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林娘子也到了姜耀的军中。
当初姜耀大闹汴梁城,杀了高衙内,和高俅结下了血海深仇。高俅没办法找姜耀的麻烦,鲁智深也跟姜耀走了,可不得拿林冲撒气吗?于是乎,在历史的强大惯性下,“林冲误闯白虎堂”之事,依旧发生了。
当林冲要被刺配沧州时,林娘子和使女锦儿前来送行、
没想到,林冲拿出来一纸休书。
如果没有姜耀的穿越,这时候,林娘子会理直气壮地说:“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
不过这回,她虽然没有被高衙内污了,但不是被姜耀污了吗?
林娘子理不直气不壮,那句话也就没说出口。
她眼圈泛红,长叹一声,最终还是接了那休书。
姜耀得知此事之后,派人将林娘子接来。只是尽管林娘子有了林冲的休书,已经是自由身了,但毕竟好说不好听,没有公开露面而已、
当然了,在水浒里面,高衙内为了杀夫夺妻,才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后面有了野猪林行刺以及火烧草料场诸事。高俅只是拿林冲泄愤而已,并不是一定要杀林冲不可,也就没有后续诸事了。林冲现在,正在以配军的身份,在沧州看守草料场。
不管怎么说吧,现在姜耀在水浒世界的后宫,已经有了五个女人:李师师,茂德帝姬,阎婆惜、扈三娘以及林娘子。
五女轮番伺候,李师师也能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眨眼间就是七年以后。
在这七年里,发生了很多事。
大宋南方方腊谋反,地方官兵难以抵御,大宋调精锐西军平叛。韩世忠在此战中崭露头角,生擒方腊,但其功劳却被上官辛兴宗夺去。如此大功都能被冒领,此时大宋的腐朽可见一斑,连最精锐的西军都如此堕落了。
刚刚崛起的金国,花了五年的时间,灭掉了宿敌辽国。辽国的王后、公主们,都成了金人的玩物,待遇并不在靖康耻之下。
两年后,金国撕毁和大宋的协议,向大宋进攻。
姜耀也七次回了三国时期。
对于三国时期的人来说,姜耀不过是经常闭关,每五天出来露面一次而已,非常正常。只是“小别胜新婚”嘛,姜耀的后妃们觉得,陛下每次闭关出来,都兴致盎然,比之前还要龙精虎猛许多。
因为姜耀占领了梁山周围十三州县的缘故,两个世界的通道已经打开。
不过,因为姜耀在这个世界的势力太小,每日仅容十人通过而已。
十个人也不少了。
现在,姜耀从三国时代调来的精锐大军,已经高达两万之众。
姜耀在十三州县实行均田制,已经大见成效,十三州县当真是物阜民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好一派盛世景象。
均田制和府兵制,是相辅相成的。
十三州县一百二十万人口,姜耀总共组建了五万的府兵部队。姜耀将收服的梁山好汉们,安插进这些府兵中为头领。当然了,关键位置,都安排了系统奖励的军士加以制衡。
另外,李师师又三次爆出了六千精锐西军。
现在的姜耀,已经有两万三国精兵,一万三千五百精锐西军以及梁山部队,五万府兵部队,共计八万三千五百人。
八万大军,已经相当不少了。按说,姜耀足以靠这些兵马,扯旗造反,占据大宋江山。不过,他没有动手,而是在等,等着那靖康耻,等着全国人都对大宋朝廷丧失信心的那一刻。
很快!
金军第一次对汴梁的进攻开始了,主战派李纲被任命卫尚书右丞,负责保卫京师。
李纲亲自督战,派两千士兵用挠钩把护城河里面金军的火船钩住。城上用大石块向船上投掷,被打死的金军有一百多人。金军第二次攻城,李纲指挥将士英勇作战,用猛烈的石砲、弓箭甚至火器,将敌人压下城墙。金军知道汴梁不易攻克,就改变策略,胁迫赵桓议和。
赵桓答应了!
答应了!
最终,金军第一次攻打汴梁城,以大宋的割地赔款而告终。
但不管怎么说吧,汴梁保住了不是?在汴梁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李纲,应该加官进爵吧?
然而,事实上,没有!
不但没有,还在主和派的攻讦下,在赵桓的推波助澜下,被贬谪出京。
守城有功又怎么了?那么多士大夫都胆小如鼠,怎么就你李纲那么威风?万一你有意谋反,朝廷能不能挡得住?不贬你贬谁?
