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连忙抓住她肩膀,申庆梅挣扎着朝陈秋梨跪下,痛哭流涕的叫喊着:“秋梨,求你了,我知道错了,求你给我们老白家留条根吧,不然我没脸去见白家的列祖列宗啊!”
一边说一边磕头,砰砰砰的响声整个法庭都能听见。
白秀娇大惊失色,连忙上去拉她,“娘,你别磕了,快起来!”
申庆梅不但不起,还朝白秀娇怒喝,“我不起来,你也跪下,求你弟妹原谅!”
白秀娇张口结舌,“啊?我也跪?”
申庆梅不容置疑,“必须跪,不然你以后就别叫我娘!还有你,白坚忍,你也给我跪下!”
姐弟两个瞠目结舌。
“娘,这么多人呢?”
跪下多丢人!
申庆梅完全不管这些,厉声呵斥,“跪下!不然我死都不能闭眼!”
姐弟两个只好黑着脸给陈秋梨跪下,申庆梅砰砰磕了两个头,抬起泪眼问道:“秋梨,这下你气消了吧?”
陈秋梨咬着嘴唇,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曾几何时,她被婆子骂,被大姑姐打,男人对她不冷不热,还认为是自己的错,没有给老白家生娃子。
可自从弟弟出现以后,没有人敢说她一句,如今更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她跪下,求原谅。
原来,娘家就是底气,弟弟就是自己的倚仗!
自己以后,没什么可怕的了!
陈秋梨泪眼婆娑的望向弟弟,哽着声音叫了一声,“弟,这孩子要不就留着?”
其实无论男女,她都不舍得,不过她愿意把决定权交给弟弟。
陈远志明白她的心理,但还是恨其不争。“二姐,他们不是诚心诚意,只是想要娃子而已,你明白吗?”
陈秋梨点着头,“我明白,但是我也想证明自己能生娃子!”
这是她最后的倔强。
陈远志叹口气,假装无奈道:“既然这样,那就留下吧,不过,她们要是再闹……”
申庆梅连忙保证,“不闹!我们保证不闹,判几年都行,我们认了!”
白秀娇大惊失色,“娘?”
“你给我嘬住!”
在孙子面前,闺女啥也不是。
申庆梅一声厉喝,白秀娇戛然而止。
随后法官问她们对判决有什么意见,申庆梅想都没想,直接说没意见,并且恶狠狠的瞪着白秀娇,不允许她说半个不字。
于是,法庭当场宣判,申庆梅被带走的时候,还一个劲的朝陈秋梨喊,
“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啊!千万要生下来!”
几十岁的老太婆,此时卑微的像条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陈远志没有丝毫的同情。
申庆梅心心念念就是想要个大孙子,这已经成为她心中的执念,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得给大孙子让路。
陈远志是骑电动车来的,载三个人就有点挤了,也不安全。
于是陈远志就把二姐带着两个孩子送到汽车站,给她们买了票,让她们坐车回家。
电动车速度不快,但是长途汽车中间要经过好几个站,走走停停,因此几乎同时到了官街。
官街到汤屋街没有车,因此只能用电动车凑合着,然而,还没有出村,突然就没电了。
陈远志前世都没有骑过电动车,没有受过类似的困扰,这下却抓瞎了,只能让陈秋梨下车,苦笑着说,“二姐,车没电了,你下车抱着二妞,我推着大妞。”
陈秋梨笑了笑,“没事,十几里一会儿就到了。”
那时候的人,步行十几二十里很正常,从官街走到县城的也大有人在。
因此陈秋梨并不觉得有什么。
于是姐弟两个就一人一个孩子,一边走一边说话。
这时候正是秋收的时候,路上不时有人拉着架子车经过,有的往南,有的往北。
南下的是下地,北往的是满载而归,从地里回来。
来来往往,自然有很多熟人,但是跟陈秋梨说话的很少,反而要怪怪的眼神看着她。
陈秋梨几次想打招呼,对方都扭过头,假装没有看见她。
陈远志见她低垂着头,神色黯然,连忙安慰她。
“姐,你不用理他们,反正以后都不会回来了,谁都不认识更好。”
陈秋梨勉强笑了笑,“我知道,可是他们那样子,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你没有错,你是为了孩子,错的是她们!”
不用说,这些天申庆梅和白秀娇被抓的事,肯定在方圆几里传的沸沸扬扬。
很多人不明真相,难免会认为自己和二姐做事太绝了。
惊官动府的把婆婆和大姑姐送进去,正常人做不出来。
不过,陈远志不在乎。
让他们议论吧,反正自己问心无愧。
正说着,忽然听到一声,“秋梨嫂子?”
两人抬头一看,却是李老六拉着一辆破旧的架子车,快步撵上来,便一起停下来问:“李老六,你下地呀?”
李老六眼睛亮的像小灯泡一样,笑容满面的说,“对,正掰玉米呢,你们这是?”
陈秋梨转了下身子,让二妞面对着他,“二妞今天出院,我们正准备回家呢!”
李老六神色一暗,但很快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你们就这样走着要走到啥时候,坐我车吧?”
陈秋梨连忙拒绝,“不用了,你还要去收玉米。”
“没事,顺路,对了,恁兄弟这是啥车,怎么不骑?”
陈远志尴尬的笑了笑,“这是电动摩托车,没电了就不会走了,得充电才行。”
回去就写信给梁元香,让她想办法给电动车充电,譬如买个发电机?
李老六恍然大悟,“原来是电动的呀,对了,我二哥家就在前面那条街的路口,他家有电,要不你去他家充电?”
陈远志婉言谢绝,“不了,我回去再想办法。”
萍水相逢,贸然去别人家充电,陈远志拉不下这个脸,他宁可多花钱。
“没事,大不了你给他点电费,我二哥二嫂人很好的。”
李老六热情似火,非要往他二哥家拐。
陈远志本来想拒绝,但是转念一想,以后电动车要经常充电,自己也不可能一直都在汤屋街那么小一个地方卖十三香。
如果把官街当成一个中转站,似乎也未尝不可,于是就答应了。
李老六的二哥就叫李老二,说是住在路口,其实是第二家,坐北朝南的院子,不过院墙破破烂烂的,只有一人多高。
大门是破旧的木板门,门缝大的能塞进去一根手指,门头还断了,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
李老六隔着门朝里面喊:“勤勤,开开门。”
一个四五岁的小闺女,脸上脏兮兮的,踢啦着一双破鞋,快步从里面跑出来,吸溜了一下鼻涕问:“六大,你来干啥?俺大不在家,和俺娘去地了!”
(https://www.eexsvv.cc/164463/3679281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