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这一步棋,走得很稳。既不动摇内阁的根基,又给了这两个老狐狸一个警告。
至于易县的事,他早就看透了。不过是一场拙劣的政治表演罢了。
“王承恩。”
“奴婢在。”
“去查一查赵参将和李明德的底细。”崇祯的目光依旧望着远方,“特别是他们这些年经手的事。”
“是。”
“还有,”崇祯顿了顿,“让锦衣卫暗中盯着韩爌和钱龙锡。不要打草惊蛇,只要知道他们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就行。”
王承恩应声退下。
韩爌和钱龙锡走出宫门,初春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尘土扑面而来。两人并肩而行,脚步却不约而同地放慢了。
“韩兄,陛下今日说的那些话...”钱龙锡欲言又止,目光闪烁。
韩爌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点到为止便好,能听懂自然就懂了。”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眼角余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四周。
宫墙下的影子被斜阳拉得很长,两人的身影交错在一起,显得格外孤寂。皇帝的暗示太多了,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韩爌即将接任兵部侍郎,这意味着他能正式进入军委会,参与军机要务。而钱龙锡则被暗示要在朝堂上多发声,为保守派挽回颜面。
“这局势...”钱龙锡摇了摇头,话未说完,一个小厮突然从远处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什么?”钱龙锡猛地停住脚步,面色骤变,“杨所修被打了?”
韩爌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原来都察院内部发生了一场激烈冲突。左副都御史杨所修正在起草一份弹劾奏疏,涉及多位重要官员。他在衙门内大骂众人是贪官,结果被人围殴,听说太医正在为他诊治。
“这杨所修,”韩爌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当年可是靠巴结魏忠贤上位的投机分子。”
钱龙锡却显得忧心忡忡:“事情不简单啊。这个时候动手打人,怕是有人坐不住了。”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官服袖口,“杨所修那份奏疏,恐怕...”
话音未落,又一个消息传来——崇祯下令明日早朝。
这道旨意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京城城炸开。皇上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上朝了,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开朝?各个衙门的官员们顿时坐不住了。
当夜,职方司的余大人连夜登门拜访了阎府。他的官帽歪斜,衣襟上还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一路快马加鞭赶来的。
“大人,下官实在忧心。”余大成一进门就急切地说,“闵洪学被抓,沈棨下狱...兵部上下人心惶惶啊!”
阎鸣泰正在书房内翻阅文书,听到脚步声头也未抬,只是淡淡地说:“坐。”
待余大成坐定,阎鸣泰这才放下手中的文书,给他倒了杯茶:“不必太过担心,这个月内事情自会有个了断。闵洪学的事你别掺和,也别替他说话。明日早朝,你更要沉得住气。”
“可是...”余大成攥紧了茶杯,指节发白。
“你是袁大人手下的人吧,没人会动你。”阎鸣泰打断他,“但这个时候千万别出头,军制整改是大势所趋,你有什么想法也先按下不表。”
“他们今天都来找我了。”余大成苦笑。
“一律闭门不见!”阎鸣泰终于显出几分怒意,“这种时候还不避嫌?”
与此同时,户部郎中王守德的府邸内灯火通明。庭院深处的厢房里挤满了人,烛光在窗纸上投下晃动的人影。
一群兵部官员聚集在这里,脸上都带着焦虑之色。他们本想找余大成和阎鸣泰商议,却都吃了闭门羹,只好来投奔和兵部关系密切的王守德。
“这杨所修,简直无法无天了!”一旁的兵部主事彭敦利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连左都御史曹大人都被他骂得哑口无言,这还有王法吗?”
“就是!”兵部武选清吏司陈清河附和道,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怒意,“他不过是个七品小官,凭什么对朝廷重臣指手画脚?”
王守德转过身,面色凝重。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此人确实嚣张跋扈,倚仗圣眷,肆意妄为。”
“王大人,”彭敦利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明日早朝,我等联名弹劾如何?兵部这边已有二十余人愿意联名。”
“对!”陈清河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人多势众,就算是陛下也不能全不顾朝廷颜面。”
屋内其他几位官员纷纷点头附和。烛火映照下,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愤懑之色。
王守德沉吟片刻,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诸位稍安勿躁,容我先去拜访王侍郎,商议对策。”
雪越下越大,王守德的马车在积雪的街道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积雪发出细微的咯吱声,混合着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户部左侍郎王家桢的府邸灯火通明。
“大人,情况紧急。”王守德将事情经过详细说明,声音里带着焦虑,“杨所修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您也看到了。”
王家桢踱步沉思,脚步声在空旷的厅堂内回响:“闵洪学那边可有消息?”
“大人!”王守德急切地站起身,“现在不是担心闵洪学的时候。杨所修才是眼下最大的威胁!他得宠以来,不知多少忠良遭其陷害。明日早朝,兵部至少三十人要联名弹劾他。”
“此事非同小可。”王家桢停下脚步,眉头紧锁,“杨所修背后可能有人。”
“正是!”王守德压低声音,“只要除掉杨所修,一切都会好转。闵洪学案的风波也能平息。”
王家桢点头:“也罢,明日早朝再做计较。”
这一夜注定无眠。
各府邸灯火通明,笔墨纷飞。无数官员挑灯夜战,写着弹劾奏疏。寒风呼啸,雪花拍打着窗棂,却浇不熄他们心中的怒火。
然而无人注意到,司礼监执笔太监方正化悄然造访了杨所修的府邸。
杨所修的书房内,烛火摇曳。
“杨大人,”方正化放下手中的茶盏,“陛下说,时机已到。”
杨所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份名单可核实了?”
“都查实了。”方正化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张,“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闵洪学案有牵连。”
杨所修接过名单,仔细翻看。烛光下,他的眼神越发锐利。
“方公公,”他突然开口,“请帮我个忙。”
次日清晨。
崇祯帝一身龙袍,威严肃穆地坐在龙椅上。虽年仅十九,却已显露出帝王气度。大殿内香烟缭绕,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重。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杨所修突然出列:“陛下!臣有本要奏!”
满朝文武俱是一惊。
只见杨所修面带淤青,头裹白布,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他的官服上还沾着血迹,整个人看起来狼狈不堪。
(https://www.eexsvv.cc/164170/3679299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