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家浴缸通古今,养活雄兵百万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能干的黄鸳

陈伟突发奇想,给凤双双送了几本关于四大发明的点击过去。

造纸术需要大量的水和木头,可如今天下大旱,河床龟裂,树木枯槁。

大乾,乃至整个华夏,早已寻不到多少适合造纸的新木。

但他们必须学会,等有一日灾荒平息,河清海晏,这些技艺,能让华夏文明跨越千年的鸿沟。

凤双双翻开活字印刷术的篇章,指尖蓦然一颤。

她瞳孔微缩,喉间溢出一声惊叹——原来神明送来的那些书籍,竟是从这样的方寸之间诞生的!

......

送完书之后,陈伟站在别墅窗前,指尖轻轻敲击着玻璃。

窗外是熟悉的景色,而他的思绪却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京都。

录取通知书已经静静躺在书桌上,烫金的校徽在阳光下微微发亮——京都艺术学院,这个无数艺术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即将成为他新的战场。

"独门独栋、高隐私性、带地下室......"他低声重复着自己的租房要求,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虽然人还未到京都,但通过房产APP和中介电话,他已经深切体会到在学院周边寻找合适住所的难度。

那些标价惊人的别墅房源下,总能看到"已出租"的刺眼标签,而仅剩的几处不是位置偏远,就是条件不符。

手机突然震动,是第三个中介发来的回复:"陈先生,实在抱歉,您要求的房源目前......"

他没看完就按灭了屏幕。

......

"叮铃——"古董店的门铃清脆响起。

陈伟推开自家古董店的雕花木门,熟悉的沉香气味扑面而来。

这家开在古玩街的小店,如今已成为他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老板!"黄鸳从账本中抬起头,眼睛一亮,"您来得正好,前几天那对香炉又被预订了。"

她快步迎上来,递上一杯刚泡好的龙井,"按照老规矩,已经给您留了百分之三十的定金。"

陈伟点点头,从背包里取出这次带来的物件:一把青铜匕首,两枚品相完好的金锭,还有凤双双最新送来的——一只看似普通的青瓷茶盏。

"放在VIP展柜吧。"他指了指茶盏。

财务孙尤捧着账本过来,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老板,上周我们的净利润又创新高了。"

闲聊中,陈伟向黄鸳提起去京都上学和开设分店的计划。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看似只在本市活动的店长,竟然对京都的人脉网络了如指掌。

"您想租房子?"黄鸳放下茶杯,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许老王老他们都有房子啊,许老的那地方可是块风水宝地。去年秋拍时我听他提起过,一直留着给重要客人住的。"

她掏出手机划了几下,"这是内部照片,您看看合不合心意。"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座融合了现代极简风格与传统日式庭院的三层别墅。最让陈伟心动的是那个半地下的工作室,宽敞的空间和专业的灯光设计,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这么好的房子,许老他愿意出租吗......"

"这个您不用担心,"黄鸳胸有成竹地笑了,"您稍微给他放点漏。还怕许老不答应吗?"

......

不到两个小时,黄鸳不仅搞定了住宿问题,还通过京都的古玩商会提前锁定了三个备选店址。

"老板,京都那边都安排妥当了。"黄鸳将一叠整理好的资料递过来,"这是别墅的电子钥匙,这是三个店面的对比分析。

陈伟有些无言以对,只能感叹黄鸳这个店长真是太能干了。

离开古董店时,天色尚早,陈伟驱车前往正在建设的农贸市场。

远远望去,农贸市场的钢架结构已经拔地而起,第一层的轮廓清晰可见,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回荡在空旷的工地上。

包工头老王远远看见陈伟,连忙放下手中的图纸,快步迎了上来。他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陈老板,您来得正好!第一层已经封顶了,按这个进度,很快就能完工!”

陈伟点点头,目光扫过工地的每一个角落。

老王跟在他身后,一边走一边汇报着工期安排和材料费用。两人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工棚前停下,陈伟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合同,指尖轻轻点了点上面的条款:“下午把明细列清楚,第二批款项我会准时打过去,尾款等验收合格后再结。”

老王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我老王做事,绝对靠谱!”

顿了顿,他又试探性地问道:“陈老板,您看我这施工质量,能不能……”

陈伟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经营部的事,等验收后再说。”

老王讪讪地笑了笑,正想再说些什么,突然,工地外围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陈伟眉头一皱,转头望去——只见几十号人气势汹汹地涌了进来,为首的正是陈家的几位叔伯,身后跟着上次闹事的那帮族人。

他们面色阴沉,眼中燃烧着怒火,仿佛一群饿狼盯上了猎物。

陈伟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这些人,他再熟悉不过了。不久前,他们因聚众闹事被警方拘留,如今刚放出来不久,就迫不及待地找上门来。

为首的自己的大伯陈启明,一脚踢开挡路的木板,恶狠狠地瞪着他:“陈伟!你可真是翅膀硬了,赚了钱连祖宗都不认了是吧?!”

人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附和声,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你搞直播赚了几千万,在那村里盖了那么多房子,凭什么我们一分钱都捞不着?!”

陈伟冷冷地看着他们,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

他知道,这些人根本不是来讨公道的,他们只是眼红他的成功。

过去一个月,他的助农直播火爆全网,销售额突破数千万,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还为村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报纸甚至专门报道了他的事迹,称他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

陈启明见他不说话,更加嚣张,猛地往前跨了一步:“今天你要是不给个说法,就别想走出这个工地!”

工人们见状,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警惕地围了过来。

(https://www.eexsvv.cc/164285/3679289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