即便没有你李纲,我大宋照样能如泰山般安稳。
大宋朝廷上下,打仗不行,但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不仅仅是对李纲,还对金国自我感觉良好。
又菜又爱玩。
这次退兵以后,金国又以萧仲恭出使大宋,商量割地的具体事宜。然而,大宋朝廷认为,这个萧仲恭,和如今在金国手握重兵的耶律余绪,都是原来的辽国贵族,可“诱而用之”。于是乎,大宋朝廷,以蜡丸封了一封书信让萧仲恭送耶律余睹,使为内应。
萧仲恭哪里看得上宋朝这群垃圾?
他忙跑回金国见完颜宗望,以蜡丸书信献之。
金国大怒,再次兵分两路,进攻大宋。
第一次围攻汴梁的金军,是八万左右,对有着坚固城防的汴梁城无可奈何。不过这次,前来围城的金国东西二路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三万之众!
好死不死的是,上次金兵退走后,大宋朝廷为了省钱,已经把上次聚拢起来的三十万勤王大军解散了。
解散了!
解散了!
没办法,现在的大宋朝廷就是这样,皇帝奢侈享受,给士大夫们发异常丰厚的俸禄,钱财有的是。但是,给勤王之兵发饷银发粮草?不好意思,朝廷还真没这笔费用。
上了一次当了,那些勤王之人还能上第二次当?
不出半个月,汴梁城已经岌岌可危,马上就要被攻破。
这时候,赵桓才想起李纲的好,想要重新启用李纲。但是,李纲早就被他贬到长沙了,上哪找去啊?再说了,也没人能冲破金军的大营,给李纲传旨不是?即便李纲接了旨意,也没法进城不是?
无奈之下,赵桓再次求和。
于是乎,金人提出了那个令宋人无比屈辱的条件: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两千万两,珍贵锦缎一千万匹。凑不够这笔钱财,就拿城中的女子顶账,公主的身价一千两黄金,妃子一千两黄金,宗室女子两百两黄金,美貌民女两百两白银……
金銮殿中。
“请官家慎思之!不能答应金人的条件啊!”
“奴等这一去,官家的面子往哪搁?大宋的面上往哪搁?”
“请官家收回成命,与金人周旋到底啊!”
……
大殿内,赵佶、赵桓的帝姬、嫔妃们,乃至于众多宗室女子哭成了一团,请赵桓收回成命,不要拿她们换汴梁的安全。
“行了!都别哭了!”赵桓耗子扛枪窝里横,勃然怒道:“尔等以为,朕愿意这样做吗?朕怎么可能不知道,此举会让吾颜面无光,让大宋朝廷受尽天下人耻笑。但是,我又能怎么办?不用你们安抚金人,金人大怒,害了朕怎么办?屠了汴梁城的百万军民百姓,又怎么办?尔等受天下奉养,在国家危难之际,就应当勇敢地负起责任来,不要再哭哭啼啼!”
“官家啊!”
众美人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更改了,她们马上就要从高高在上的大宋贵女,变成任由野蛮金人取乐的玩物,哭声震天。
尤其是今年十七岁,姿色不在姐姐茂德帝姬之下的柔福帝姬赵嬛嬛,哭了个梨花带雨。她分外羡慕姐姐茂德帝姬赵福金,嫁了驸马姜耀在梁山清净,不用受此奇耻大辱。
其他妃子们,则想着跟赵佶而去幸运的七位贵妃,哭的更加伤心了。
不过,正在这时,蹬蹬蹬~~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宦官快步走入了殿内,道:“启禀圣人,李纲求见。”
“啊?李纲?哪个李纲?”
“就是原尚书右丞,被圣人贬去长沙的李纲啊!”
“他怎么到的汴梁城?不管了!快!快宣他进来。”
“遵旨!”
功夫不大,李纲迈步走入了殿内。
李纲怎么来的?
他被贬出汴梁后,没有直接去长沙,而是绕了一个远,往梁山一行。
因为,现在梁山周围十三州县传来的消息,是完全是相反的。有人说,太上皇赵佶在十三州县倒行逆施,为了敛财,没收了士绅的全部土地,简直是丧尽天良,桀纣都自愧不如的无道昏君。但还有人说,赵佶在十三州县实行大唐年间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将十三州县治理得好生兴旺,一派太平盛世。
到底哪个说法是真的?
李纲决定亲自去看看,去拜见一下太上皇赵佶。
等他在十三州县走走转转之后,迅速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地方,就不可能是赵佶治理的!做了赵佶那么多年臣子,赵佶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李纲心里能没数吗?
既然不是赵佶,那就只能是姜耀了。
难道说,当初姜耀大闹汴梁城,果然不是太上皇赵佶的授意?
难道,真的是姜耀本人,弄出了那场宣和耻?
