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我,祁同伟!这次真改了 > 第343章

如今教育要改革,这些问题,也都开始接踵而至。

祁同伟点了一支烟,沉默良久后,看向了李达康。

“达康县长,咱们政府还有多余的资金没?”

“有。”李达康点点头,“可教育这玩意是个无底洞,一直投资,短时间看不到回报。”

“而且,咱们延远县在教育上,真的花了很多钱了,再投入下去,恐怕不妥。”

李达康的担心不无道理。

一个县的好坏,主要还是看经济,可把经济都投入到了教育上,那得花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政绩。

想经济教育一手抓,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特么的,还得搞钱。”祁同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重生者,祁同伟不是没有搞钱的办法,只是他身份特殊,如果想搞钱,就不能用自己的名义。

为今之计,得再弄一个许春风出来。

搞钱。

搞大把的钱,再把这些钱,投入到教育中,就算延远县的教育是个无底洞,他也得填上。

教育和其他的政绩不同。

这事儿,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而且祁同伟已经付出很多了,剩下来的路,更不能半途而废了。

聊完教育,谈经济。

“祁书记,经济方面,咱们延远县一直都是有条不紊在发展,速度很快的那种。”

“所办的工厂,都已经实现盈利。”

“尤其是卢老板的钢厂,还在扩建,按照这个发展,咱们延远县的劳动力,可能都跟不上了。”

“工资待遇更是没话说。”

“还有,马上不是要种小麦了吗?当地老百姓,为了拿加班工资,连地都不种了。”

“还说什么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不如在厂子里加两个月的班。”

“反正有钱也可以买小麦,还能买更多。”

“按照这个趋势,以我的估算,到了今年底,咱们县的人均GDP在延红市,稳稳的能坐二观一,如果后续发展够理想,也许能拔头魁。”

“从人均GDP倒数第一,到全市前二,咱们县只用了两年。”

“祁书记,你功德无量,以后延远县会记住你,这里的老百姓也会记住你。”

“……”

聊到经济发展,李达康很得意。

这是他的强项。

也是他来陕甘的目的,如果连这都做不好,真该打包走人了。

可祁同伟却嗅到不同的味道。

“你说,老百姓不愿意种地了?”

“是啊。”李达康乐呵呵道:“咱们县的工价高,两个月的工钱,比在地里一年收入都高,谁轻谁重,老百姓拎得清。”

“换做是我,我也不愿意再种地。”

延远县和金山县就是两个极端。

以前在金山县时,祁同伟和李达康主打第一产业链,用农业带动经济。

这一招很好使。

如今金山县的农业全省有名,尤其是茶叶和螃蟹,已然成为了招牌。

可延远县不同。

这里的地貌,注定让它不能像金山县一样,大肆发展农业。

好在这里的工业起来了。

怎么说呢。

工业起来后,老百姓赚的多,可弊端也来了。

那就是没人愿意种地了。

换位思考,同样的时间,打工能挣十块,种地能挣两块……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达康县长,粮食乃国家的根本,发展工业的同时,也不能把地荒了呀。”

“祁书记,我觉得没问题。”李达康分析道:“咱们延远县的地不够肥沃,按照过去的收成来说,亩产也有500斤左右。”

“今年的市场行情,小麦大概在8毛一斤,这是什么概念?”

“一亩地的小麦,只能挣400块钱,这还是毛利润。”

(https://www.eexsvv.cc/164464/1070382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