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 第53章 李公已殁矣

第53章

宇文君、宇文安,一路上忙得很。

帮炊事班搬麻袋,帮民兵送饭,跟在在宇文吐屯身后,拿着纸张做着数据记录,又或者帮刘顺等内侍做着跑腿的工作。

这两人倒也不是什么新的小角色。

他们是阿史那蔑儿干与原二妃、宇文安禾的儿子,卓娜的兄弟。

大哥宇文君十八岁,二弟宇文安十二岁。

两兄弟改姓宇文之后,宇文安禾又递了折子,恳求李唯给他们两人赐下汉名。

这没什么不允的,两个字的事,李唯自然答应了。

李唯也没瞎取,君、安两字出自: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这段话说的是居安思危的智慧,送给这两个命运曲折但幸运的男孩来说也很合适。

李唯敲打的意思不多,是直白的希望他们努力活到寿终正寝,能够延续血脉传承。

宇文一脉是卓娜的娘家势力,李唯为此铺垫了很多,总不好辉煌不到一代,徒成了笑话。

两兄弟的心性不算复杂,老大沉默寡言带了些内秀,老二略有些自闭喜欢独处、闷头捯饬些手工活儿。

唯一能算得上毛病的,就是他们很听做娘的、宇文安禾的话。

宇文安禾的三观觉悟、决定着这个家未来三代的走向,但通过李唯的观察与从卓娜、赫连孛、毕力格口中了解了些实际情况后,李唯反倒对宇文氏族很放心了。

并非宇文安禾控制欲强盛,而是当时阿史那王庭的环境如此,宇文安禾只能把孩子教育成这样。

蔑儿干对她的孩子不甚在意,甚至觉得妨碍他寻欢作乐的累赘。

蔑儿干的态度,助长了大妃乙室氏嚣张的气焰。

在宇文君三岁的时候,他险些被大妃按在水缸里活活淹死。

三岁的孩子,惊惧交加、高热不退,祭祀一刀又一刀的放血,还要给宇文君喂什么仙丹,要不是二妃以宇文家传的汉书手抄本孤本长跪不起、请动了赫连孛,宇文君坟头草都被羊群吃光一茬又以茬了。

她生卓娜时,有名被收买的婢女,拿沾了秽物的剪刀,准备去剪脐带。

生宇文安的时候,产婆一边叫着难产,一边把孩子往她肚子里回推。

宇文安禾能平安养活自己与她所出的全部孩子,不是道运好,是她一步步机关算尽、小心谨慎。

孩子,总不是大人,他听不懂太复杂的道理。

你跟孩子说‘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孩子便会和陌生人说‘我娘不让我和陌生人讲话’。

当然,这不是孩子的错,脑补发育、情感培育、经验模仿累积都不到位,孩子能做的事情、愿意讲的话就总是出人意料的。

可他们娘四个,由不得半点差错。

就这样,一步步都拼尽全力算计着,两个男孩的性格、习惯也都定了性。

反倒是卓娜有外嫁他部、赏赐臣子的利益在,没有性命之忧,她的性格反倒没受太多的拘束,只是养成了谨言慎行、察言观色的习惯。

如今王庭里的人一把火烧了,闪电城王庭变成了废墟。

解放了,但在宇文安禾看来,也只是换个地方,舒适的过着小心翼翼的日子罢了。

“你们要跟着陛下去做事实,不要想着靠关系去一飞冲天。

从底层做起来,这反而是光荣的。

一步步来,你们姓宇文、是卓娜的亲兄弟,你们总会升到不属于你们能力的位置。

所以更你们更需要能让人信服的品性。”

这是宇文安禾反复叮嘱自己两个儿子的。

这些宇文君和宇文安听在心里,不然也不会想着连倒恭桶的事情都去帮忙。

当然,没人敢让他们去做,可值夜的民兵却都看在眼里,不觉得他们丢份,反倒有一种公平和感慨。

瞧瞧,这就是我们自豪的家、我们的大唐。

公平!

