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府衙内,一场接风宴正在进行。
李明昌满脸堆笑,给上首的王庆敬酒:"王总督,您率八万大军来为我碎叶府报仇,下官感激不尽!"
王庆冷冷瞥了他一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却不答话。
这位炎州兵马总督出身将门世家,年纪轻轻就统领一州兵马。此次南离皇帝命他率军北上,就是看中了他的能力。
"王总督,"李明昌又笑着说道,"那北玄七皇子苏寒,不知用什么手段,竟然能在短短两月内组建起一支精锐之师。赵武带七千人马去劫掠,结果全军覆没......"
"哼!"王庆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屑,"赵武是你碎叶府的统领,带兵劫掠却全军覆没,你这个知府难辞其咎!"
李明昌脸色一僵。
"本督早就听说,"王庆冷笑道,"你这个知府无能之极。赵武带七千精锐去劫掠,结果一个活口都没回来,你却连敌人有多少兵马都搞不清楚!"
"下...下官惶恐!"李明昌额头冒出冷汗。
"惶恐?"王庆一拍桌子,"若不是你治军不严,赵武也不会这么轻敌!"
李明昌跪倒在地:"下官知错!还请王总督明察!"
"少在这里装模作样!"王庆冷声道,"本督这次来,是要让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北玄皇子付出代价!"
他大步走到地图前,指着南剑关道:"这里是南荒的门户,本督要率大军直取南剑关。你给我备好粮草辎重,其他的事情不用你管!"
"是是是!"李明昌连声应是。
看着这个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知府,王庆心中更加不屑。
这种无能之徒,也配做一府之长?
"传令下去,"他对亲兵道,"明日一早,大军开拔,直取南剑关!本督倒要看看,那个北玄皇子,有什么本事敢跟我南离作对!"
李明昌跪在地上,看着王庆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阴狠之色。
等你在南剑关吃了败仗,看我怎么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王庆站在城外的点将台上,看着眼前列阵的八万大军,心中满是傲然。
这支大军的构成,可谓精锐尽出:
三万重装步兵,都是炎州精锐,训练有素,人人着重甲,配长矛大刀
两万轻骑兵,都是从边军中挑选出来的百战精骑
一万重骑兵,是他王家世代统领的家族劲旅
两万弓箭手,个个箭术精湛,百步穿杨
"就这点兵马,也想跟我南离抗衡?"王庆冷笑一声。
他今年不过二十八岁,就已经是炎州兵马总督。十六岁从军,十八岁领兵,二十岁就在西域之战中立下大功。这些年来,他率军征战无数,从未尝过败绩。
"一个被流放的废物皇子,也敢跟我叫板?"
有人提醒他,说这事有蹊跷,北玄不可能让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掌握大权。说不定这是北玄设下的圈套。
"圈套?"王庆不屑一顾,"就算是圈套又如何?本督带着八万精锐,还怕他玩什么花样不成?"
在他看来,南荒不过是个贫瘠之地,能有多少兵马?就算北玄真的在背后设局,他这八万大军也足以横扫南荒!
"传令下去,"他对亲兵道,"明日一早,大军开拔,直取南剑关!"
"是!"
看着整齐的军阵,王庆眼中闪过一丝傲色。
南荒?不过是他通往更高位置的垫脚石罢了!
清晨,碎叶府城外。
战鼓声阵阵,军旗猎猎。
八万大军分成四个军团,浩浩荡荡向北推进。
最前方是两万轻骑兵,他们身着轻甲,腰悬弯刀,胯下骏马精神抖擞。这些都是边军精锐,最适合担任先锋。
中军是三万重装步兵,整齐的步伐声震动大地。他们身着重甲,手持长矛大刀,组成密集的方阵,气势如虹。
两翼是两万弓箭手,他们背负长弓,箭囊中装满羽箭。这些人都是百步穿杨的好手,一旦开战,必将箭如雨下。
压阵的是一万重骑兵,这是王家的家族劲旅。人马俱着重甲,手持长矛,如同一堵移动的铁墙。
"传令,加快行军速度!"王庆骑在马上,意气风发,"本督要在三日内赶到南剑关!"
晨光中,无边无际的军队向北推进。
铁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马蹄声、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震撼的进军乐章。
旌旗招展,杀气腾腾。
这支大军,将用最短的时间抵达南剑关,给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北玄皇子一个深刻的教训!
南剑关城头。
"报!"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南离八万大军已从碎叶府出发,预计三日后抵达南剑关!"
杨再兴站在城头,遥望南方。他刚刚部署完两万四千神武军的防守阵型,正好就接到了这个消息。
"来得正好!"他大笑一声,"让他们尝尝我神武军的厉害!"
就在此时,城下又传来通报:"陈军师押送辎重到了!"
杨再兴快步下城,只见陈宫正带着一支辎重队伍缓缓驶入关内。
"陈军师!"杨再兴抱拳相迎,"你怎么亲自来了?"
陈宫笑道:"南离八万大军压境,这批辎重关系重大,我自然要亲自押送。"
他环顾四周,看着已经布置得固若金汤的关隘,赞许道:"杨将军布防得不错。"
"有陈军师在此,"杨再兴豪气干云,"我更有信心守住南剑关了!"
陈宫点点头:"我会助你守关。南离虽有八万大军,但我观王庆此人,年少气盛,难免轻敌。只要我们守住这第一波进攻,他们必然军心动摇。"
"末将明白!"杨再兴眼中战意升腾,"有陈军师的谋略,加上我神武军的勇武,就算他们人多,又有何惧?"
"杨将军,请看这里。"陈宫在沙盘前指着南剑关的地形,"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这临沧江。"
杨再兴凝神细看。南剑关正好位于临沧江最窄的地方,江面虽窄,但水流湍急。千百年来,只有这里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石桥,是南北往来的唯一通道。
"这石桥就是咽喉要道,"陈宫分析道,"临沧江水势汹涌,就算是上游下游水流平缓处,要渡江也需要大量船只。而王庆带着八万大军,根本不可能调集足够的船只。"
"所以,"杨再兴接过话来,"他们只能从这石桥强攻?"
"正是!"陈宫露出笑容,"我们只要据险而守,他们就算有八万大军,也是无用。这石桥虽宽,但也就能容八骑并行。他们再多的兵力,到了桥上也施展不开。"
杨再兴眼前一亮:"如此说来,我们完全可以以少胜多!"
"不错,"陈宫继续道,"我建议在桥头布置一万弓弩手,只要敌军上桥,就万箭齐发。再配合床弩、投石车,他们就算铁甲精锐,也讨不了好!"
"剩下的一万四千人马,"他指着关内,"分成几队,轮番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一旦他们强攻,就能随时增援。"
杨再兴连连点头:"妙!就按军师说的布防。我倒要看看,他王庆带着八万大军,如何强渡这临沧江!"
"不过......"陈宫提醒道,"我们也要防着他们偷渡。虽然上下游渡江艰难,但也要派人严密监视。"
"这个自然,"杨再兴道,"我已经派出斥候,日夜巡视江面。只要有异动,立刻就能发现。"
(https://www.eexsvv.cc/164879/1043223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