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志包十三香的纸,都是用的作业本,买的少了自然没事,买的多了,还真有受潮的可能。
陈远志暗暗点头,本来想再过些日子才准备包装,现在看来,必须提上日程了。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能这样说。
首先得给马主任一颗定心丸,不然人家不要了,他只能等天黑,回去就不知到什么时候了。
于是他一本正经的说,“马主任过虑了,就这点调料,我平时都是两个小时卖完,你这再不济,两三天足够了。”
马主任问:“如果卖不完呢?”
陈远志信心十足。
“这样吧,我不要钱放这里,卖完了你给我钱,如果过几天还没有卖完,或者是有人说我的调味料不好,你把货扔茅坑里,我以后不来了!”
马主任笑道:“钱也不要了?”
“不要了!”
“你这么说我倒是有兴趣了!”
马主任原本兴致不高,但被他这么一说,不知不觉对他和他制作的十三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个女人,能做到镇合作社主任,自然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马主任笑着伸出手,“正式认识一下,我叫马琴,合作愉快。”
陈远志伸出手浅浅一握,便礼貌的松开,“陈远志,合作愉快。”
马琴眉头一挑,“名字不错嘛,家里有识字的?”
很多农村人不识字,给孩子起哦的名字惨不忍睹,什么阿猫阿狗铁蛋狗蛋都有,还有像李老六那样,直接从一排到六。
当然,这是他家只有弟兄六个,如果再多,估计能排到李十八。
还有陈秋梨两个闺女,大的叫大妞,小的叫二妞,再生一个如果还是闺女,那就是三妞。
反正是怎么省事怎么来。
“我奶奶是中医出身,所以我爹也认识一些字。”
素昧平生第一次认识,陈远志没有说太详细,简单透露一点足够了。
马琴点点头,“怪不得,你姐的名字也不错。”
在她的认知里,爹娘有文化,才能给孩子取好名字。
却不知陈远志的名字是后改的,原来的陈皮不愿意往外说。
或者说交情不够,轻易不会说,除非是以后相处久了,觉得对方人还不错,才会把小名告诉对方。
“对了,你卖多少钱钱一包,给合作社又是多少钱?”
马琴一本正经的说,“你别嫌我烦,咱丑话说在前头,免得到时候说不清楚。”
“我明白。”
陈远志略做思忖,说道:“我平时都是卖一块钱一包,一块五两包,两块钱三包这样子,给你的话,统一按批发价,七毛钱一包怎么样?”
马琴给他一个白眼,“你当我不会算账啊,七毛一包,三七还两块一呢!”
陈远志哈哈大笑,“买两包你不是赚一毛,都差不多!”
“你少来,最多给你算六毛!”
“六毛五!”
“你咋这么小气呢,五分钱还讲价?”
陈远志苦笑,“大姐,不是五分钱的事,而是我第一次卖给合作社,一旦开了头,价钱就定死了,要不然被别人知道就麻烦了!”
将来陈远志肯定不局限于汤王镇,其他镇,其他县市省,都要逐步发展。
远的且不说,附近的镇如果听说价钱不一样,肯定会有意见。
要知道,汤王镇虽然小,但是有温泉,附近的几个镇,甚至汝阳、洛邑都有人来洗澡,陈远志必须未雨绸缪。
“行吧,六毛五就六毛五,不过咱先说好,要是卖的不好,可是一锤子买卖!”
马琴虽然是女人,但是谈起生意一点都不含糊,不过陈远志一点都不担心,反而笑着反问:“那要是卖的好呢?”
“卖的好就继续卖呗,你还想怎样?”
马琴根本不上当,陈远志只好转移话题,“那咱们签个合同?”
马琴一愣,“什么合同?”
“就是签个协议,免得对方反悔。”
马琴摇摇头,“下次吧,我先卖着试试。”
就这样,陈远志把十三香全部包好留下,记下数目就离开了合作社。
出门不远,恰好遇见李老六拉着一架子车玉米,吭哧吭哧的走着,于是就过去打招呼,“李老六,玉米掰咋样了?”
李老六停下来,擦了一把汗说,“刚从地里回来,总共一亩三分地,掰差不多了。”
陈远志微微吃惊,“地怎么这么少?”
李老六苦笑着说,“官中本来地就少,还有二分菜地,三分红薯。”
“你家几口人?”
陈远志问。
“我和我娘两个,哥哥们都分出去了。”
李老六笑着转移话题,“你是来取车子的吧?稍等一下,我把玉米卸了,跟你一起去。”
陈远志说行,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帮忙推车。
李老六家在老大街,
但也不在老大街,而是在一个过道里。
过道是当地的称呼,在有些地方叫巷子,也有些地方叫胡同。
过道狭长,只有两米多宽,但却有几十米长,进出都不太方便。
不过李老六却习惯了,低着头撅着屁股,一直把架子车拉进院子里面。
陈远志打眼一看,院子里面地方倒不小,足足有十二三米宽,不过房子只有两间,还有一个麦秸糊的灶火。
宽敞的院子里堆满了玉米棒子,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婆正偎在地上剥玉米。
她穿着一件分不清是黑色还是蓝色的斜襟粗布衣裳,身形瘦小枯干,打着补丁的粗布衫里,袖口磨损得厉害,边缘都绽出了毛边。
她偎坐在玉米堆边上,膝盖处两块厚实的补丁显而易见。
她的头发花白稀疏,随意地在后脑挽成一个小髻,用一根黑漆漆的旧木簪别着,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满是皱纹的脸上。
那双手粗糙干裂,像饱经风霜的榆树皮,每次抬手,手上的青筋就像蚯蚓般凸起。
看见李老六的时候,老人绽放出一丝笑容,
“老六回来了,还有几车?”
“再有两车就拉完了,估计回来的会很晚!”
李老六把架子车调了个向,让车屁股朝里面,然后把车后面的山子抽掉,看着玉米倾泻下去。
由于头重脚轻,他不得不用脚踩着车尾,陈远志见状连忙扎好自行车去扶着架子车。
李老六笑了笑,弯腰捞起一张锄头往下扒拉。
老六娘看见陈远志顿时一愣,“老六,这位是?”
“哦,他是秋梨嫂……”
说到一半,突然想起来陈秋梨说过,以后不要叫嫂子了,连忙改口,“他是陈秋梨的弟弟,刚好遇见了,来咱家看看。”
老六娘顿时神色一暗,“都怪娘,腿脚不好,下不了地,要不然有个人搭把手,也不至于起早贪黑的干,还娶不上媳妇!”
(https://www.eexsvv.cc/164463/3679280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