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替嫁被嫌?婆婆砸钱哄我上清北 > 第88章 不学了

生活再难,也不能撂挑子不干。

早起学车之前,王翠芬就在心里给自己加油鼓劲,“加油,努力!晴晴说行,我就能行!”

不行也得行。

总不能她什么都不干,等着苏晴努力,然后自己就等着享清福养老。

上辈子她对自己亲生的孩子都没那样,现在就更不可能。

管他三七二十一,王翠芬照着谢建华的指示,就踩着油门往前冲。

然后一阵刺耳的声音,车子一个急停,不动了。

苏晴坐在车后座上,只感受到一阵强烈的推背感,然后又被惯性推了回来,整个人被弹得Duang了一下。

“咋啦?妈你把油门踩成刹车了?”苏晴问道。

王翠芬肉眼可见的慌张,求助的看向谢建华,“我不会把这个车搞坏了吧?应该不会让我赔吧。”

她看苏晴学起来就很简单的样子啊。

谢建华只简单的教了几句,苏晴就能很顺利的开车在空地上绕圈了。

怎么她一上手,就搞成这样了呢。

两人的天赋怎么可以差别这么大。

谢建华坐在副驾,比谁都淡定,“车抛锚了。  ”

“才开几分钟。这就出故障了?”苏晴震惊。她以为这车只是看起来破,没想到内里更破。

谢建华倒是习惯了,拿出工具箱,打开引擎盖,“正好,我来教教你们,遇到这样的故障,该怎么修理。”

不是破车,还不好展开教学活动呢。

正在服役的好车,哪能放那儿不管,任由他们随便用。

教学生,就得用这种各种故障都会出现的老破车。只要能把这辆车的故障修好,修其他车子,也能触类旁通。

他当年学车,用的也是这辆破车。

想着这是开车上路之前的必修课,苏晴探头看了看内部老旧的汽车零件,有些嫌弃的说道:“行吧。你说怎么修理,我们跟着学。”

作为修车学徒,苏晴和王翠芬的态度都很不错,不仅认真听讲,两人还自带一个小本本。

谢建华讲的重点,她俩还会在小本本上做笔记。

记完,两人还亲自动手,在谢建华的指挥下修理汽车故障。

跟着谢建华学了一上午的车,苏晴不仅手脏了,连脸都脏了,两个手帕更是被擦得黢黑。

“连指甲缝里都是黑的。还有机油,也不知道洗不洗得干净。”苏晴看着自己的两双黑爪子。有点后悔了。

王翠芬也看着自己的黑爪子叹气,“我手也黑了。连衣服也弄脏了。  ”

两个人都肉眼可见的狼狈。

苏晴年轻,记忆力好,而且懂基础的理化知识,学得更快。王翠芬就痛苦了,原理什么的,她理都不理,纯死记硬背。

其实学了一个钟头,王翠芬就痛苦到不想学了。但她怕丢人,没好意思说。

但苏晴比她干脆,体验了半天,直接放弃。

“不学了。这破车谁爱开谁开吧。以后我要买得起小轿车,我肯定能请得起司机。现在,我就骑自行车!”

在苏晴眼里,二八大杠都比这四个轮的顺眼。

她以后又不当司机,又不是闲的,非得去学汽修技术。

该放弃就得放弃,她精力有限,做不了全知全能的神仙。

“不学啦?”王翠芬震惊。可以就这么放弃的吗?

都上了一上午的体验课了,适不适合自己,苏晴也有数了,她淡定的表示:“不学了。妈你还想学吗?想学的话,可以接着学。”

王翠芬赶紧摇头,“我也不学了。晴晴说得对,大不了以后请司机。”

开车不难,也就是油门跟刹车的事。难的是修车。

谢建华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笑笑不说话,非常顺从的就结束了这场教学活动。

他正想劝苏晴他们找点别的事情来做,到了下午就发现,苏晴两人根本就不用他来安排。

不跟他学车,苏晴下午就拉着王翠芬去城里书店淘书去了。

谢建华刚从厨房洗了碗出来,就发现苏晴和王翠芬都不在,他站在走廊左右张望两眼,奇怪的发现,两人居然都不在。

还是隔壁邻居上楼的时候,好心提醒道:“找你妈跟你媳妇呢?她俩进城去了。  ”

