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柳公子的壮举
凤仪关局势稳定后,柳云歌一行人返回了黑煞城,继续为巩固大赵的统治而努力。
他们明白,只有一步一步来,才能避免因操之过急而导致的全局崩塌。
………
泰丰城与凤仪关成功收复的消息,犹如狂风般迅速席卷了大赵的各个角落。
当百姓们得知,这不可思议的壮举竟是由那位被朝廷流放的、被众人戏谑为憨傻的柳云歌完成时,无不为之惊叹,纷纷陷入一片唏嘘之中。
这一刻,没有人再敢轻言柳公子的憨傻。
他的行动,虽然显得鲁莽,但那一腔热血和坚定信念,却让他完成了连朝廷都未能完成的壮举。
朝廷曾派遣的三十万大军试图剿灭他,结果却反被他击败,且在凤仪关之战中,他不仅收回了泰丰城与凤仪关,还一举歼灭了赵军十五万大军,让燕军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这样的丰功伟绩,即便朝廷不加以铭记,也会被民间的游吟诗人传唱成篇,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而此时的朝廷,却因奸臣当道,纲常混乱,使得许多地方官员和百姓心生不满。
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和商贾世家,他们深受杜如贵的压迫,不断被征收巨额赋税、粮食和钱财,使得他们对朝廷的怨念日益加深。
在皇城,太华殿内,早朝如常进行。
杜如贵乘坐着辇车,步入皇宫,随后踏着台阶,步入大殿,坐在自己亲自打造的太师宝座上。
如今,他身兼国公与宰相两职,权倾朝野。
而他的表亲李如云则被封为兵部尚书,儿子李勇则成为了皇城城主兼太尉。
“陛下万岁万万岁……”百官齐声高呼,随后一一站定。
此时,李勇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高声奏报:“陛下,边关传来捷报!老将军亲率朝廷兵马,成功收复泰丰城与凤仪关,大败燕军,使边关战事得以稳固,陛下可安心了!”
然而,这番话却引发了殿内大臣的议论纷纷。
“什么?”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消息有误?”
“我记得是柳公子收复了泰丰城和凤仪关啊?”
“这分明是指鹿为马嘛!”
“嘘……小声点,别被某些人听到了……”
几个文臣武将低声交头接耳,对于李勇的奏报感到困惑不解,大殿内弥漫着一股静谧的气氛。
外界传言明明指向柳公子是拿下泰丰城与凤仪关的英雄,但为何在李勇口中,这份荣誉却归属于老将军,这其中的蹊跷令人费解。
“老将军英勇不减当年,壮心不已,再次为我大赵立下赫赫战功!寡人决定重重嘉奖,封老将军为我大赵国柱!”
皇位之上的太子仿佛早已知晓台词,一字不漏地宣读着。
“宰相,请你亲自撰写奏章,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晓老将军的功绩!”
太子略带畏惧地望向杜如贵,语气中透露着敬畏。
“臣领旨!”杜如贵笑容满面地应答。
“陛下,凤仪关之役虽胜,但黑煞城之患依然未除,坊间已有传言,说南边一个柳,北边一个赵,柳赵相争,必有一伤,北边之赵代表陛下,南边之柳则暗指叛军柳云歌,陛下应当迅速行动,剿灭叛军,以免我大赵陷入内乱。”
杜如贵双手合十,神情严肃地提出建议。
“放肆!柳云歌胆敢篡位,宰相,朕命你即刻出兵,务必在黑煞城将其彻底铲除!”太子愤怒地吼道。
“臣遵旨!但……目前我皇城军营兵力空虚,百姓对征兵之事多有抵触。因此,老臣恳请陛下亲自出宫,巡视各城,安抚民心,以增强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从而顺利招募更多兵马!”杜如贵郑重其事地请求。
“嗯?招募士兵还需要朕亲自出马?我记得历朝历代,招募兵马都是由将领负责,从未有过皇帝亲自出马的先例。”太子露出疑惑之色。
杜如贵面色一沉,略显不悦地说:“时局已变,我大赵如今兵马疲弱,百姓怨声载道。陛下亲自出马,出榜安民,不仅能提振百姓信心,还能增加士兵的归属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招募到更多的士兵。”
太子挠了挠头,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提议感到难以置信。
文武百官听闻此言,心中怒火中烧,但慑于杜如贵的权势,一个个敢怒不敢言。
自古以来,帝王微服私访乃是为了体察民情,哪有为了募兵而亲自出马的道理?若是真到了这一步,那大赵的国运堪忧。
杜如贵一世聪明,此时却似乎有些糊涂,竟然想拿皇帝做招兵的幌子。
只怕百姓们看到太子的软弱无能,会在大街上扔臭鸡蛋。
场下的文武百官为了保全自身,纷纷选择沉默。
他们深知,与杜如贵作对就是与死神为敌。
现在的太子已然沦为傀儡,任由杜如贵摆布。
杜如贵、李勇、李如云三人联手,让大赵的朝纲更加混乱不堪。
以前的六部尚书还敢于与杜如贵针锋相对,但自从李如云往礼部尚书的床上放了一大堆毒蛇后,他就变得乖顺多了。
如今上朝只是充数,不敢再轻易发表意见。
他深知,若再与杜如贵公然作对,下场将会十分凄惨。
大燕的疆域内,远将城。
徐御,这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亲自统领八十万雄师,声势浩大地抵达了燕国的重要之地,远将城。
远将城原本驻守着三十万大军,这些士兵皆是慕容海昔日留下的精锐之师,而他们的首领,正是慕容海麾下被誉为第一猛将的慕容疾。
然而,慕容疾虽勇猛,却缺乏智谋,仅为一介武夫。
徐御抵达后,迅速接管了远将城的指挥权,整顿军备,随即向战略要地南漠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这八十万大军,几乎代表了燕国的全部力量。
对于徐御而言,如果不能成功拿下漠城,他将无颜面对燕国女帝。
当大军发起冲锋时,徐御并未得知燕国兵败、泰丰城与凤仪关失守的消息。
若他知晓这一消息,恐怕会重新评估战局,不会轻易发动对漠城的进攻。
(https://www.eexsvv.cc/156775/3679272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