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 第186章 好处姜耀得,黑锅赵佶背

  两刻钟后,姜耀再次来到那片神秘的空间中。
  玉石铺地,无边无际。
  一个大光球正在熠熠生辉。
  “叮咚!恭喜宿主,和赵福金发生人生交流,绝色加一,获得奖励青春不老丹一粒。接下来再增加一绝色,将奖励两粒青春不老丹。”
  “叮咚!恭喜宿主,和赵福金发生人生交流,产生暴击,暴击对象:蔡鞗。系统奖励:蔡鞗力量。
  原本姜耀还以为,通过茂德帝姬赵福金,会暴击到完颜宗望,获得一些金国精兵呢。没想到,竟然暴击到了赵福金的原配蔡鞗,获得了蔡鞗的力量。
  嗯,姜耀在这个世界就是赵福金的原配,如今暴击到历史上赵福金的原配蔡鞗,也算理所应当不是?
  而且,蔡鞗力量附带着三年寿命,也算个不错的奖励不是?
  姜耀还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了,更满意的,还是躺在身边的美人茂德帝姬赵福金了。
  “真是个水做的美人啊!难怪,让那些蛮人见了她之后,难以节制,以至于她破裂而死。”
  望着昏死过去的赵福金,姜耀暗暗想着。
  仅仅两刻钟赵福金就昏死过去了,当然难以令姜耀难以尽兴。他胡乱穿好了衣衫,又往李师师的营帐而来。
  “怎么?我的盖世英雄?”李师师似笑非笑地向姜耀看来,道:“盖世英雄欺负完大宋帝姬还不算完,又来欺负奴家了?”
  说实话,对于姜耀的到来,李师师又喜又怕。
  喜的是,姜耀在与大宋第一美人的新婚之夜还来寻她,足以证明她在姜耀心中的地位。说实话,刚才想到此刻姜耀正与那茂德帝姬翻云覆雨,她心里真是酸酸的,有些吃味儿。
  怕的是,最近这一个月,除了那几天特别的日子,她与姜耀夜夜笙歌,实在是腰酸背疼,招架不住。好不容易今晚能好好休息吧,姜耀又来寻自己。
  姜耀一把将佳人揽在怀中,道:“看来,师师对我这个盖世英雄的名号,很有看法啊!”
  李师师一边在姜耀雄壮的胸膛上画着圈圈儿,一边横了姜耀一眼娇嗔道:“那是自然。咱们的一年之约,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妾身没看到你做出什么惊天大事,倒是在床笫之上对着女儿家大逞威风!您这盖世英雄……该不会专指床笫之事吧?”
  “调皮!”姜耀刮了刮佳人的琼鼻,微微摇头道:“刚才这一个月,吾做出了何等大事,师师你又不是不知道?至于这盖世英雄么……当然是收了梁山附近的十三州县之后了。师师你信不信,不出一年,吾就能让这十三州县,五谷丰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李师师眼前微亮,道:“如果你真能让这十三州县,五谷丰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到的确能称盖世英雄了。那……那妾身能知道,你打算如何施政吗?”
  姜耀道:“当然可以。我施政的第一步,就是大行括田法,让这十三州县全部实行括田!”
  “啊?括田?那不是昏君正在做的事吗?如此害民之举,怎么可能让十三州县大治呢?”李师师满面不解。
  姜耀道:“赵佶行的括田之法,当然是害民之政。”
  所谓括田法,其实是杨戬为了给宋徽宗赵佶敛财,弄出的害民之法。
  别误会,这个杨戬不是二郎神,而是宫中的一名宦官。
  此人年轻时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帝的意思。自崇宁以后,日益受宠,担任知入内内侍省。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
  到了政和四年,也就是五年前的时候,他已历任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节度使,由检校少保升至太傅。
  成为朝堂上数得着的大佬之一。
  不过,杨戬想做的事情更大,他想废掉一向和他不睦的太子赵桓。要不然,等到太子赵桓上位,绝对没他的好果子吃。
  要达到如此目标,一般的逢迎可就不行了。杨戬一心要立更大的功劳,获得更大的宠信。
  这时候,有个叫杜公才的胥吏向杨戬献计,制定法令,查验老百姓的田契。
  你种的这田地,有地契没有?有地契就是你的,没有就不是你的。
  听起来,也算合情合理不是?
