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 > 第186章

甚至趁机还打探了几个消息。

因东瀛镰仓幕府无法恩赏之前抗元的武士,导致御家人制度隐隐出现解体的征兆。

北条氏一族独裁,更是加深了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

东瀛国内局势紧张。

正是黎明前的黑暗......

可不正好给莲心发挥的机会么。

甚至担心莲心不会东瀛语,陆秀夫还刻意给她配了个翻译......

......

第二件事则是跟蒲寿庚有关。

元军撤离时,蒲寿庚的大儿子携带部分族人北上了。

但蒲寿庚年事已高,一辈子的心血都在泉州,不愿撤离。

十天前,凌震的探子得到消息,蒲寿庚自缢在自家宅院内。

自缢前他曾留下遗言,蒲家所有私兵除了蒲寿常带走的部分,其余尽皆归降大宋。

又让其管家携带所有家产前往临安,尽数献给大宋......

与家产一同送来的,还有两封书信。

一封是给赵昺的,一封是给他二儿子蒲寿福的。

两封信件原封不动的被送到赵昺手里。

赵昺随手翻开蒲寿庚写给他的信。

开篇便是向赵昺忏悔当年所作所为,并表达对赵氏皇族的愧疚。

信中说,当年杀害赵氏皇族的所有命令是他一人所下,一切罪责皆由他一人承担。

愿自裁以安赵氏皇族的亡魂。

同时愿意以泉州城及福州城所有产业换取家族剩余不知情的族人一条生路。

至于与番邦商人的沟通渠道,他写在另一封信中。

只要蒲寿福拿着信件,番邦商人都会与他做生意......

信中内容言辞之恳切,就仿佛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临终时的谆谆忏悔。

让人不免生出恻隐之心。

但这种手段想忽悠赵昺可就太低估他历史高材生的身份了。

蒲寿庚若是想逃,是有很大机会逃离的。

但他没逃,反而选了一条看似对自己最不利的路。

这才是这位老人最聪明的地方。

如今蒲寿福在大宋朝中为官,蒲寿常在大元为官。

那他这个老东西就显得有些多余了,去哪边都得死个儿子不说,家族还会遭受猜忌,最终难逃覆灭的结局。

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绝顶的他硬是想到了一条夹缝中的生路。

以身入局!

蒲寿常主动投大元,他则装作被大宋逼迫自杀,忽必烈念其之功,不仅不会清算蒲寿常那一脉,甚至可能更加信任于他。

而蒲寿福留在大宋,掌控着他的经商渠道,能为大宋源源不断的赚取钱财,赵昺也不会杀他。

如此,两边押宝,将来不论大宋与大元谁胜利,他蒲氏家族都能得到延续。

甚至若两个王朝能共同存在,他蒲氏家族说不定可以遍地开花!

高,实在是高!

赵昺看完信中内容后,不由得感叹一句。

论狡猾,还得是那帮人啊......

即便是八百年后的世界,依旧在搅动风云,让人心生厌恶。

......

蒲寿福早在赵昺迁都临安之时便被他安排下西洋去了,赵昺给了他一张世界地图。

虽然潦草,但也大概能看出一些轮廓。

赵昺刻意标注了一些主要特产所在的位置。

至于能不能带回来,就看蒲寿福自己的本事了。

赵昺答应过他,迁都临安后,若是蒲寿庚没有逃走,不会立刻对他下手。

却不想蒲寿庚先一步为自己做了决定。

至于蒲寿庚留给蒲寿福的信,赵昺懒得看。

既然能一起送来,里边还能有什么秘密?

无非是一些叮嘱以及对他来说无用的番邦沟通渠道。

除了蒲寿福,谁拿着这封信去做交易都没用。

这才是那老头子最狡猾的地方。

......

次日一早,神龙枪骑兵分成两波。

由李俊率领八千人将大象驱赶回临安,剩余两千人则在赵昺率领下直奔崖山旧地而去。

凌震的探子已经探到大元北境没有任何撤兵迹象。

说明忽必烈在这个冬天不准备南下了。

所以崖山该撤的都撤了。

崖山上,只留下一支万人大军守着炼铁的厂子。

既然到了钦州,赵昺没理由不去慰问一下。

最主要的是,铁矿岛第一批粗铁已经送到了,崖山炼铁厂正式开工。

赵昺身为大宋天子,亲自去剪个彩,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

三日后。

崖山清晰可见。

时隔几个月再次归来,赵昺心中亦有些感慨。

这里既是原大宋灭亡之地,也是新大宋腾飞之地。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流亡的残兵败将,到成功君临天下。

细细想来,还是有些魔幻的。

入夜,由他亲自设宴。

在崖山的空旷地带,再次摆上了简陋的流水席。

将所有镇守崖山的将士以及炼铁的工匠们集合在一起。

赵昺又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天子彩虹屁可不是这个时代谁都可以享受到的。

硬是将一群大老爷们吹的飘飘然。

紧接着赵昺将从安南带回来的‘特产’亲自发放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波操作直接将宴席的气氛推上了高潮。

论笼络人心,这个时代,赵昺说第二,怕是没人敢说第一。

(https://www.eexsvv.cc/164335/1073654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