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农民义军如潮水般涌向拒北城,十三万壮年男子,九万家眷,二十二万张干裂的嘴唇,二十二万双渴盼的眼睛。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甚至饿得连步子都迈不稳,只能互相搀扶着前行。
凤双双望着黑压压的人群,沉声下令:“蓝江,带诸位先去喝水,再去河边洗漱。”
蓝江拱手作揖:“是,将军!夫人在河边备好了香皂,热水也已烧上。”
“传令伙房,立刻熬粥,要够二十二万人吃的量。”凤双双顿了顿,又补充道,“剩下的将士去安排住处,城内房屋不够,就搭帐篷,务必让所有人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众将士齐声应诺:“是,将军!”
陈广站在人群中,望着眼前的一切,眼眶发热。
来之前,何欢曾对他说,拒北城不同——那里有粮食,有水,有活路。可陈广不信。
他见过太多谎言。
那些所谓的义军首领,嘴上喊着“替天行道”,实则不过是借机敛财;那些乡绅豪强,口口声声说要“共襄盛举”,背地里却把粮食囤积起来,任由百姓饿死。
可何欢不一样。
他拿出了大米——真正的、干干净净的大米,没有掺一粒沙子,没有混半点泥土。
他拿出了压缩饼干、方便面、挂面……
他甚至杀掉了自己的战马,煮成肉汤,分给那些饿得走不动路的老弱妇孺。
陈广的二弟,就是靠着何欢的药,才从高烧中捡回一条命。
所以,当何欢提议来拒北城时,陈广虽仍半信半疑,却还是带着人来了。
——大不了,就拼死一搏,从拒北城出去,去同国、源国抢粮!
反正,大乾早已烽烟四起,各路义军、乡绅联军割据一方,他们这些最底层的农民军,根本抢不到粮食。
与其饿死,不如搏命。
可眼前的一切,却让陈广彻底震撼了。
一排排水缸整齐排列,水缸上方,铁制的龙头不断流出清澈的水,哗啦啦地落入缸中,溅起晶莹的水花。
水!
是真正的水!
不是浑浊的泥汤,不是带着腥味的河沟水,而是干净的、可以放心喝的水!
陈广身边的几个兄弟再也忍不住,冲上前去,抓起水瓢,舀了满满一勺,仰头灌下。
他们喝得太急,水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破烂的衣襟。可没人顾得上擦,只是一瓢接一瓢地往喉咙里灌,仿佛要把这一年欠下的水,全部补回来。
喝饱后,有人蹲在地上,突然嚎啕大哭。
压抑了太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爆发。
——他们终于不用再为了一口水拼命了!
——他们终于能活下去了!
很快,汉子们抹了把脸,站起身,把水瓢递给后面的人。
老人先喝,接着是孩子,然后是妇人……
男人们自觉地排在最后。
这一幕,让拒北城的将士们暗暗点头。
——这群庄稼汉,虽衣衫褴褛,却比某些所谓的“精锐”更有规矩。
喝过水后,义军们被引到河边洗漱。
河水清澈,岸边早已备好了香皂和干净的布巾。
可走着走着,许多人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将士们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
几个月前还是一片黄沙的拒北城,如今已经铺满了绿意。
田垄整齐地切割着大地,像一块块精心编织的锦绣。
土豆苗舒展着肥厚的叶子,玉米秆挺直了腰杆,茄子紫得发亮,黄瓜藤攀着竹架,辣椒丛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花……
而最多的,是那连绵不绝的红薯地,藤蔓匍匐,仿佛要将整片荒原都染成生命的颜色。
此时正是夏末,蔬菜瓜果疯长的季节。
可这些从中原跋涉而来的流民,却对那条波光粼粼的护城河视若无睹。他们的眼里只剩下那片绿油油的田地。有人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触到嫩叶的刹那,眼泪便砸进了泥土里。
拒北城不止有水,有粮……
它还能种地!
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已经走了一个多月。
沿途所见,尽是龟裂的荒地。枯黄的野草早被扒光,树皮也被剥得精光,有些地方甚至连草根都看不见,只剩下被烈日烤得发白的骸骨——人的,牲畜的,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
可在这里,在拒北城的城墙下,他们终于看见了绿色。
"老天爷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突然跪倒在地,干裂的嘴唇哆嗦着,重重磕下头去。
黄土沾在他的额头上,混着泪水,变成浑浊的泥浆。
他身后的人群像被风吹倒的麦浪,齐刷刷跪成一片。
"能种地了……能活下去了……"
哭声连成一片。这些在旱灾里没哭过,在逃荒路上没哭过,甚至易子而食时都没掉过泪的汉子们,此刻却像孩子般嚎啕大哭。
他们捧着泥土,像是捧着失而复得的珍宝。
陈广踉跄着扑到凤双双面前,膝盖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这位起义军首领的额头抵着地面,嘶哑的嗓音里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求将军收留!要打仗我们就去拼命,要种地我们就卖力气!只要给口水喝,给碗稀粥……"
凤双双与何欢连忙将他扶起。
"你这支义军,青壮年多。"凤双双的声音很轻,却让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我想他们参军。"
陈广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身后那些握着柴刀、绑着石矛的汉子们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
他们打过仗——如果几百人举着农具互殴也能叫打仗的话。
可当他的目光掠过那些跪在田埂上的老弱妇孺,掠过孩子们盯着菜苗时发亮的眼睛……
"好!"这个字像是从肺腑里挤出来的,"我们加入凤家军!"
何欢大笑着拍打陈广的肩膀:"新兵每月六斤大米!三斤面粉!两斤鲜菜!一包盐巴!"
空气凝固了一瞬。
"……每月?"陈广的瞳孔剧烈颤抖着,干裂的嘴唇渗出鲜血都浑然不觉。
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个在乱军中七进七出的汉子竟像个孩子般又哭又笑,转身对着人群嘶吼:"听见了吗?!每月六斤粮!有盐!有菜!"
人群炸开了锅。
"九斤粮食!够一家老小活命了!"
"看那条河!浇地够用!"
"种上红薯,冬天就饿不死了!"
青铜锄和柴刀噼里啪啦扔了一地。
黑压压的人群跪拜下去,额头撞击地面的声音如同闷雷:"这条命就是将军的!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将士们揉了揉眼睛。
两大义军首领拼命拉拢都没能收服的流民,此刻九如此顺利的加入了凤家军。
顺利的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https://www.eexsvv.cc/164285/3679289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