两兄弟将这几日民兵和内侍对待自己态度的变化默默记在心里,准备回家以后跟娘汇报,等着夸、也同时等着娘的分析和教诲。

但他们想,他们应当是做得不错的,不然大家也不会这样接纳他们,还和他们说理想、说喜欢哪个姑娘。

‘等以后安定下来,你们娘我会有爵位,咱们宇文氏绝不会只有一个尚书、一个县伯。

老大你日后袭的是我的爵位。

我想是个国公,不高不低,刚刚好,合规矩。

老二照理来说,你也该封个侯爵、伯爵,只是……陛下有意抬举宇文氏,但也不会让外戚与草原势力过大。

朝中有毕力格、有赫连孛、再有你们外祖父……等等工部良将、军中好儿郎,再多个你,中原怕是要乱。

这是朝政,娘也想不明白太多。

只是陛下给你的名字取个‘安’字,知足者安,你该明白的。’

两兄弟挤在一个帐子里,盯着棚顶的毛毡,说着心里话。

宇文君把娘当日叮嘱的话,重新嚼了好几遍,冷不丁的对着宇文安说,

“二弟,其实将来你也不一定没有爵位。”

也好在是亲兄弟,宇文安早也就习惯了自己大哥这样说话的习惯。

只是他一时间琢磨不明白,大哥为什么会这样说。

“大哥你是说娘说的不对?”

“不,不,我只是想,娘可能没说全。

你想,娘能封国公,是因为卓娜要做大唐皇后,皇后的娘家人理应得爵位。

而我继承爵位,是因为我是长子,这是什么……哦对《周礼》,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做错事,我就一定是国公。

二弟你,将来不封爵,但是分家产,你同样是娘生的,不仅仅是家里不会不要你,也和《周礼》有关。”

“对,这个我也在大礼堂听世子爷讲课讲了。”

“可是二弟啊,咱们现在是要打仗的啊……

你还记得讲历史的时候,提过的‘秦’?”

“始皇帝吗!”

“对,就是那个秦,秦国贫弱,但是他重农重军,这是大秦的立国之本。

而后秦王扫六合,成为了天下霸主,第一位皇帝。

你不觉得,咱们大唐如今和大秦很像?”

外来人的思维总是跳脱的,因为他们学识有限,所以很容易将一些相似的地方联系到一起。

只给QKA,那当然会打牌。

宇文安琢磨了一会儿。

他想,他是明白大哥想要说什么了。

他争取一个爵位,不是为了让自己有多享福。

什么爵位,能比得过国公之子,这个名头好?

但他争个爵,是为了给自己后代子孙一个保障,也是为了将来好说媳妇。

大唐礼仪规矩多,可现在正是个发达的时机,此时不钻营更待何时?

宇文安点头,回应道,

“我明白了。”

但是哥,咱俩上不了战场吧。”

宇文君白了宇文安一眼,但是黑漆漆的、又没点火,这个白眼注定是翻给瞎子看了。

“你有一双巧手。”

在新都这么些日子,还能看不明白一双巧手的地位有多高吗?

单说他们的外祖父。

比目不识丁好一些,比大大咧咧会磕头会闭嘴,哪里是那种能和赫连孛掰手腕的能人?

可是呢?

他如今身居高位,不论是赫连孛也好、毕力格也好、又或者是汉人禁军统领赵大人也好,见到外祖父也都是要先作揖问好的。

若不是外祖父没有儿子,哪里轮得到他们俩,占尽卓娜、娘、外祖父、宇文氏族继承人这么些个名头所带来的好处?

