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安笑了笑,“事儿,我是知道不少,不过祁书记确定要听?”
“当然听。”祁同伟意味深长道:“老胡,你的能力绝不亚于达康县长,这么多年郁郁不得志,很不爽吧。”
“到我这个年纪,没什么不爽的。”胡平安点燃烟,“我老了,给延远县贡献不了什么了,接下来……看祁书记你的了。”
“千万别这么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延远县这个书记,我不可能当太久,早晚都是你的。”接着来,祁同伟话锋一转,“我希望,在我离开延远时,这里能欣欣向荣,最起码……没人再敢欺负这里。”
这是心里话。
按照祁同伟计划,最迟一到两年,必须再进一步。
当他离开延远县时,这里就是他政治发源地,也是他的孩子。
他来时,一贫如洗。
他去时,一片繁荣。
不仅是面子工程,最重要……祁同伟在延远县确实投入了很多心血。
从工业到教育。
从教育到农业。
他都非常用心,哪怕有一天他离开了这里,也会一直关注着这里。
就像关注自己孩子成长一样。
“祁书记,你说的,我都懂。”胡平安深吸一口气,“别以为只有李达康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我在这方面的造诣,不比他低。”
“可以这么说,延红市处级以上的干部,很少有干干净净的。”
“至于黑料,我也掌握不少。”
“只是人微言轻,有些黑暗的东西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倒霉的反而是我。”
“如今祁书记来了,我也不再畏畏缩缩,太长县的黑料,我确实有。”
“祁书记想要的话,我还能帮忙找证据。”
“再说一句,我虽然不来自汉东,可我比任何人,都希望祁书记平步青云。”
“只有祁书记你爬得越高,咱们延远县的底气,才能越硬。”
“你就是我们的腰杆子。”
老同志真情流露。
祁同伟很满意。
怎么说呢,在官场上,很多人止步不前,不是他才能不够,只是话语权有限。
胡平安就是这种人。
年轻时,是个火炮,敢打敢冲,一心想造福延远县。
可后来发现,只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于是开始藏拙,用笨拙和卑微的方式,维护着延远县,让这里尽量跟上时代的步伐。
现在,祁同伟来了。
胡平安这么多年的坚持,终于看到曙光了,延远县也终于起来了。
接下来,无论祁同伟做什么,胡平安都会支持。
因为,在祁同伟的身上,他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鲜衣怒马的少年郎。
而且,这个少年郎,一身英气,比曾经的自己,更加闪耀和霸气。
李达康的办事效率很高。
有多高?
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和许春风敲定了农业合作的模板。
这一模板,祁同伟亲自送到市里,交给了定文政。
说实话,看到化零为整,要把农业集体化时,他这一个市委书记都惊呆了。
好半天回不过神。
“祁书记,你到底想干嘛?延远县的工业,已然成为了市里的标杆,这时又要大刀阔斧改革农业,是不是太突然了?”
“丁书记,我也是没办法。”祁同伟故作为难道:“我们延远县,世代都是以第一产业为生,如今工业发展起来了,算是一个意外,可如果老百姓全心投入到工业当中,那老祖宗留下来的田地,又该如何?荒了就太可惜了。”
“你说的,我都懂。”丁文政放下模板文件,盯着祁同伟,“可你有没有想过,延远县第二产业很成功,这时又来改革第一产业,是不是画蛇添足了?”
(https://www.eexsvv.cc/164464/1070382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