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定了!”姜耀一拍大腿,满脸笑容,“你放心,绝不为难你。这次你帮我,保准你日后名扬天下!”
周某某看着眼前这个笑得一脸无害的主公,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踏进了一场天罗地网,但竟然生不起反感,只能无奈叹道,“但愿主公言而有信。”
姜耀笑得格外灿烂,“当然!咱俩以后就是朋友了,周兄,我姜耀这人最讲义气!”
姜耀带着新拉拢的周某某回到襄阳,一路上嘴角都挂着得意的笑容。他骑在马上,侧头看着周某某,越看越觉得这个江南大才子像块宝贝。他忍不住笑道:“周兄,咱们这一路走得可还顺心?荆州的风景虽然比不上江南,但日后你可得多帮我点子,让荆州也成个文风鼎盛的地方。”
周某某无奈一笑,“主公能放下身段如此相邀,某实在推辞不过。但主公之意,是否仅限于文治?”
姜耀眨了眨眼,一脸“你怎么这么聪明”的表情,“周兄,果然是才高八斗,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你说得对,我不仅想搞文治,还想搞文化输出,咱得让天下都知道荆州不止是兵强马壮,还有学问、有内涵。”
周某某叹了口气,“主公心思巧妙,倒是别具一格。但文化输出虽好,却非一日之功。若急功近利,恐适得其反。”
姜耀摆摆手,“放心,我这人急啥都行,就是不急功近利。我们得一步一步来,先把基础打牢,等孙策、曹操那些家伙再来找茬,咱就用文化灭他们的嚣张气焰。”
周某某一愣,“主公竟想以文化对抗兵戈?”
姜耀大笑,语气轻松得像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对啊!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叫双管齐下。再说了,兵戈只是手段,文化才是永恒的杀器。”
周某某听得哭笑不得,只能低声道:“主公的言论,倒也令人耳目一新。”
一回到襄阳,姜耀立刻召集戏志才、黄忠等人商议。他指着周某某,对众人说道:“各位,这就是我从江南挖来的文化瑰宝——周兄!从今天起,他就是我们镇东军的首席文教顾问,大家要多多关照。”
戏志才嘴角微微一抽,羽扇轻摇,“主公此番亲自出马,果然带回一位奇才。周兄,久闻大名,如今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黄忠则挠了挠头,一脸憨厚地笑着问:“文教顾问是做啥的?讲书吗?”
姜耀拍了拍黄忠的肩膀,“老黄啊,不止是讲书!周兄要帮我们写文案、排节目、搞文化传播,让整个荆州的百姓都变得有内涵!这样一来,咱们的军队士气也能提高好几个档次。”
黄忠听得云里雾里,只能点点头,“主公说得有道理,那我以后听您安排。”
姜耀又看向戏志才,“志才,你得配合周兄的工作,咱们计划搞几个大型文化活动,比如‘荆州百家讲坛’,或者‘江南风采诗会’,怎么样?”
戏志才微微颔首,“主公的构想颇有新意,但需循序渐进,先试点再推广。”
姜耀一拍桌子,“就这么办!周兄,这第一个节目就交给你筹划,我要让襄阳的百姓们看得惊掉下巴。”
周某某还没从这群人的“文化热情”里缓过神,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主公既然如此信任,某定尽力而为。”
几日后,襄阳城果然张灯结彩,处处张贴着“百家讲坛”的告示。主广场上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姜耀站在最中间,满脸堆笑地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乡亲们!今天是我们荆州文化发展的重要一天,从此咱不光有铁打的兵,还有金刚般的文!你们说,这事是不是倍儿骄傲?”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有人高声问:“主公,那今天都有什么好看的?”
姜耀眼睛一亮,朝后方一招手,“有请我们的文化天团登场!舞台剧、诗歌朗诵、琴棋书画应有尽有!特别是咱们周先生的江南山水赋,保证让大家听了心旷神怡!”
周某某被拉上台的时候,心里一阵复杂,但还是稳稳站定。他展开一卷书稿,朗声吟诵。那清越的声音配上优美的词句,顿时让台下的百姓听得如痴如醉。
“咱荆州也能出这样的文化活动?太厉害了!”一个年轻人忍不住感慨。
“我早说姜主公不仅能打仗,还能带我们过好日子,现在果然没错!”另一个老汉点头称赞。
姜耀站在台上,眼看着人群渐渐被吸引,忍不住转头对戏志才和黄忠说道:“怎么样?我这波操作够骚吧?等消息传到江南,孙策他们不得羡慕得肠子都青了!”
戏志才嘴角带笑,低声说道:“主公此举确实不同凡响。但文化之事,贵在长久,需主公持之以恒。”
姜耀拍了拍胸口,“放心吧,这才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咱一步步来,把荆州搞得风生水起,让孙策那些家伙再不敢小看我们!”
夜幕降临,襄阳城灯火辉煌,百姓们满怀期待地谈论着这次盛会。姜耀站在城楼上,望着热闹的街市,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荆州的文化浪潮已经掀起,而他的下一步,将是让整个天下都为之侧目。
姜耀坐在襄阳城主府的大堂里,正享用刚端上来的桂花糕。他吃得满嘴生香,手指却时不时地敲打桌面,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戏志才站在一旁,羽扇轻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志才啊,你说咱们最近搞的这些文化活动,是不是太温和了点?”姜耀吞下最后一口桂花糕,拿起茶杯漱了漱口,歪着头问道,“孙策那边居然没什么动静,他是不是开始看不起咱们了?”
戏志才抬起头,语气如常,“主公,东吴虽未明言,但定然对我军这番文治举措有所忌惮。只不过,敌军不动声色,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行动。”
姜耀翻了个白眼,站起来拍了拍桌子,“不行,咱们得搞点大新闻!要让孙策那小子坐不住,彻底被咱荆州的文化实力震撼到。”
戏志才挑了挑眉,嘴角微微上扬,“主公可是已有新计?”
姜耀眼睛一亮,开始手舞足蹈,“当然有!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举办一场‘天下文人大会’,把那些知名的、冒名的、闻所未闻的才子们全请到荆州来,让他们比文斗智,顺便互相拉踩。想想看,这要是传到孙策耳朵里,他会不会气得直接跳江?”
戏志才轻轻摇头,眼神中多了几分玩味,“主公之计虽有趣,但一旦触及他人底线,恐会引发反效果。”
姜耀摆了摆手,咧嘴笑道,“志才啊,你还是太谨慎了!这年头谁都爱热闹,才子们更不例外。咱们又不是逼着他们写诗,愿意来就来,不愿意咱也不拦着。”
戏志才低头沉思片刻,抬眼说道,“既如此,属下建议,不如主公以‘振兴天下文风’为名,广邀四方贤才,以文会友。如此,既能彰显主公仁德,又能增加荆州声望。”
(https://www.eexsvv.cc/163934/1096786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