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父摆摆手:“先把钱收好再说。”
老两口拿出准备好的布袋,小心翼翼地收起钱。
刘秋莲看着婆婆还在数着剩下的零钱,忍不住说道:“妈,要不放些木炭进去防潮吧?”
“你这丫头,就是心细。”林母笑着点点头。
收拾妥当后,天色已经不早了。晚饭时分,林守平又跑出去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厮混。
刘秋莲站在门口,看着丈夫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心里暗自叹气。
院子里,林建国正和表弟表妹们玩得正高兴。
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庭院中,与远处的蛙鸣声交织在一起。
天色渐晚,刘秋莲和林守平躺在床上,刘秋莲说道:
“你该懂点事儿了,帮家里分担分担,明儿跟我们一起干活去。”
一旁躺着的林守平哼唧了几声代表同意,便睡去了。
次日,夏日的暑气蒸腾,山坡地里一片热闹。
刘秋莲弯着腰,手里的除草工具有节奏地翻动着泥土,额头上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弟妹,歇会儿吧。”钱玉兰递过来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清凉的井水。
刘秋莲直起腰,接过水碗抿了一口:
“多谢嫂子。这地里的草长得快,不赶紧除了,怕是要影响庄稼生长。”
“你呀,就是太认真了。”
韩巧英摘下头上的草帽扇了扇风,“瞧瞧这些玉米,都快比人还高了,杂草再猖狂,也影响不了它们。”
远处传来一阵吵闹声,几个男人的身影映入眼帘。
林守平的身形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身后跟着赵大胖等人。
“爷们,你瞧瞧这家伙,腰杆细得跟豇豆似的!”
林守平指着赵大胖,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
赵大胖缩了缩脖子,偷偷瞄了眼林守平结实的臂膀。
这位可是能徒手制服发狂公牛的主,他可不敢顶嘴。
“哥,”
孙二狗用胳膊肘戳了戳林守平,眼睛往山坡瞟了瞟,“你媳妇往山上去了,还不快跟上。”
林守平撇了撇嘴:
“你以为我跟你似的,整天围着媳妇转悠?”嘴上这么说,眼睛却不自觉地往山坡方向瞥。
“得了吧,”孙二狗笑得促狭,“再过几个月,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耙耳朵。你那点心思,谁不知道呢?”
刘秋莲的身影在远处若隐若现,林守平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她的动作。
阳光下,她纤细的身影融进了金黄的麦浪里。
“老幺,”林一福突然搭上林守平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走神,“我早上在河沟下了鱼笼,还准备了黄豆,打算煮蒜酱鱼,你要不要一起?”
听到蒜酱鱼,林守平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刘秋莲吃沙洞虾时满足的模样。
她总是小口小口地啃着,生怕浪费了一点肉。
“行啊,”林守平眼睛一亮,“正好河里的沙洞虾这会儿最肥,咱们顺便抓些。”
“呦,”
孙二狗意味深长地笑道,“我说这人怎么这么积极。上次不就是给嫂子带回去的?这才几天啊,又惦记上了。”
林守平难得没有反驳,反而有些得意:“自家媳妇,不疼她疼谁?”
四个人说说笑笑往河边走去。
远处,林一福家的红砖瓦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一幅温馨的农家画卷。
河水清澈见底,几人挽起裤腿,踩进凉爽的水中。
沙洞虾最爱躲在急流下的石头缝里,这点林守平再清楚不过。
每次刘秋莲想吃,他总能抓到最肥美的。
“这儿有一窝!”赵大胖兴奋地掀开一块大石头,几条肥硕的沙洞虾瞬间暴露在阳光下。
林守平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两条最大的:“这些够秋莲吃好几顿了。”
“你倒是细心,”林一福笑着打趣,“就是不知道秋莲知不知道你这么用心。”
另一边的苞谷地里,刘秋莲跟着几个妯娌忙得不可开交。
刘秋莲蹲在苞谷地的垄沟里,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
刺眼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苞谷叶照射下来,炙热的光线在叶片间跳跃,闷热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
她不时伸手拂去脸上的汗水,专注地拔着杂草。
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皮肤上。
苞谷叶锯齿状的边缘时不时划过皮肤,留下一道道细小的红痕,汗水沾上去又痒又疼。
“这鬼天气,闷得人喘不过气来。”
韩巧英站在田坎上,手里拿着一片阔叶扇着风,额头上的汗珠不停滚落,“要是能下场雨就好了。瞧这天,晒得连蚂蚁都不愿意出来。”
刘秋莲抬头看了眼天空,远处有几朵白云懒洋洋地飘着,“每年这时候都有雨,应该快了。”她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将手中的杂草抱到田坎上,动作熟练而迅速。
“等雨过了,咱们就能进山找菌子了。”钱玉兰从苞谷地里钻出来,擦了擦脸上的汗,“去年那片地方,今年肯定还有不少松菌。那地方阴凉,长出来的菌子特别肥。”
韩巧英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
“对对对,秋莲,去年我们在后山找到一大片松菌,个个都有碗口那么大。等天气凉快点,带你一起去。”
“好啊。”刘秋莲笑着应下,心里却想着前世这时候,自己还在城里打工,从来没想过会回到村里。
张冬梅拿着两个灰包走过来,掰开分给大家,自己一屁股坐在田坎上,咬了一大口,“好久没吃过了,还是这么甜。”
“小时候可没少钻地找这个。”
韩巧英也坐下来,咬着灰包,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记得那会儿,一下雨就跑去田里找,一找就是一大把。”
刘秋莲将灰包放入口中,熟悉的香甜味道在舌尖化开,勾起儿时的回忆。
那时候,她和村里的孩子们总是饿着肚子,每天不是割草就是捡柴。
山里没有零食,他们就找寻各种野味充饥,桑泡、栽秧泡儿、地瓜、刺梨,什么都吃。
“那会儿真苦,”
钱玉兰叹了口气,“现在日子好多了,孩子们想吃什么买什么,哪像我们那会儿。”
“可不是,”韩巧英点点头,“现在村里条件好了,路也修好了,想买什么去镇上就能买到。”
“秋莲,”韩巧英突然正色道,“以后出来干活,把老幺带上吧,别让他老跟孙二狗他们混在一起。那帮人整天无所事事,不是什么好榜样。”
张冬梅立即附和,放下手中的灰包,“就是,小丁他们几个还行,就孙二狗那个不三不四的,看着就来气。整天游手好闲,带坏了多少孩子。”
“你们不知道,”钱玉兰压低声音,往四周看了看,“孙二狗那人看着妈里妈气的,打起老婆来可狠了。前两天他媳妇眼圈都是青的,说是不小心撞的,谁信啊。”
刘秋莲心里一动,想起那年孙二狗和林守平他们一起上山采蜜被黑虎伤了的事。
其他人都没说什么,就孙家来闹着要赔医药费。后来还是村里出面调解,才把事情压下去。
“谢谢嫂子们提醒。”她真诚地说,心里暖暖的。
(https://www.eexsvv.cc/164408/3679300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