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谁说朕是暴君?朕要诛你九族 > 第五十六章 阳谋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殿内,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崇祯轻叹一声:“这些年你为朝廷操劳,朕记在心里。去吏部交了官印吧。”

来宗道愣住了,抬起头时眼中满是不可置信。随即他明白过来,皇上这是看在他侍奉四朝的份上,饶他一命。想到几个月前李若星的儿子也只是革职,老臣的心中稍安。

“臣叩谢天恩!”来宗道老泪纵横,连连叩首,直到额头渗出血丝。

待来宗道离开后,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传到了韩爌、钱龙锡等人耳中。得知来宗道只是革职,众人心中都松了口气。

“陛下待人还是有情有义的。”韩爌站在自家书房中,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

钱龙锡抿了口茶,点头道:“是啊,两次给百官加俸,这般仁德之君,实属难得。”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日之内斩杀十三名官员的消息,随着大明日报迅速传遍京城。当晚,京城城内的胡同、墙壁上,到处都贴着“全力彻查贪污腐败”的标语。街头巷尾,百姓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那些贪官污吉,一个个都伏法了!”

“可不是嘛,这回皇上是动真格的了。”

“我看那些当官的,以后得掂量掂量自己了。”

第二天的大明日报重点报道了李自成的提拔和国税局的成立,并强调了新农税政策的决心。这些消息像涟漪一般,从京城扩散到顺天府各县,再传至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广等地。

各地官员看到消息,不少人都坐不住了。有的连夜清点家中财物,有的暗中打点关系,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查办的对象。

崇祯站在乾清宫的窗前,看着远处的夕阳。他知道,要重振大明,首要之事便是得民心。只有百姓认可,才能凝聚人心。

消息传到南京后,江南读书人群情激奋。有人欢呼皇上英明,有人却暗暗担忧。就在众说纷纭之际,崇祯又下了一步棋,命人将屠家案件的证据送往南京刑部。

五天后,太监徐应元亲自将证据送到南京刑部衙门。他面色严肃,举止间带着几分威严。

“冯大人,陛下有令,此案要严查严办!”徐应元的声音在衙门内回荡。

刑部尚书冯英面色发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是,臣遵旨。”

“还有,陛下要求公开审理,不得有任何隐瞒。”徐应元的目光如刀,直视着冯英。

“臣定当竭尽全力!”冯英强自镇定,但声音却有些发颤。

徐应元离开后,冯英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屠家在浙江根基深厚,与东林书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案子一查,怕是要捅破天。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思绪纷乱。

户部尚书李元起闻讯赶来,脸上带着几分焦虑。两人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

“听说是为了屠家的案子?”李元起试探着问道,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冯英苦笑:“陛下要求严查严办。”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无奈。

“冯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李元起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

“先将屠方志请来南京了解情况。”冯英含糊其辞,目光闪烁。

李元起环顾四周,确定无人后,压低声音:“某倒有一计,可保平安。”

“愿闻其详。”冯英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李元起将计划说了,冯英听完后脸色大变,额头上的冷汗更多了:“此事若败露,你我都难逃一死!”

“冯大人,你我都收过屠家的好处,若是查实,难道还能保住这颗脑袋不成?”李元起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

冯英面如土色,连连摆手:“李大人怕是误会了,他跟屠家压根八竿子打不着。”说着就要起身。

李元起见状,也不再多言,起身告辞。走出衙门时,他的背影显得有些萧索。

两位大员各怀心事,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而在京城的崇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这些人自投罗网。

锦衣卫早已暗中展开调查,他们像幽灵一般潜伏在各个角落,记录着每一个可疑的细节。一旦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就是雷霆一击的时候。

夜幕降临,南京城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各个衙门的灯火陆续熄灭,只有刑部和户部的灯火还亮着。冯英和李元起分别在自己的书房中踱步,心事重重。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夜晚,几支锦衣卫小队已经悄然潜入南京城。他们带着密旨,准备随时出击。

南京的官员们还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崇祯的这步棋,可谓是阳谋。

借着屠家一事,让南京自查,看似给了机会,实则是一道难题。朝中不少人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就连南京那边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这位新帝并非易与之辈。

将这烫手山芋丢给南京后,皇帝再次提笔,密函悄然流转,让他多加留意。做完这些,他便不再过多关注此事。

“陛下,吏部递上了新的名单。”小太监捧着一叠厚厚的奏折,轻声禀报。

崇祯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连日来的政务让他有些疲惫,但眼下湖广布政使的任命不容耽搁。

“放在这里吧。”

他随手翻开名单,目光在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掠过。每个候选人的履历都写得明明白白,字里行间透着各方势力的较量。大家都在极力推荐自己的人选,毕竟湖广布政使这个位置,实在太过重要。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崇祯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宫墙在阳光下泛着金色,衬得天际愈发辽阔。

湖广,确实是个关键之地。

这里不仅是大明最大的粮仓,更是九省通衢。如今正在组建五大军区,南方军区未来必然要征讨南越,届时粮草辎重都要靠这里。沿江而下,直奔湖南腹地,再到桂林,这条大动脉连通着整个西南。中原粮仓与湘区资源将通过襄阳输送,经南阳进入关中,支援陕西。

“王伴伴。”崇祯突然开口。

“奴婢在。”王承恩连忙上前。

“去请邱禾嘉入宫。”

“是。”王承恩躬身退下,脚步轻快地消失在回廊尽头。

崇祯重新坐回案前,翻开奏折继续批阅。直到夕阳西下,殿内点起了灯火,邱禾嘉才姗姗来迟。

“臣参见陛下。”邱禾嘉跪地叩首,额头轻触地面。

“起来吧。”崇祯放下手中的奏折,“爱卿来得正好,朕正要用膳。”

邱禾嘉有些惶恐:“臣不敢打扰陛下用膳。”

“无妨。”崇祯摆摆手,“一起用吧。”

很快,御膳房就送来了几道精致的菜肴。香气四溢,美酒醇香。邱禾嘉坐立不安,不敢抬头。能与皇帝同席用膳,这样的殊荣让他受宠若惊。

(https://www.eexsvv.cc/164170/3679295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