李纲赶紧求见姜耀。
姜耀也不隐瞒,直接承认了此事,并且预言,大宋将亡,金军很快就会二围汴梁。
现在,李纲最好是不遵赵桓的旨意,偷偷潜回汴梁。在汴梁最危难的时机,替姜耀给赵桓带句话。
李纲能怎么办?他手中无兵无勇,难道赤手空拳和姜耀拼命?被贬之身,他向朝廷举报姜耀谋反,朝廷又怎么会信?
于是乎,李纲只能按照姜耀的吩咐,在金军第二次围城之前,潜回了汴梁。
并且,在最危急的时刻,前来面见赵桓。
说实话,现在的李纲,真是对大宋腻歪透了!
不是因为,赵桓过河拆桥,在第一次汴梁保卫战之后把他贬出了京城,而是大宋朝廷在这两次汴梁保卫战的种种超越人类下限的表演。
比如第一次金兵围城吧,赵桓强令不得惹怒金军。有个抛石车的射手,因为金军在城下滥杀百姓,气愤不过,向金军发了一颗石弹,竟然被赵桓枭首示众。
你特么的究竟是哪头的啊?
第二次汴梁保卫战,就更不用说了。
比如,在金兵压境之前,有五百余座威力巨大的抛石车,竟被大宋的官员们遗弃在汴梁城外。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守城利器,最终却沦为金人攻打汴梁的有力武器。
当朝廷试图追究责任时,各部门却开始互相推诿。兵部声称这些抛石车归枢密院管辖,而枢密院又推说虽然名义上归他们管,但实际上军器监的宦官才是直接负责人。这位宦官则辩解说他只管抛石车,而移动抛石车的责任应归京城守将。京城守将又反驳说这是驾部的责任,他对此毫不知情。驾部则又称库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场无休止的推诿,最终导致这些抛石车落入金人之手,成为他们攻打汴梁的利器,而大宋官员们没人用得着负责。
比如,眼见城中守军并不堪用,大宋朝廷决定动员大量民夫上城助战。为了激励他们奋勇杀敌,朝廷公开宣称:“如有民夫敢于用长枪击杀敌军,将按例推举为承节郎,并赏赐金碗五只;若已有官职者,将连升三级。”这一消息传出后,民夫们踊跃报名,争相为国效力。在一天的激战中,他们竟然击杀了三千余名金兵。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民夫们满怀期待地下了城墙,却发现朝廷之前承诺的赏赐一点都兑现,一点都不进行赏赐。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让民夫们感到深深的被欺骗和被利用,他们的热情和斗志瞬间被浇灭。从那以后,民夫再不堪用。
还比如,有一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大宋守城的官兵因缺乏足够的御寒物资,无数士兵的手指被严寒冻伤。然而,令人讶异的是,城外的金兵却完全未受寒冷影响,更无冻伤之困扰。这难道不是大宋的耻辱吗?要知道,大宋守军背靠的是繁华的国都汴梁,这里物资丰饶,应有尽有。而金军,作为远道而来的客军,仅在城外搭建帐篷驻扎。结果,却是金军的后勤供应比宋军还充足得多!
再比如,在金军大举攻城、汴梁城内人心惶惶的关键时刻,一个名叫郭京的道士突然现身。他自称掌握道教法术,能施展道门“六甲法”,只需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便可生擒金将、击退敌军。令人震惊的是,赵桓竟然对郭京的这番话深信不疑。
然而,事实却是残酷的。郭京率领他那所谓的“六甲大阵”以及数万宋军精锐与金军交战,结果却是惨败。金军大杀四方,宋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场战斗不仅使大宋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士兵,更严重地打击了守军的士气。
还要更突破下限的!
郭京出城交战,宋军固然损失惨重,但是,金人也死了数千人。金军在战后迅速清理了所有战死士兵的尸体,一夜之间将所有金兵的死尸全部掩埋,从而保持了军队的士气。而在大宋,汴梁城墙上的宋军尸体却长时间无人处理。守军将士们不得不在死尸堆中穿梭,士气受到了严重打击。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已经算是非常对得起大宋朝廷了的俸禄了。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大宋不亡,简直没有天理!
当然了,李纲毕竟是大宋难得的忠臣孝子,都这时候了,还在尽力为大宋免除这场致命的危机。
“启禀圣人,是这么回事……”
李纲将事情的经过,详细介绍了一遍后,道:“请陛下且慢让城中女子出城,驸马爷在李纲临行前有交代,汴梁陷入绝境之时,他手下的大军必到!”
其实,他还有句话,没有替姜耀传到:如果,大宋一定要有个靖康耻的话。那么,这靖康耻,也只能由我姜耀来实施,而不是那些低贱的蛮夷!
(https://www.eexsvv.cc/163934/1096797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