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棨暂时还不能处决。通过他,还能挖出更多的贪腐官员,或许会涉及某些朝廷显赫的权贵家族。这条线还要继续深挖。
十二月的寒风愈发凛冽,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十二月中旬,辽东和宣府的军饷已经发放完毕。各地奏报陆续传来,显示军饷确实发到了将士手中,没有再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
十六日,军委会的奏表送到崇祯手中。
看着上面触目惊心的数字,崇祯眉头紧锁。年初时,他和毕自严、孙承宗定下的军费预算是两千万两。但谁能想到,会爆发一场持续半年的大规模战争?
仅这场战事的各项开支,就要两千万两。
户部尚书王永光匆匆赶来,带来了最新的财政报告。
“陛下,各地税收已经开始入库,但要凑齐这笔军费,恐怕还需要时日。”王永光小心翼翼地说道。
崇祯头也不抬:“要多久?”
“至少...至少要到明年二月。”
“太慢了。”崇祯放下手中的奏折,“边关将士等不了那么久。发行会票,先垫上。”
“可是陛下,会票发行太多,恐怕会...”
“朕说了,发行会票!”崇祯猛地拍案而起,“难道要让将士们等着饿死吗?”
王永光不敢再说什么,连忙退了出去。
毕自严站在御前,双手微微颤抖。厚重的奏折在他手中仿佛有千斤重,冷汗不断从额头渗出,沿着脸颊滑落。
他已经反复核算了数遍,这份奏折上的数字依然让他心惊胆战。每一次重新计算,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都在提醒着他:大明的国库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殿内寂静得可怕,只有檐下风铃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
“陛下,今年的军费支出......”毕自严的声音有些发涩。
崇祯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如电,“具体说说。”
殿内的温度仿佛又降低了几分,毕自严咽了口唾沫,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辽东一线,光是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就需要三百万两。六万将士为国捐躯,按照新定的标准,每人抚恤......”
“继续。”崇祯的声音很平静,但毕自严却从中听出了一丝压抑的情绪。
“犒赏十万大军,需要五百万两。这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理应得到嘉奖。”毕自严停顿了一下,“军备损耗四百万两,包括战马、甲胄、火器等。辽东一线总计一千二百万两。”
崇祯的手指轻轻叩击着龙案,“东江镇呢?”
“东江镇那边......”毕自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声音略显颤抖,“四万人阵亡,抚恤金一百万两。犒赏一百八十万两。军备损耗相对较小,只有五万两。”
崇祯站起身,负手而立。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天雄军的开支如何?”
“天雄军总计五百五十万两。”毕自严翻开手中的册子,“其中重甲骑兵占据大头,两万人的装备费用就达到了三百八十万两。”
崇祯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粮草的支出呢?”
“一百二十万石,每石一两六钱,总计一百九十二万两。”毕自严的声音越来越低,“这还是在各地粮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加起来多少?”崇祯突然转身,目光灼灼。
“回陛下,仅战事支出就达到两千二百二十七万两。”
殿内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毕自严低着头,不敢抬眼看皇帝的表情。这还只是战事支出,今年的常规军费开支是两千六百万两。辽东八百万,天雄军一千一百万,其中光是两万重甲骑兵就花了八百万。九边其他军费七百万。
再加上新增的官员俸禄四百万两,各种补贴一百万两,陕西救灾三百万两,以及水泥路建设等支出......今年总支出近六千万两。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朝廷命官胆战心惊。
“孙承宗看过这份奏折了?”崇祯突然问道。
“是的陛下,大学士说,应该如实禀报。”毕自严如实回答。
崇祯转过身,目光如炬,“他说得对。朝廷的财政状况,一分一厘都要清清楚楚。”
“可是陛下,这些支出......”毕自严欲言又止。
“该花的钱就要花。”崇祯斩钉截铁地说,“今儿个已经是腊月了,官员的俸禄尽快发下去。”
“可是......”
“毕爱卿。”崇祯的声音变得柔和,“朕知道你为国库操心。但你要明白,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多。”
毕自严抬起头,看到皇帝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心中稍安。
“今年夏税收了一千三百万石粮食,追缴了八百万石欠税。”崇祯继续说道,“光是运到京城的八百万石,折算就有四百五十万两。”
崇祯走到挂在殿壁上的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江南地区,“浙江和南直隶尚有四百万石粮食未缴,这笔账朕记着。”
“陛下,京城制造局和雅兰堂的营收......”
“我知道。”崇祯点点头,“你去安排发放俸禄吧,让大家过个好年。”
当天,朝廷当日已经拟定好了文书,送到司礼监。案牍房里,灯火通明。
执笔太监方正化看到数字时,手都抖了一下。四百万两的俸禄支出,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但崇祯只是淡淡扫了一眼,就全部批准了。
另一边,兵部的血腥风暴席卷而过,朝堂上却没有想象中的恐慌。
相反,不少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嗅到了腐肉的秃鹫。这是一场新的洗牌游戏,每个老狐狸都在暗中盘算着自己的机会。
崇祯站在乾清宫的窗前,看着庭院中飘落的雪花。寒风呼啸,将雪花吹得纷纷扬扬,在空中打着旋儿。朝堂上的变化,就如这看似纯净的雪,实则暗藏杀机。
殿内烧着地龙,温暖如春。崇祯的目光透过窗棂,落在远处的朝堂方向。一场震撼朝堂的政治风暴,到东林党的覆灭,再到新皇登基后东林党的回潮。短短数年,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
“陛下,吏部那边又打起来了。”孙承宗快步走进殿内,脸上带着几分无奈,额头上还沁着细密的汗珠。
崇祯转过身,眉头微皱:“又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官员推荐的事。” 孙承宗擦了擦额头的汗,“两个御史在门口大打出手,说是对方的推荐名单有问题。一个说对方收了贿赂,一个说对方徇私舞弊,闹得不可开交。”
“打得如何?”崇祯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孙承宗露出一丝苦笑:“张御史的官帽被打掉了,李御史的袍子被撕破了。要不是衙役们拦得快,怕是要见血。”
“由他们去吧。”崇祯轻笑一声,转身在案前坐下。
朝堂之上,新政派与保守派的较量正如火如荼。那些曾经的东林党人、阉党余孽,如今都披上了新的外衣,打着各自的旗号,为了利益而厮杀。
(https://www.eexsvv.cc/164170/3679299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