“我知道,对,她俩是进城去了。”谢建华微笑。

回老家,他被这婆媳俩孤立就算了。都把两人带到自己地盘上来了,他还能被孤立。

在外头强笑了两声,门一关,他就笑不出来了。

他先是回房间,把房间里的卫生重新打扫了一遍,把苏晴叠得不好的被子,都重新拆开,叠得方方正正,书本都按照科目、厚度整齐排列……

把所有的东西,都按照自己的审美规矩的摆好,看到厨房里的蜂窝煤少了许多,他又拿上钱和票出门,买蜂窝煤去。

他家住二楼,这种有分量的东西,提上去费劲。

不用王翠芬和苏晴开口,体力活谢建华都自觉地包揽到了自己身上。

他一个人出门,正好遇见隔壁孟营长夹着孩子回家。

“建华你怎么回事啊?你妈跟你媳妇刚来,你好不容易休假,不多陪陪她们,怎么还一个人往外跑。”

孟营长还以为谢建华年轻,性子野,在家里待不住。他用过来人的语气,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就算想跟朋友出去放放风,也别挑最近的日子。以后有的是机会。”

“我去买蜂窝煤。”谢建华一脸正经,他不是出去玩的,他是去干正经事的。

“煤什么煤。你之前收拾家里的时候,就买了那么多煤回来。这才多久,你就又买煤了?忽悠谁呢。好好在家陪你妈跟你媳妇。你妈跟你媳妇刚来,还不清楚情况,你现在把家里理清楚了,以后你的日子才好过。”

这是经验之谈。刚来的时候,就得把家里的规矩立好,以后家里再闹腾,也有个限度。

如果只是小媳妇跟着来随军,那情况还算好,两个年轻人,日子想怎么过就怎么过,问题不大。

可谢建华不止把媳妇叫来了,还把亲妈叫来了。有个婆婆在上头压着,谢建华要是顶不起事儿,那家里肯定得乱。

孟营长觉得自己媳妇算是温柔好说话的那种,他也时不时的在中间受夹板气。

他没跟苏晴和王翠芬两人说过几句话,但苏晴和王翠芬两人,一看就是那种主意很正,不好摆弄的性格。

谢建华现在要是不抓紧表现表现,至少哄住一个,那后面肯定得遭罪。

“家里没人。我媳妇跟我妈两个,都出去了。她俩一起进城买东西去了。”谢建华尴尬的摸摸鼻子,是他不想陪吗?是这两人不需要他陪啊。

家里的煤当然还有,他只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而已。要不然那俩婆媳出去潇洒,  他一个人在家看书,怪凄凉的。

“两个人一起出去啦?”

孟营长惊讶的把夹在胳膊下的孩子放地上,让孩子自己回家去,然后自己继续站在楼梯间,好奇的打听道:“你妈,你媳妇?就她们两个人?没叫你?”

“叫我干什么?叫我我也不会去。”谢建华强行挽尊,“她俩就是去瞎逛的。又没什么正经事。我不乐意跟她们一起去浪费时间。”

要是工作日,要忙着训练,他就不说什么了。可今天他休假啊。苏晴和王翠芬就这么把他给落下。

甚至连问都没问一声就出门,明显是把他给忘记了。

谢建华深吸一口气,不行了,不能再想了,越想越生气。

他面无表情的生闷气,孟营长却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你还是太年轻。等她们两个回家,你自己注意着点吧。”

“注意什么?”这下轮到谢建华好奇了。

孟营长教育道:“注意看她俩的脸色。有不对劲的情况,该哄就哄。”

谁受了委屈,神色不对,就偷偷的哄哪个。不然矛盾变大,家里闹起来,谁都别想好过。

毫不客气的说,这个家里乱不乱,他说了算。

“呵~算了,我还是去买煤吧,不跟你说了。”谢建华无语的笑笑。觉得孟营长的经验,没有丝毫可取之处。

还看他妈和他媳妇脸色呢?那谁来看他的脸色啊?谁来哄他啊?