所以,该往哪里发展,真不能糊涂。

“我明白了,你放心吧哥,我想的明白,咱娘说的够敞亮了。

我要是真本事不够、天资不行、争取不来,我将来心里也不会难受。

左右你、娘、啊姊,都不会不管我。

至于说儿孙嘛,我听娘的,让他们学汉话,读汉书,做汉人,去科举,做好人。

有没有功名无所谓,但一定要学懂书里的大智慧。

咱们宇文家,有阿姊这么一位皇后。

大唐在,宇文在。”

这话也是宇文安禾说的。

她总是喜欢听故事,所以她总有些个人读后感。

把李唯来朔丹以后的事情,当做一个故事读,宇文安禾一笔笔的写下来以后,她虽然猜不透过程,但她能看得到故事大致的结局。

李唯会是一位震古烁今的帝王。

为了与他比肩,卓娜也注定不能做一位寻常皇后。

在李唯之前,上一位这般伟大的帝王,他是草原的天可汗,他是大唐的太宗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统治了整片九州大地。

李世民的皇后姓长孙,这是草原人都听说过、都记得住的娘娘。

娘娘贤德、英明……各种夸耀她的词汇,宇文安禾从小听到大。

长孙一脉凋零,并非是长孙娘娘有过错,而是妖后篡权。

而李唯绝对不会再允许后世再出一位篡权祸乱江山的人出现。

所以。

卓娜只会是一位贤后。

千古名君贤后的娘家,只要不贪心、不犯错、不勾结党羽、不得罪人、忠心于李唐皇室。

那么李唐在、宇文在。

她作为一家之主,便是要把这样的家训传承下去。

如此才对得起昊天上帝恩赐的殊荣与救赎,才对得起李唯对他们一族、一家的救命、再造之恩。

宇文安的话,比宇文君多很多。

宇文安叭叭了一大堆,听在宇文君的耳朵里,他过了一圈后,想到了二弟提及‘要是不成’以后的乐观,对自己手艺天赋的不自信。

他沉默了好久,又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是想到了世子爷在大礼堂上讲过、陛下对他说过的的一句很美的诗。

那句话是安慰人,别怕为时已晚,努力从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他想自己的二弟,恐怕是和自己一样,觉得起步太晚,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恐是已经没希望了。

这可不好。

于是转了这么大一圈,宇文君张口只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真是难为宇文安听懂了,

“诶呀,我也就这么一说。

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只要能接受最坏的结果,什么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而且,娘不是也说了,咱姐夫……陛下他盼着我们好。

只要我肯努力,陛下肯定愿意帮我。”

“确实,陛下待我们极好。”

宇文君点头非常赞同。

这些哪怕不用娘说,他也看得明白。

李唯对待他的亲堂兄李兆也不过如此了,甚至说人家李兆还会读书、讲学,而他们大字不识一个,为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安静得不像个人。

所以对于这样的陛下,他们要尊敬、要拼尽性命去帮衬。

哪怕做不到,也要谨记,不要给他拖后腿,不要给他脸上抹黑。

不然……别说是他们自己良心过不去,他娘只要还能在地上走,都得拿马鞭抽死他。

在王庭的生活,那么不容易,他们一家四口都平平安安的活下来了,哪能因为日子更好了,反倒活不下去了呢?

这样想了一通,宇文君又补充了一句,

“唯有忠心以报。”

“……哥,要不睡了吧,明儿要早起。”

“嗯。”

¥¥

长安。

“什么?”

女帝惊讶,她甚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了垂帘前,又问了一遍,

“你再说一遍?”

“臣启陛下,李公已殁矣。”

因人已死,死后哀荣,尊称一声‘李公’合乎礼节,也不会触怒女帝。

又听到了相同的回答,女帝深吸一口气。

她缓缓退回帘后,坐在了座位上。

她想笑。

她太激动了。

女帝面无表情,可实际上心思却活络的很。

好你个老匹夫,总算是死了。

李老一死,李氏一党最后的中流砥柱便是断了。

李唐,彻底成为了历史。

她早已发动了岁月史书,篡改了李唐的历史,这代人死去,下一任武家人登基,日后这天下人只会知道,是武氏终结了隋暴君,开创了盛世,更是有女帝临朝为天下先。

(没尬黑,前面论闪电战中,简单提过,武则天篡改李唐正经历史的事情,这是真的,不是杜撰,寻常史书可查,屁股歪的屎书就别看了)

“怎么死的。”

可话又说回来,到底是朝堂上,女帝还是整理出了悲怆的神情,对着下方汇报的梅相厉声问道,好似要为李老讨回公道一般。

(https://www.eexsvv.cc/164037/1009972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