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忙问:“调货需要多久?”
售货员回答:“快的话一个星期,慢的话估计得十天半个月。”
陆铮带着5台缝纫机回去了。他心想,目前厂房还没着落,也不急于一时,便答应了售货员调货的提议,
“好,那先把这5台缝纫机给我吧,再帮我登记预定剩下的25台。麻烦越快越好,我这边等着我急用的,不要耽搁。”
“好的好的,缝纫机一台120元,5台一共是600元,然后预定的话,需要20块钱定金,25台一共是500元,一共收您1100元整,这是发票和收据。”
售货员态度热情周到,麻利的算好的账,开好的票,见陆铮是一个人来的,还主动告诉他,买大件百货商店有送货上门的服务,只有地址是在平城城区,他可以帮忙找人送货过去,问陆铮地址是哪里。
毕竟像陆铮这样一次性买30台缝纫机的,肯定是大客户。
陆铮便报了海棠服装店的地址。
预定好缝纫机后,陆铮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之前他在注册商标、筹备办厂时,就托工商局许局长的关系申请了厂牌和营业执照。从供销社回来后,陆铮听王建国说厂牌已经办下来了。
有了厂牌,就差合适的厂房了。这段时间,陆铮一直在四处寻找厂房选址,却始终没遇到满意的。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陆铮终于找到了一块心仪的场地。
这块地位于城南和城北的交界处,原本属于一个纸盒厂。纸盒厂规模不大,只有五六十名员工。后来因经营不善倒闭,老厂房闲置破败了很久,被收归国有。
陆铮却觉得这个场地潜力巨大。纸盒厂的厂房虽然破旧,但整体结构完好,稍加修缮就能投入使用。
而且,厂房后面还有一片很大的荒地,原本是纸盒厂计划用来建家属院和扩建的,纸盒厂倒闭了以后,这块地就一直荒废着。
陆铮心里清楚,再过一二十年,这里会迎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作为城南城北的交界处,必将成为新的市中心,地价会大幅上涨。
这块地现在能用来办厂,以后不管是卖掉还是改建商业楼,都非常划算。
陆铮当机立断,花钱托关系、跑流程,顺利买下了这块地。办好手续没几天,供销社就通知陆铮,之前预定的缝纫机到货了。
全是质量过硬,备受欢迎的蝴蝶牌缝纫机,黑色机身带有金色花纹,两个不锈钢的转圈银光闪闪,看着就美观大气。
买到缝纫机后,陆铮带着工人们对纸盒厂原有的厂房进行修整,搭建出一个临时制衣车间,还翻新了围墙和厂门。
一切准备就绪后,海棠服装厂正式挂牌成立,接下来,陆铮就要开始筹备招人工作了。
只是,招人的话容易,但是想要短时间内招到30名熟练的制衣女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有技术的都在制衣厂工作,是铁饭碗,轻易不会从厂里出来到别的厂子里上班。
或者花大价钱挖点人过来,也想可以,但是最多也就几个,但是想要30个,那是挖不过来的。
平城制衣厂的规模也就一百多号人,除掉厂长主任这些领导,保卫科,后勤部,还有办公室的文员干事,车间真正上班的女工,也就一百个左右。
不过这也难不倒陆铮,他思来想去,决定先降低标准,把日常做衣服的熟练工招进来,后续再集中培训,这样她们有原本的手艺底子在,培训一下,很快也能上岗,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让招工信息广为人知,陆铮在厂门口贴了显眼的公告。他还找到郑卫东,叮嘱道:“你赶紧联系在劳动公司上班的表弟,让他帮忙留意合适的人,有的话就推荐到咱厂。”
除此之外,两家陆记卤味店,还有海棠服装店,陆铮在这些地方也都贴上了招工启事。
没过多久,海棠服装厂招工的消息就传开了。
出乎陆铮意料的是,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显然他低估了一个工人岗位带来的诱惑。
虽然当下已经改开,鼓励做生意,但是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还是以工人为荣,在这个时代,一个工位的诱惑,完全不亚于后世的上岸。
即便海棠服装厂是私人厂子,但那也是正经的工厂,进去了就是工人,这是多体面的事情。
而且,陆铮能力和海棠服装店热闹的生意,大家也都看在眼里,都觉得海棠服装厂未来的前景差不到哪里去,现在进去了,以后说不定就是元老了,待遇肯定是最好的。
因此,到了正式招聘那天,现场人多得不行,大家都踊跃报名,想着能被招进厂里当正式的女工。
因为来的人太多,原本是打算一个个面试的陆铮,不得不改变了办法,组织了一场小型考试。
考试分两部分,一部分考缝纫技术,另一部分,则是考文化水平,最起码要认字才行。
最后通过考试,选出了30位手艺最好,也都识字甚至还有几个是上过高中的制衣女工。
选好了人之后,通过郑卫东表弟的关系,陆铮请来了一位退休老制衣女工,给新招来的女工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紧急培训。
(https://www.eexsvv.cc/164183/876983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