在这个家里,只有那两个女人惹他生气的份,没有他去哄人的份。

王翠芬好歹是亲妈,走到半路,终于想起了谢建华。

“哎呀,忘记叫建华了。他今天休假呢。把他一个人丢在家,他不会无聊吧。”

苏晴赶紧说道:“他在这儿都那么多年了,不像我们,不认识几个人。周围全是他朋友,他怎么可能无聊。才半天假期,他随便都能消磨掉。”

“这倒是。到这边来,我唯一不适应的,就是李大姐她们不在身边,说话的人都没几个了。”王翠芬感慨道:“这一下子离开家吧。我还怪想她们呢。”

离开老家之后,老家的烦恼追不上了,快乐也被迫减少了许多。

苏晴奇怪的问道:“妈你跟隔壁吴婆婆,不是聊得挺好的吗?”

“我那说的都是场面话,随便附和一下。”王翠芬笃定的说道:“我跟这人聊了几天吧,发现这人跟我不是一路人。”

“为什么?”苏晴好奇追问。

“她太抠啦!”王翠芬感叹道:“你没发现她孙子的屁股蛋都快露外面了吗?总共才两条裤子,补丁叠补丁就算了,还有那么大的破洞。小孩子再调皮,也不至于这样。”

苏晴说道:“那你俩确实玩不到一起去。”

生活精打细算和抠门是两个概念。王翠芬从来都没抠门过。

尤其是对孩子,该花的钱,她一笔都没想过省。

“她自己抠,不让她儿孙乱花钱就算了,还见不得咱们家花钱,还让我教训你呢。我再怎么省钱,也不会省到你身上去啊。”王翠芬说道:“吴婆婆在这家属楼住得久,消息灵通,等把楼里的八卦打听完了,我就不跟她玩了。”

王翠芬跟吴婆婆是形势所逼的假玩。没办法,邻居嘛,碰面说话的机会,比别家多得多。

老的跟老的玩,小的跟小的玩。

王翠芬平时跟吴婆婆说话,苏晴就跟她家的儿媳聊得多。

没想到吴婆婆是这样的人,苏晴忍不住有些同情的表示,“那孟营长的老婆也太惨了,  那么温温柔柔一个人,遇到这么个婆婆。”

王翠芬赶紧割席,“晴晴你放心嗷,妈可不是吴婆婆那样的人。妈对你可不抠门,  你想要什么,妈都给你买。”

“那是。我婆婆多好啊。比我亲妈对我都好。”苏晴笑嘻嘻的挽上她的肩膀。

该买的日常用品,两人早就买了,今天出门,就是来买书来了。

就现在这营业员的态度,买书还挺费时间,因为得自己去书店找。

找不到也没必要去问营业员,因为营业员不仅爱搭不理,还会骂人。

反正有钱,苏晴也不精挑细选,觉得有用的就买。

“这书也要买?”王翠芬疑惑,“高考要考这么多东西吗?这学得过来吗?”

她光是默写一些常用的古诗和成语,就觉得难度很大了。

想到苏晴要学这么多东西,她都替苏晴愁得慌。

上辈子小儿子倒是考了好几回,但王翠芬那时候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高考难,不知道高考有多难。因为当时她只管给钱,还有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上的事,她帮不了一点忙。

“要的要的。高考可难了。那么多学生呢,不准备充分不行的。”苏晴上次高考,卷了三年才上岸,这次她也提起了精神。

“那就都买。”王翠芬欲盖弥彰的说道:“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高考。但该准备的,咱们还是得准备上。国家需要文化人,你看的书,早晚能用上。  ”

苏晴试探着问道:“这次找到了一套很有用的数学老教材。要不要给小弟寄回去?”

“不用。给他干嘛。那就是个笨蛋。你聪明,你多学点。”王翠芬果断的说道。

王翠芬虽然夸苏晴机灵,但心里也做好了苏晴考不上的准备。她能供小儿子复读四年。轮到苏晴,只要苏晴想读,她能一直供。

(https://www.eexsvv.cc/164029/1093918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