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令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殿内气氛骤然紧张,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孙承宗眼中精光闪烁,他已看出皇帝此举用意。军权操控在最高层级的战略决策机构手中,统兵权归五军统领府,军纪由监察厅和宪兵司把控。这是要将军队权力分散,又要确保军令畅通!
“王承恩。”崇祯轻唤一声。
王承恩会意,立刻带人将文书分发给各位大臣。他的动作迅速而安静,仿佛一阵风掠过殿堂。
“诸位细看便知,朕已将军制改革事宜详细拟定。”崇祯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有力,“都督是掌控一域军事指挥的绝对权威,总督掌管军政,但战时不得干预军事指挥。”
李邦华翻看着手中文件,眉头紧锁。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崇祯忽然问道:“孙爱卿,你在辽东带兵多年,可知我军为何屡战屡败?”
孙承宗心中一凛,额头微微渗出汗珠。他斟酌片刻,才缓缓开口:“回陛下,臣以为有三:其一,军饷不济;其二,军纪涣散;其三,统令不一。”
“说得好。”崇祯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为解决这些弊端,朕决定在都督府下设参谋部,由参谋长协助都督统筹全局。”
他的声音愈发坚定:“参谋部负责战时情报收集、作战计划制定、后勤调度协调,确保军令上下畅通。”
李邦华忍不住问道:“陛下,这参谋部可是类似幕僚?”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示出内心的不安。
“不同。”崇祯摇头,目光如炬,“幕僚乃私人属从,权责不明。参谋长由军委会任命,职责分明,不得僭越。”
众臣恍然大悟。这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军事体系!既保证了军队战力,又确保了朝廷对军队的掌控。
殿内气氛微妙地变化着。有人眼中闪过惊讶,有人若有所思,还有人面露忧虑。
崇祯看着群臣的反应,嘴角微扬。这套军制改革方案,正是他穿越而来后,结合前世经验精心设计的。既吸取了历朝军制精华,又避免了其中弊端。最重要的是,这套制度能让大明的军队焕发新生。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崇祯问道,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期待。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无人应答。这改革太大了,需要时间消化。殿内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粘稠。
崇祯也不着急,他知道这些老狐狸们需要时间权衡利弊。但他相信,这套制度的优越性终会被认可。因为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制度。
“陛下圣明!”孙承宗第一个表态,声音洪亮,“此制可解我军积弊。”
其他大臣见兵部尚书都这么说了,纷纷附和。有人点头称是,有人出声赞同,还有人默默不语,但眼中已有认同之色。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第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这将是一场彻底的军制改革。而他,要让这支新生的军队,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
然而,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陛下,”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和谐氛围。说话的是兵部侍郎杨嗣昌,他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忧虑的光芒。“此改革虽好,但恐怕会引起军中动荡。”
崇祯的目光转向杨嗣昌,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杨爱卿有何高见?”
杨嗣昌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我军将士多年来习惯了旧制,骤然改变,恐怕难以适应。况且,这般大规模的改革,所需钱粮不菲,我朝国库空虚,如何支撑?”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又响起一片低声议论。有人点头赞同,有人皱眉思索,还有人面露犹豫之色。
崇祯并未立即回答,而是环视群臣,目光如炬。他知道,杨嗣昌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改革势在必行。
“诸位爱卿,”崇祯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朕深知此改革非易事。然而,我大明若不改革,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至于钱粮问题,朕已有安排。首先,裁撤冗员,精简机构,节省开支。其次,整顿税收,堵塞漏洞,增加收入。再者,鼓励商贾,振兴经济,充实国库。”
崇祯的话语掷地有声,令在座众人为之一振。他们看向皇帝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畏和期待。
“陛下英明!”孙承宗再次开口,声音中充满赞叹,“臣以为,此改革虽艰难,但利大于弊。我军若能脱胎换骨,何愁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李邦华也点头附和:“陛下所言极是。改革之路虽艰,但为江山社稷,我等当义不容辞。”
眼见朝中重臣都表态支持,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赞同。殿内气氛渐渐热烈起来,仿佛一股暖流在众人心中流淌。
然而,崇祯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
“诸位爱卿,”崇祯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改革非一日之功。朕望诸位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群臣齐声应和:“臣等谨遵圣谕!”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宣布退朝。大臣们鱼贯而出,殿内很快恢复了平静。
翌日清晨,崇祯早早起身,召集内阁大臣商议改革细节。
“诸位爱卿,”崇祯开门见山,“军制改革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周密计划,稳步推进。”
温体仁点头附和:“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我们应当先从一个军区试行,待有成效后再推广全国。”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温卿所言有理。那么,诸位以为应当从哪个军区开始?”
众人沉思片刻,孙承宗开口道:“臣以为,可从北部军区始。辽东战事频繁,若能尽快提升战力,或可扭转局势。”
崇祯点头:“孙卿所言有理。不过,北部军区情况复杂,恐怕难以短期见效。”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朕以为,不如从中部军区开始。”
见众人面露疑惑,崇祯解释道:“中部军区地处中原,易于调度。且京城所在,便于朝廷监管。若能在此取得成效,必能震慑四方,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内阁大臣们听罢,纷纷点头赞同。崇祯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满意,随即又严肃起来:“诸位,此事关系重大,务必要密切配合,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齐声应和:“臣等谨遵圣谕!”
“既然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崇祯的声音不疾不徐,“就请孙爱卿和李爱卿按照朕的思路,细化新军架构。张维贤也一同参与如何?”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应道。
崇祯站起身,走到殿中的沙盘前,指着上面的军事布防图说:“军队招募依然由兵部负责,根据当前形势拟定具体招募人数,制定一个整体方案,由孙爱卿呈报。”
(https://www.eexsvv.cc/164170/3679299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