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华 > 第四十三章 主持分家

天色微明时,新的一天开始。晨光透过窗棱洒进来,驱散了几分阴霾。卢家的人梳洗用餐后,又回来装模作样地尽孝。

赵无尘换了法衣,开始和其他道士商议轮班。法衣边角绣着金线,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从今日起,卢家要求日夜不停做法事。

孟秋坐在一旁,临时培训苏瑾等小道士,教他们如何打乐器、步罡踏斗。他耐心讲解着每个动作的要领,时不时纠正他们的姿势。

对面的僧尼人手明显不够,一位年长的比丘尼提出想要增援。卢家管事搓着手,为难地表示已经请遍了青云县的寺庙道观。

“大师们辛苦五日,必有重谢。”管事弯腰哈腰,语气恭敬中带着讨好。

苏瑾站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撇嘴。她倒是想分身去当尼姑,那样就能多赚些了。

“他们人少,每人拿的钱都多。”微宁凑近苏瑾,小声说道。她们都穿着崭新的道袍,却遮不住羡慕的神色。

苏瑾瞥见走来的孙老爷,低声道:“很快,我们的就更多了。”她收起脸上的表情,正襟危坐。

孙老爷阴沉着脸进入灵堂,卢家兄弟立刻放声大哭。衣袖挥舞,眼泪鼻涕齐飞。他祭拜完姐夫,转身看向五个外甥。

“大昌,灵堂是你们布置的?”孙老爷的声音冷冷的。

卢景昭抹着眼泪应是,心里却打起了鼓。

孙老爷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都退下吧,只留下王道长、孙道姑和明悟大师。”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卢景昭心里一沉,看着众人鱼贯而出,预感大事不妙。他偷偷看了眼孙老爷的脸色,只觉得后背发凉。

下人们悄无声息地退开,前来拜祭的宾客也赶紧纷纷告辞。

“师妹,我们也该走了。”孟秋轻声提醒着清微,眼神示意了下身边的孩子们。

清微会意地点头,拍了拍自己徒弟的肩膀:“走吧。”两位道长带着各自的弟子悄然离去,其他僧道也紧随其后,僧袍和道袍的沙沙声渐行渐远。

转眼间,偌大的灵堂只剩下卢家人、孙老爷及其管家,还有赵无尘、苏瑾和明悟。香烛的火光在他们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言的压抑。

卢景昭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孙老爷阴沉的面色:“舅舅,这...这是出什么事了?”

孙老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大步走向墙边。他一把扯下几张已经破损的符纸,转身时怒目圆睁:“大昌,这是什么符?”

卢景昭脸上血色瞬间褪去,结结巴巴地说:“舅舅,有话好说...”

“现在就是要好好说话。”孙老爷冷笑一声,“要不然,咱们就去公堂上说个明白!”

其他卢家子孙各自心怀鬼胎。有的低头不语,有的眼中闪过幸灾乐祸的光芒,还有的偷偷交换着心虚的眼神。

“你们在庆幸什么?”孙老爷目光如刀,一一扫过众人,“以为这事与你们无关?躺在棺材里的是你们亲生父亲!他被伏魂符困住,你们竟然还在这暗自欢喜?”

卢家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孙老爷,这伏魂符是...”声音中充满了震惑。

卢景昭“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舅舅!”

孙老爷将揉成一团的符纸狠狠砸在他脸上:“既然如此,今天就趁着卢家的族人都在,把家产分了吧!我这个做舅舅的来主持,你可有意见?”

卢景昭偷眼看了看众人疑惑的目光,又瞥了眼棺材。他心里清楚,如果不同意,舅舅一定会当众揭露伏魂符的事。到那时,他就真的百口莫辩了。

“分家本就该请舅舅做证。”卢景昭咬牙应下,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甘。

其他兄弟闻言,连连点头。父亲突然离世,他们还没来得及分家。与其让大哥一人把持家业,不如趁着舅舅在场分个明白。

“去把你姑姑和妹妹们都请来。”孙老爷冷声吩咐。

卢景昭急忙站起来:“舅舅,妹妹们出嫁时都已经...”

“闭嘴!”孙老爷一脚踢去,“你妹妹们根本不稀罕你家那点产业,只是你父亲想给她们留个念想罢了!”

族里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说这样处理最为妥当。

不多时,卢老太太由两个女儿搀扶着缓缓走来。她面容憔悴,步履蹒跚,眼中泪光闪烁。三个出嫁的女儿看到兄弟们的表情,心中已经猜到几分。

孙老爷命人搬来几张椅子,等众人都安顿好后,才正色道:“今日我就当这个恶人,在你们父亲灵前把家分了。若是分得不好,你们父亲有怨气,也是找我,与你们无关!”

孙老爷环视一周,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来人,把账簿都拿来。还有地契、房契,统统带上来。”

下人们闻令而动,很快搬来几个红木箱子。孙老爷示意打开,取出一本本账簿,摊在桌上。

“先说说这几年的收支。”孙老爷翻开账簿,“大昌,你来解释解释,为什么你父亲病重期间,有这么多笔可疑的支出?”

卢景昭额头渗出冷汗:“这个...都是正常开销...”

“正常开销?”孙老爷冷笑,“买符纸的钱也是正常开销?”

灵堂内一片死寂,连烛火都仿佛停止了跳动。卢家几个兄弟面面相觑,有人偷偷瞄向大哥,有人则低头假装没听见。

孙老爷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这是他从管家那里得到的,管家之所以被老大一家如此虐待,就是为了找出这个盒子的下落。还好管家不负众望,宁愿受罚,也不肯将盒子的下落告知。

盒子的盒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孙老爷的动作轻缓而庄重,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当他将两百亩的地契拿出来时,烛火映照下那泛黄的纸张上墨迹依然清晰可见。

站在一旁的苏瑾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她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气氛,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沉寂。

“自高祖在位时便极为重视教育。”孙老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将地契递给卢家村的里正,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我们卢家书院已有四十七年,曾经桃李满园,名声远播。出过两位举人,十二位秀才。如今村中仅剩五位秀才,若不趁此良机培养后辈,日后恐怕难以为继,所以这地契,就交由您保管。”

(https://www.eexsvv.cc/164505/3679296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