  但问题在于,你即便拿出了地契,官府也会问这地契是哪来的。你说是甲卖给你的,那甲的田地是从哪来的?哦,是从乙那买来的。那么,乙的田地,又是怎么来的呢?从丙那里买来的。那么,丙的田地又是从那来的呢?
  ……
  以此类推,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这田地也就不是你的了,收为官田。
  当然了,大宋朝廷是讲理的,地虽然不是你的,但是你种了这么多年,也不好夺你的生路不是?所以,这田地你还种着,只是从这些田地的地主,变成朝廷的佃农罢了,需要每年交租。
  对了,前些年需要交的租,你也补一下。
  就这样,杨戬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不知弄得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非但如此,他还将八百里梁山泊都划归了官府所有。
  本来,八百里水泊梁山,不知有多少渔民依靠捕鱼为生。杨戬按船定租税,渔民们要想继续捕鱼,就必须缴纳沉重的税收。有违犯的,就以盗窃罪抓起来。
  非但如此,按照朝廷本来的规定,遭水旱灾害时可免税。
  但是,这些“括田”的所在,就算百姓们遇到水旱洪涝之灾,也概不得减免。
  那百姓还能活下去吗?
  不反等什么呢?
  后来,水泊梁山大兴,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这“括田令”真是功不可没。
  “不过……”姜耀眉毛微微一挑,道:“师师知道,这些田地收归官府所有之后,吾准备怎么办呢?”
  李师师冰雪聪明,道:“你的意思是,重新分给百姓耕种?”
  “可以这么说。不过,更准确地说法,是实行’均田制’。让这十三州县,耕者皆有其田!”
  “妙啊!此计极妙!”
  李师师瞬间秒懂,道:“杨戬括田,只敢括那些地方富户和平民百姓的田,不敢侵染兼并土地最多的士大夫的田地。而现在,你施括田令,却是要连士大夫的田地一并括掉,并且采用唐时的均田制,将这些田地分给所有耕田的百姓。如此以来,十三州县耕者尽有其田,离五谷丰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目标,还会远吗?而且……”
  姜耀追问道:“而且什么?”
  “你这坏人,做出如此滔天‘恶事’。士大夫却都会把这笔账,算到赵佶都头上。毕竟,这括田法,他早就下旨执行了。如今,又亲自巡幸梁山,大行括田法。不是他的主意,又是谁的主意呢?”
  话说到这,其实李师师已经意识到,这个怀抱自己的男人,有胸襟,有抱负,更有手段,确实是她心中的盖世英雄!
  李师师望向姜耀目光迷离,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姜耀知道佳人已经情动,俯身相就,向着她的朱唇而去。
  “等……等一下!”
  李师师却忽然伸手拦住了姜耀的侵袭,道:“仅仅做坏事,杨戬是够了。但是,你是要想十三州县的土地,平均分给耕田的百姓,你真有把握能实现吗?一年的时间够吗?”
  姜耀当然有把握了。
  这么多系统奖励的忠诚度百分百的军士在手,再行一次“均田制”有什么困难?
  至于一年的时间太短,难以甄别那些人是真正种田的百姓么……
  姜耀微微一笑,道:“除了杨戬之外,吾还想用一个人。”
  “谁?”
  “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之人,师师听说过么?”
  “宋江么……”
  还是那句话,李师师身处大宋最顶级的烟花之地,消息是非常灵通的。
  无论黑白两道。
  她还真听说过,“及时雨”宋江的名号。
  她微微点头,道:“若得宋江之助,你可就真的事倍功半了。”
  “那么,师师认为,吾是不是盖世英雄呢?”
  “应……应该算吧。”
  “那么,一年后,师师你应该不走了吧?待吾取了天下,就立你为贵妃。虽然不是母仪天下,但也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贵……贵妃?”
