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太后宫里的人对此早就十分熟悉,引着冉贵妃,贤妃德妃,以及嫔位的娘娘入殿落座,安置好婕妤的位置,最后再给殿外的美人和才人们排好了序,一切准备妥当后,太后才从后面缓步走了出来。
太后出现,殿内的嫔妃纷纷起身行礼,得到应允落座后,外头的美人和才人分批入内跪拜,等请安完毕,再依次有序离开前往偏殿。
一整个过程十分流畅,动作也比宋念知想象中快很多,感觉也就那么一小会儿的工夫,主殿内便安静了下来。
太后看了贤妃一眼,贤妃便起身略一行礼,上前坐到了太后身侧,接过嬷嬷的活计,亲自给太后倒上了茶。
底下妃嫔对此见怪不怪,本就是姑侄,亲近些在所难免,且平日里,贤妃伺候在太后身边也是常有的事,哪怕是在太后闭门清修之时,贤妃依旧可以自由出入长鸾殿,足以见得贤妃在太后心中的分量。
这是谁都羡慕不来的独特之处,也注定了抢不走,而且太后很少插手后宫的事,费尽心思讨好太后未必就能得到同等的回报,众妃索性也就歇了心思,不去钻研这些门道了。
宋念知坐在最末的位置,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众人的反应,目光也几次悄悄投向了坐于上首的太后。
太后生的很美,哪怕这个年纪了,依旧能看出她年轻时候的风华,而且不知是不是沉迷礼佛的缘故,她整个人看上去特别平和,一点不像是从后宫中一路厮杀到最后,打败异己坐上太后之位的女人。
外界对太后的评价,多是不理事,不喜热闹,不爱出门,仿若无欲无求,只想守着这座长鸾殿度日。
宋念知一直不清楚,太后是本性如此,还是因着某些事情才变成这般,加之先前楚修无意间透露出的冷淡之态,让宋念知不由多想了几分。
不过现在看来,太后这样子倒更像是纯粹的喜欢清静,而且转念一想,都已经坐到了太后的位置,想必也不会有多少的身不由己吧。
念头到此,宋念知索性不再多想,太后这边,她只需尽好本分,其他的暂时无需考虑。
毕竟十日才请一次安,太后总不能一见完礼就直接让嫔妃们原路返回,于是象征性地会留大家说说话。
当然,太后不理外物,也没太多可说的,多是冉贵妃汇报一些宫务,太后点评几句,或是德妃或其他嫔妃讲些有趣的事,逗太后开心。
嫔妃们若是遇到什么难题,想求太后做主,也可借着请安的机会说出,请太后出手解决。
宋念知不清楚太后的忌讳,故而没有轻易开口,她坐在一边安静听着,尽可能多的从旁人的话语中搜集信息,以此加深对太后的了解。
宋念知始终把自己摆在最不起眼的位置,只有到了必要的时候,才会跟着笑一笑,或是点头附和几句。可没想到,她都这样低调了,事情居然还能落到她的头上!
(https://www.eexsvv.cc/163943/1095758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