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屏展开1991年的影像:年轻的父亲站在同样的控制台前,将某个程序拖入回收站——那是“收割协议”的核心算法。
“共振会杀死武器,而不是人。”父亲的声音跨越时空响起,“7.83赫兹是地球脑波的频率…让系统自我吞噬。”
吴欢按下确认键。
===
海面之上
周临的指挥舰突然剧烈摇晃,所有电子设备冒出青烟。他惊恐地发现,翡翠戒指的防护罩正在反向抽取佩戴者的生物电——这是初代防护罩设计者吴振峰埋藏的反制程序。
“不…这不可能…”他抓挠着逐渐碳化的手臂,“‘波罗的海共识’明明…”
海底腾起的蓝色光柱贯穿云层,全球七处声波武器站同时自爆。在各国卫星监控中,这不过是场海底地震引发的电磁风暴。
===
一个月后 滨海公墓
吴欢将两枚戒指放在父亲墓前——一枚刻着T-91,一枚刻着T-7。碑文上新刻了一行小字:
【声止于听,剑折于执】
身后传来脚步声。杨院士拄着拐杖走来,递给他一份泛黄的档案。
“你父亲和郑国锋的毕业合照。”老人指着照片角落第三个模糊的人影,“这才是初代‘鹈鹕’…现任国安部部长。”
吴欢望向远处新落成的海洋研究所,那里正用“织女星”残骸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要上报吗?”杨院士问。
一片落叶飘过墓碑。吴欢转身离开,答案融进三月微凉的风里。
滨海市遭遇本年度第18号台风"山猫"外围影响,暴雨橙色预警已持续36小时。
市委大楼顶层,市委书记办公室的防弹玻璃窗正在经受每小时120毫米降水量的冲击。
吴欢站在窗前,指节无意识地轻叩着钢化玻璃,目光落在远处海面上如同玩具般摇晃的渔船。三十八岁的市委书记——这个头衔在别人眼里是平步青云的奇迹,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职务晋升背后都刻着"松风事件"留下的隐秘烙印。
办公桌上的红色加密终端突然发出蜂鸣。这是"松风事件"后国安部特配的第七代量子通讯设备,直接连通"深渊"监控系统。
吴欢输入生物密钥,屏幕上立即投射出全息影像:凌晨3点17分的保税港区监控画面。
六个穿着"东海渔业"制服的人员正在X-12集装箱区装卸货物。他们推着的冷链箱上喷着"渤海带鱼样本-18℃保存"的字样,但箱体右下角有一道被刻意做旧的蓝色划痕——那是军科院"蛟龙"项目组特有的标记方式。
画面突然切换,热成像显示箱内根本不是鱼类,而是六个柱状金属体,持续散发着38.5℃的恒温。
吴欢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温度正是当年声波共振器的工作温度。
"书记,发改委林主任到了。"秘书赵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伴随着三声规整的敲门声。
吴欢关闭全息投影,转身时脸上已经换上标准的迎客微笑:"请进。"
办公室门打开,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副主任林岳带着湿气走进来。这位五十岁的技术官僚身后还跟着一位穿藏蓝色套裙的女性,她无名指上的铂金婚戒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吴书记,久等了。"林岳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这位是省科技厅新调任的装备处处长程蔚同志,负责这次'海龙号'科研船的技术对接。"
程蔚向前半步,吴欢注意到她左手小指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疤痕——那是使用微型激光解码器常见的灼伤痕迹。
(https://www.eexsvv.cc/164162/876387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