爸,一眼又一眼的看他。
得!明白了,这臭小子准备坑爹了!
白爸看到白檀的小眼神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骂了一句“鬼机灵”后,
就决定由他这个一家之主来装病,这样外人看他们孤儿寡母支撑不起门户,变卖家产理由,听起来也更正当一些。
王朝云是一个泼辣果敢的性子,把田地卖给了那些为恶不作的大地主,到时候让这些为富不仁的家伙被批斗时好好吃些苦头,
把佃户推荐给了一些心肠良好的富农,又给了家里长工们发了一笔足足的遣散费。
这一年里全家人齐发动,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将家里一些有价值的古董家具转移去了京城的四合院,
剩下的土地店铺,都换成了金条,藏在稻草被中,
一家人从绫罗绸缎到打着补丁的破袄烂衫,在40年年末,王朝云赶着一辆驴车,板车上坐着盖着稻草被子的父子俩,一家三口和乞丐一样就进了49城。
49城中白家的房产只剩下了一座四合院,
四合院内明面的地窖在中院,
可机关暗室都在和后院最后一进厢房的最左间。
白家一家三口住着一个大四合院也守不住,就算能守住,建国后也要实行住房公有化,留三进院子肯定要遭人诟病的。
白爸索性将四合院前中后院包括门房在内的35间厢房都卖了出去,
只留下最后一进,后罩房靠左侧的两间厢房,
这厢房和侧后方加盖出去的三间厢房,一共5间房,
白爸单独把他们围成了一个小院子。
四合院后罩房的单独两间厢房,当做白檀和夫妻两个人的卧室,
后加盖的那三间房,两小一大,小的两个,一个当做厨房,一个当做仓库,
大的那间,先当做书房,后面等白檀有了孩子后给孩子住。
这样一个独立的院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着不起眼,可地方却实实在在够大!
白爸将后加盖的那三间房朝向的景阳路当做独院正门,
还在四合院的那两间厢房,被他用砖头围了起来,垒出一面墙,和整个四合院隔开,只留下个可供一人行走的后门,方便邻居往来!
至于机关内室,就在两间卧室的中间的墙中有一处机关,按动机关,墙上会出现一个暗门,向下有个两间厢房那样大的地下室,不仅可以储存财物,其阴凉程度还能储存粮食。
等一家三口将这个小院打扫的干净后,白爸宣布自己的病不药而愈神奇康复,
并用卖了35间厢房的钱,置办起了家具和一家人的行头,虽然家具只是最普通的柳木和樟木,
行头也只是穿着棉布衣裳,但家里整整齐齐窗明几净,一家三口也都看着书香雅致,
连白檀都不像胡同里其他小孩那样每天甩着两条大鼻涕。
白爸因上过大学,轻易的就找到了工作,去高中当老师,这个职位虽然低,但实在保险。
也有他老同学想要让他去大学里任教,或者是去邀请他做买办,都被白父一一拒绝了,
因为买办这个职业也要被下放,
到了后期那10年里,讲究知识越多越反动,想不开的大学教师因气节而死的比比皆是,他还有妻儿在,实在不能冒这个风险。
而白母当年上的是教会大学,
做生意的一把好手,但她也不敢贸然的再操老本行,只得先在家里写写文字投给报社,赚笔稿费。
白檀是家里最轻松的一个,他今年刚刚6岁,天天背着一个小小书包,跳级迈进了初中的校园。
白檀一家在这里住熟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东直门南锣鼓巷40号四合院,
001拍着胸脯表示,是我暗地里动的手脚,不然怎么宿主接近他们?这都是我的功劳!
不过现在里边的住户还没来,
这房子是白家从一个落魄了的满清贝子手里收来的,
当年娄家也想要,不过老娄和白爸关系不错,娄家也不缺这一套房产就让给了白家。
现在白家只留下了两间房,其他都卖给了娄家,当做安置轧钢厂工人的安置房屋用!
娄半城还特意和白爸聊过,说是这院子,他想来安置一些旧人,
就是那些改了汉姓的满清贵族,不过他们都是旁枝,也都落魄了的,和其他老百姓一样,但比他们更注重隐私,
白爸一口答应了下来,
最先进来的就是最后一进的聋老太,她现在头发还没有全白,
本姓龙,也曾是正黄旗一族,后家里落魄给别人当了小妾,男人死后,被主母赶出了门,
身下一个儿子傍身,却早早去参了军,参的哪个军大家不清楚,只知道至今还生死不知,
老太太手里还有着昔日男人留下的些许人脉,娄半城也是其中之一,受人请托后,将这院子后罩房正中三间房,也就是白檀家隔壁,送给了老太太。
而后入住的是许富贵,带着独子许大茂,同样住在最后一进,在白檀家一侧的西厢房。
许家对面的东厢房,住的则是以后的二大爷,刘海中一家。
中院住的则是西厢房的贾家和东厢房的易中海家,
前院住的则是西厢房的阎埠贵,和东厢房的石家。
阎埠贵喜欢算计,门房也被他要了来,给他刚两岁的大儿子住,
其他散户也零零碎碎的住进耳房和倒座房。
而后入住的是,则是何家,
何大清夫妻俩带着儿子何雨柱,住进了中院正中位置的堂屋正房,也是四合院最显眼,最好的房间。
大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想要报效大清的感觉,
他是谭家菜的传人,谭家菜是有名的贵族菜,专门服务于皇室和贵族,想来家里以前也是个有名姓的,
和其他落魄了的只能依附娄半城在轧钢厂工作的人不同,何大清这种有手艺的厨子走哪里都饿不死,
所以他住的地方看起来最大,采光也更通透,不仅是堂屋的三间属于他家,
连中院西厢房属于易中海的三间中,最北的一间也是何家的,
易中海夫妻不满意也没办法,谁让除了聋老太外,只有他家是夫妻两个,没有一儿一女,房子虽少也够住。
白檀看着这么多新的邻居,仔细的品了品他们的姓氏,才发现,好家伙,果然是49城不缺贵族,这些人家都是清末正黄旗人。
不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清亡了他们这些人也就不值钱了,没有了特权,也就成了百姓,
甚至有些人不事生产,地位连底层都不如。
四合院里,只有白家和阎家在学校任职,其余人基本都在东直门的轧钢厂当工人,
孩子们也在附近上学,
现在年纪最大的孩子无疑是贾家的贾东旭,30年生人,今年10岁,比白檀还要大4岁,
他不是其他同人文写的那样,是个尖嘴猴腮好吃懒做的男人,
如今的他粉雕玉琢,聪明非常,为人虽然算不上正直善良,但也称得上一句勤劳勇敢。
接下来是34年的白檀,6岁,院儿里的神童,大家公认别人家的孩子。
而后是何家35年的何雨柱,5岁,身板壮的像牛犊,小小年纪眼睛里经常泛着清澈的光芒,
38年的许大茂,和阎家老大一样都是2岁,说话都说不利索的年纪,
最后是刘家的光齐今年刚出生。
至此,四合院众神归位。
(https://www.eexsvv.cc/164885/1042661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