  李师师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心下了然。
  是了,赵佶是绝不可能把她接入宫中的,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身份太过低下,一方面是赵佶这个皇帝无功于天下,威望太低。
  不过,如果姜耀取了天下呢?
  那还有什么难度?
  看他治理十三州的手段就知道,其人取了天下后,会带给天下百姓怎样的盛世?其在史书上的英名,恐怕不逊色于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师兄杀帝都干了,影响他是一代明君了吗?
  姜耀封李师师为贵妃,又怎么了?谁敢置喙?谁能置喙?
  想不到,我李师师沦落风尘,还能有那么一天……
  “我……我要……”
  李师师松开了手,热烈地主动逢迎。
  ……
  ……
  宋江最近比较烦。
  本来,他在郓城县做押司,徇私枉法,结交天下好汉,大发其财,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尽管他一直有着“高官得坐,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梦,但梦就是梦,以他的身份和才学,真正进入大宋朝廷为官,是绝不可能之事。所以,也就是没事想想罢了,并不如何往心里去。就是“生辰纲”事发后,宋江假意答应,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在宋江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不过,随着驸马姜耀保护太上皇巡幸梁山的消息传来,宋江真是既高兴又害怕。
  高兴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太上皇已经来到了山东,宋江在山东地界根深蒂固,再洒出大笔的银钱,未必就不可能,和太上皇见上一面。这太上皇又是数得着的“无道昏君”一名。只要宋江逢迎的够好,说不定,他就飞黄腾达了。
  害怕的是,他刚刚做出了给晁盖通风报信之事。太上皇到了,势必要把梁山取来。如果官兵真的抓了什么梁山兄弟一审……他宋江连现在的押司都保不住,恐怕要满门抄斩,身首异处。
  所以,这几日宋江一直患得患失,愁眉不展。
  怕什么来什么。
  这一日,宋江正在街上闲逛,忽然见另外一个押司张文远快步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道:“宋押司,你让我好找!快跟我来,县尊找你有要紧的事呢!”
  “到底是什么事?”
  “那我哪知道?你快跟我来吧!”
  张文远扯着宋江的袖子,就往县衙的方向而来。
  一进大堂,宋江就意识到不对了。
  因为他眼中了不得的大人物,郓城县县尊,正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
  大堂正中端坐的,是个看年纪在二十多岁,极其英雄俊朗,气宇更是非凡的年轻人。那年轻人后面,还有个四十多岁,面白无须的宦官。
  这……这是……
  “宋押司,还不快快拜见姜驸马和杨内侍。”县尊低声提醒。
  姜耀?
  杨戬?
  如果说郓城县县尊,在宋江眼中是了不得的大人物,那驸马姜耀和太傅杨戬,就是宋江眼中,这辈子都只能仰望的贵人了。
  噗通!
  宋江结结实实地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响头,道:“小人郓城县押司宋江,拜见姜驸马,杨内侍。”
  “你就是宋江?”
  姜耀向着这个如雷贯耳的历史人物看来。
  水浒中描写,宋江“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但在姜耀眼中,就是一个既黑胖又矮小、满面忠厚老实之色的中年男子罢了。
  姜耀道:“宋江,本驸马听说你在郓城县,贪赃枉法,结交了不少江湖匪类,大洒金钱。江湖人称及时雨,是也不是?”
  “冤枉啊!”宋江赶紧解释道:“启禀驸马爷,这都是人们以讹传讹。绝无此事,绝无此事啊!”
  “哦?绝无此事?”姜耀向着杨戬看来,道:“看来,传言不可尽信啊!这宋江,其实也没什么用处,杀了吧。”
  “是!”
  杨戬尖着嗓子道:“查郓城县押司宋江结交梁山匪类晁盖,意图谋反,杀无赦。来人啊!”
  “在!”
  “将此人推出去,斩首!”
  “不是……”
  宋江当即就慌了,高声呼喊,道:“有!绝对有!启禀驸马爷,小人就是贪赃枉法,结交了不少江湖匪类,江湖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宋公明啊!”

(https://www.eexsvv.cc/163934/1096798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