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天今年四十出头,身材微胖,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他穿着一件略显褪色的白大褂,胸前的工作牌在阳光下反射着微光。
“小王,今天有空不?”萧云天笑呵呵地说,“来我们科室讲讲颅底骨折的影像分析?最近来了几个实习生,正好让他们跟你学学。”
王楠心里一动,连忙说道:“洪哥,这哪敢收什么讲课费。能给大家分享经验是我的荣幸。”
“哈哈,爽快!不愧是我们医校出来的人。”萧云天拍了拍王楠的肩膀,“你小子有前途。”
看着萧云天离开的背影,王楠若有所思。这“医校派”的大腿必须抱紧了,在医院这个复杂的环境里,没有靠山可不行。
他想起前几天在手术室的情形。孙勇和孙明虎那帮“本科派”的人,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敌意。特别是在他完成那台高难度手术后,那些人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医院里“职校派”和“本科派”的较量由来已久,表面上看是学历之争,实际上却是利益之争。每个重要岗位的人选,每次职称评定,甚至是手术资源的分配,都暗藏玄机。
王楠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脑子里不断回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那些过分热情的称呼,那些突如其来的好意,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心思?
路过护士站时,他又听见几个护士在小声议论:
“听说小王医生上周那台手术做得特别好......”
“是啊,连孙主任都说他技术过硬......”
“不过你们发现没有,最近科室里的气氛怪怪的......”
王楠加快脚步走过,没有停留。他太清楚这种议论背后意味着什么了。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名声打得太响未必是好事。
忽的又想到自己的姐姐,王楠不禁暗道:【得想点办法才是。】
......
第二天一早,王楠就跟孙烈阳请了假,直奔老家。
钉铃铃的车铃声在桃源村的山间小道上回荡,惊起几只在田埂上觅食的麻雀。初春的阳光洒在泥泞的山路上,映出一道道浅浅的车辙印。
田间地头忙碌的村民纷纷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好奇与羡慕。一个身着城里人打扮的年轻人正骑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小心翼翼地避开路上的水坑和石块。
“这不是春溪村林家的小子吗?”一个戴着草帽的老农放下手中的锄头,眯着眼打量着来人。
“可不是嘛,听说前阵子考上中专,全家都搬到城里去了。”另一个村民接话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艳羡。
“你瞧瞧人家读书有出息,再看看咱家那不成器的...”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叹了口气,目光不自觉地瞥向远处正在田里玩泥巴的孩子。
王楠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心中五味杂陈。在这个年代,一辆自行车就能引来如此多的关注,比后世的豪车还要引人注目。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自行车,一来山路难行,二来这玩意儿又贵又要票。
春日的山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王楠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两旁郁郁葱葱的茶园。桃源村的茶叶在方圆百里都颇有名气,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茶农们正忙着采摘新抽出的嫩芽。
拐过一个弯,王楠远远看见孙阿柱正在茶园里忙活。这位桃源村的村长五十出头,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正弯腰查看茶树的长势。
“阿根叔!”王楠停下车,冲着茶园喊道。
孙阿柱闻声抬头,看清来人后,眼睛顿时一亮:“这不是王楠吗?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这转悠?”
“找您帮个忙。”王楠推着车子,小心地避开泥泞的田埂。
孙阿柱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走,去我家坐坐。”
张家的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墙角堆着几捆晒干的茶枝,院中一棵老梨树上挂着几个鸟笼,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此起彼伏。
王楠从挎包里掏出带来的礼物:两条红塔山香烟,一罐菠萝水果罐头,还有一些花生瓜子之类的干果。
“这是给您拜个晚年。”
“哎呀,你这孩子,太客气了。”孙阿柱笑得见牙不见眼,忙不迭地接过礼物,“快进屋,我让你婶子泡茶。”
堂屋里,孙阿柱的媳妇端来一壶浓茶,香气四溢。王楠抿了一口,是地道的明前龙井,这可是城里难得一见的好茶。
“阿根叔,我这次来是想请您帮个忙。”王楠放下茶杯,“我在城里租了间房子,想改造一下,需要几个手艺好的泥瓦匠和木匠。”
孙阿柱眼睛一亮:“这事好办!我们村里的老周子和赵师傅手艺都不错,盖房子砌墙的活儿干得特别好。建材我也能帮你搞定,咱们村后山有个小砖窑,水泥木料也都有门路。”
“那就太好了。”王楠点点头,“房子在文昌路88号,就在青溪河边上。”
两人商定好工钱后,王楠又压低声音:“阿根叔,我还想收些山里的腊货,野鸡野鸭什么的...”
孙阿柱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你现在身份不同了,这种事还是少碰为好。”
“没事,我有门路。”王楠轻声解释,“城里开销大,光靠工资有点紧。再说了,城里人就喜欢这些山货,价钱好着呢。”
孙阿柱沉吟片刻,目光在王楠身上打量了几圈,似乎在权衡利弊。良久,他才缓缓点头:“行吧,我让人去村里问问。不过你得答应我,这事要低调,千万别张扬。”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王楠拍着胸脯保证。
孙阿柱起身走到门外,冲着院子里喊了一声:“小华!”
不一会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跑了进来:“叔,啥事?”
“去村里转转,看看谁家有腊肉野味要出手的,悄悄问问。”
小华机灵地点点头,转身就往外跑。
王楠看着少年矫健的背影,不禁想起自己刚来到这个年代时的手足无措。如今虽然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但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还得想办法多赚些外快。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堂屋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混合着墙角晒干茶枝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没过多久,小华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叔,打听好了!老赵家有两只野鸡,周婶马还存着些腊肉,陈长爷那儿有几只野兔...”
孙阿柱满意地点点头:“行,你带王楠去看看。”
临走时,孙阿柱拉着王楠的手叮嘱:“城里的规矩多,你自己多留个心眼。要是遇到什么难处,随时来找叔。”
“知道了,阿根叔。”王楠心中一暖。
推着自行车跟在小华后面,王楠的心情格外轻松。这趟桃源村之行,不仅解决了房子改造的问题,还找到了不少山货。
(https://www.eexsvv.cc/164298/3679294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