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地主怎么了,我可是个好地主 > 第三十七章 粮价的波动:市场的变化

洛京城的奴隶市场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和泥土的气息,让人不由得皱起眉头。

韩远跟在秦总管身后,穿行在西城市集的牲畜市里。两旁被铁链锁着的奴隶或站或蹲,眼神呆滞地望着来往的行人。有的奴隶身上还带着未愈合的伤痕,让人不忍直视。

“这些都是从各地运来的奴隶,有的是战俘,有的是犯人,还有一些是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卖身为奴的。”秦总管指着路边的一个奴隶说道,“你看那个,一看就是世家大族出身,举止言谈都透着教养。”

韩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年轻女子安静地坐在角落里,虽然衣衫褴褛,但仍保持着端庄的姿态。她低垂着头,长发遮住了大半张脸,却掩盖不住那份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气质。

“三郎可知道,光是洛京城里的奴隶就有十万之数。”秦总管一边走一边说,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

韩远点点头,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个数字一点不夸张。洛京城虽然还未到达盛唐时期的百万人口,但现在也有三四十万人。而奴隶占了四分之一,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比例。

“前面就是刘五的铺子了。”秦总管指着前方一处较大的铺面说道。

铺子门口站着几个膀大腰圆的打手,手里都拿着皮鞭。他们警惕地打量着每一个进出的客人,眼神中透着凶狠。

一个瘦骨嶙峋的中年人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这位就是翼国公义子吧?老朽刘五,久仰大名了。”

韩远打量着这个奴隶贩子。虽然看起来弱不禁风,但那双眼睛却透着精明和阴狠。这样的人最是难缠,表面上一副和气生财的模样,背地里却不知道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王掌柜,我家三郎想买几个奴仆,希望咱们能成为一家人。”秦总管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巧了,我这正好有一家五口。”刘五眼睛一亮,转身对身后的打手吩咐道,“把钱家那几口人带上来。”

不一会儿,一家五口被带到了韩远面前。他们站成一排,低着头不敢看人,但从举止间还能看出几分规矩。

“这位是刘勇,四十岁,会赶车喂马。”刘五指着站在最前面的男人说道,“他原是在丞相府上做马夫的。”

刘勇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说道:“小人见过公子。”

“这是他的妻子刘杨氏,三十六岁,擅长厨艺女工。”刘五又指着旁边的妇人介绍。

刘杨氏也福了福身子,动作端庄有礼。

“这是他们的大儿子,十六岁。这两个是女儿,分别十四岁和十二岁。”刘五继续介绍道,“这一家人原本在丞相府做事,因为主人获罪被处死,家产籍没,这些奴仆也都发卖了。”

韩远仔细打量着这一家人。虽然衣衫褴褛,但看得出来都很干净。刘勇夫妇的举止也显示出他们确实是在大户人家待过的。

“价钱如何?”韩远问道。

“看在秦总管的面子上,一百石糜子。”刘五笑眯眯地说。

“这两百五十贯银子真能解决问题吗?”一旁的市吏突然开口,显然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韩远摇摇头,他不是嫌贵,而是觉得这种讨价还价太过繁琐。况且,他也看出这家人的价值远不止这些。

刘五见状,立刻换上一副更加谄媚的表情:“今儿竟然有幸认识了翼国公府的公子,是我的荣幸。这样吧,这一家人就当是我送给小郎君的见面礼。”

“王掌柜的好意我心领了。”韩远淡淡一笑,“不过买卖就是买卖,该给的钱一分不能少。二百贯,你看如何?”

刘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连连点头:“好好好,就依小郎君的。”

立市券时需要五个保人,还要奴婢本人画押。韩远看着刘勇一家在文书上按下手印,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就在这么一纸文书间被决定。

等所有手续办完,这一家五口就正式成了韩远的私奴。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刘勇一家,韩远心中百感交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度根深蒂固,无论是战俘、罪犯,还是世代为奴的人,都难逃这个命运。

回到家中,韩远让刘勇一家先去洗漱换衣。看着他们换上干净的衣服,整个人都焕然一新,韩远心里也舒服了许多。

“以后你们就在这里生活。”韩远对他们说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我想你们都很清楚。”

“是,主人。”刘勇夫妇恭敬地应道。两个女儿也怯生生地站在父母身后,不时偷偷打量着这个年轻的新主人。

韩远摆摆手:“去忙吧。对了,你们的住处在后院,已经收拾好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韩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买奴仆不是他的本意,但在这个时代,没有奴仆实在是寸步难行。没有自来水要挑水,没有电要劈柴,没有洗衣机要手洗,再加上要照料马匹,这些事情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夜幕降临,院子里飘来阵阵饭菜香。刘杨氏的厨艺果然了得,一顿简单的晚饭也被她做得色香味俱全。

韩远看着桌上的几个菜,不由得赞叹道:“杨氏的手艺不错。”

“主人过奖了。”刘杨氏站在一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吃过晚饭,韩远坐在院子里乘凉。夜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提醒着这座城市又度过了一天。

刘勇一家已经各自忙碌起来。刘勇在马厩里照料马匹,刘杨氏在厨房收拾碗筷,两个女儿则在打扫院子。他们配合默契,显然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韩远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大唐的生活,这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夜色渐深,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韩远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思绪万千。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一家人的命运,也将因为他而改变。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无奈与悲欢的时代。在这里,每个人都在努力活着,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

(https://www.eexsvv.cc/164258/3679297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