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内,一片愁云惨淡。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冷清,茶楼酒肆也少了往日的喧嚣。人们压低声音谈论着朝廷的动作,生怕招来祸端。
消息传到两京,立即掀起轩然大波。皇帝在湖广的大清洗如火如荼,跨越千里的调查线索,再到武昌,督察队伍已经遍布全省。每到一处,都会揭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件。
京城的一些官员坐不住了。他们心疼在湖广的利益被连根拔起,私下里暗暗较劲。南京的官员则陷入恐慌,这股恐慌迅速蔓延到民间。街头巷尾,人们窃窃私语,猜测这场风暴何时会停息。
屠家和东林书院的读书人闻讯震怒。他们没想到皇帝会如此雷厉风行,一点情面都不留。京城风声鹤唳,阴谋四伏,政治危机如同远处的乌云,正在笼罩京城上空。
户部的人马抵达湖广,标志着京城新政派正式介入此案。他们带着皇帝的旨意,开始对土地重新丈量,对户籍进行清查,对惠泽田展开全面调查。每一份文书都要仔细核对,每一亩土地都要实地丈量。
那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武昌官场惊现四具自缢的尸体。其中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韩阳理临死前上了最后一道奏疏,字里行间充满不甘:“陛下,腐败分子如同杂草,总是层出不穷!”
崇祯看完只是冷笑。他们以为朕只是在清除贪官?格局太小了。这些人不仅贪污,更是压榨百姓,阻碍新政。这才是他们该死的真正原因。
五月初二,武昌城外,十三颗人头落地。行刑时正值暴雨,鲜血被雨水冲刷,那些惊恐的眼神依旧瞪视着前方,仿佛在控诉什么。围观的百姓噤若寒蝉,这一幕将永远印在他们的记忆中。
武昌地界最显赫的三大家族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偷税百万石。家主被处死,全族发配边疆。昔日富贵的宅院成了官府查封的对象,曾经趾高气扬的家族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一队队骑兵从武昌出发,带着皇帝的旨意奔赴各地。他们的马蹄声震撼着湖广的土地:一个月内,新政若不落实,一把手处死!这道命令如同一把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利剑。
闵学之的人头在湖广各州府轮流展示。有人说,这两个月的湖广,天际仿佛在滴落猩红的泪水。每个看到人头的官员都不寒而栗,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
各地官员开始加班加点推行新政。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下一个闵学之。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五月初,崇祯站在咸阳县边界,回望湖广方向。暴雨中的江山若隐若现,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无比孤独。这次湖广大清洗,触动的势力比北方更为庞大。一场暗潮正在悄然酝酿,暗流涌动。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了崇祯棱角分明的脸。他收回目光,眼神锋利如剑。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车队在暴雨中缓缓前行,马蹄声踏碎了地上的水花。崇祯知道,这不过是改革的开始。前方的路还很长,充满荆棘和陷阱,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崇祯皇帝刚从南巡归来,便被一堆奏疏淹没了。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每一份都在控诉李自成的“罪行”,要求将其革职查办。
他疲惫地靠在龙椅上,手指不停地翻动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昏黄的烛光下,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眼底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这些大臣...”崇祯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
王承恩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自从南巡回来,陛下就一直在处理这些奏疏,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
“陛下,要不要先用些膳食?”王承恩轻声提醒道。
崇祯摆了摆手,目光依旧停留在奏章上:“不必了。”
他拿起其中一份奏疏,上面赫然写着李自成在湖广强征土地、逼迫地主让出田产的“罪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新田制的不满和抵制。
“哼。”崇祯冷笑一声,将奏疏重重摔在案上,“这些人,真以为朕看不出他们的心思?”
王承恩识趣地低下头,不敢接话。
崇祯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夜色已深,紫禁城内一片寂静。远处的灯火星星点点,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秘密。
“去,把田尔耕叫来。”片刻沉默后,崇祯突然开口。
“是。”王承恩躬身退下。
不多时,锦衣卫都督田尔耕便匆匆赶到。他跪地行礼:“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崇祯背对着他,目光依旧望着窗外,“朕有要事交代。”
田尔耕站起身,恭敬地等待皇帝的指示。
崇祯转过身,从案头拿起一份名单递给他:“这上面的人,你暗中查查。每一笔贪污,每一次受贿,都要查得清清楚楚。”
田尔耕接过名单,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名字,瞳孔微微一缩。这些可都是朝中重臣,其中不乏东林党的骨干人物。
“陛下...”田尔耕欲言又止。
“怎么?有难处?”崇祯眯起眼睛。
“不敢。”田尔耕连忙摇头,“臣定当竭尽全力。”
“记住,只准暗查,悄声行事,万万别惊动了对方。”崇祯叮嘱道。
“臣明白。”
待田尔耕退下后,崇祯又唤来了执笔太监方正化。
“你给朕拟一道密旨,送往南京给许显纯。让他查查那边的官员,特别是朝廷里那位身居高位的李大人。”
方正化领命而去,很快便拟好了密旨。崇祯过目后,满意地点点头:“好,立刻派人送去南京。”
处理完这些事,已是深夜。王承恩再次劝说:“陛下,该用膳了。”
这次崇祯没有拒绝。一边用膳,他一边思考着接下来的对策。这些官员们的反扑来得比预想中更快更猛,显然新田制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王承恩匆匆走进来,“湖广那边又出事了。”
崇祯放下筷子:“说。”
“据报,有几个地主勾结当地官员,煽动佃农闹事。已经发生了几起暴力冲突。”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传朕旨意,让李自成立刻处理。若有人胆敢阻挠新田制,杀无赦!”
“是!”
第二天一早,崇祯便召集了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魏忠贤第一个开口:“陛下,这些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作祟。我们完全可以不理会。”
“不行。”崇祯摇头,“置之不理,只会让他们更加猖狂。”
孙承宗沉吟道:“不如我们先拖延时间。对这些奏疏,既不驳回,也不批准。等查清他们的底细后,再做定夺。”
“此言有理。”崇祯点头。
(https://www.eexsvv.cc/164170/3679296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