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帝
这一切的转机,皆源自于——柳云歌。
没有他的英勇与智慧,她们或许仍在流亡的苦难中挣扎,或许早已命丧黄泉,又或许在南漠之地饱受煎熬。
一念及此,几位夫人的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感激与庆幸。
柳云歌的心境亦是波澜起伏,仿佛内心的情感之海在狂风中翻涌。
恭迎之声不绝于耳,整个皇城仿佛在这一刻被点燃,沸腾的民意如同火山喷发,只因——柳公子归来了!
他的事迹,早已如同春风般吹遍大赵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
在杜如贵的残暴统治下,民众苦不堪言,而柳云歌的出现,如同甘霖普降,他开仓放粮,赈济苍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仁政爱民。
在泰丰城与风水城,他不仅提供了粮食,还派遣医疗队伍,为百姓治愈伤痛,引领他们走出苦海。
这样的壮举,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怎能不赢得百姓的衷心拥护与感激?
“恭迎柳公子入城!”
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两侧的百姓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用尽全力表达着对柳云歌的敬重。
望着这些纯真朴实的面孔,柳云歌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未曾想到,自己穿越至此,竟能收获如此深厚的民心。
而一旁的林岚,则抚须长叹,眼中满是对老友的怀念与对柳云歌未来的期许:“柳公子这一路,历尽艰辛,终于换来了今日的荣耀,云霄啊,你若在天有灵,定能欣慰。看,你的儿子,他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更即将踏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拨乱反正,指日可待!”
“主公!”
张寒、万山河等将领,步至柳云歌身前,纷纷翻身下马,双手紧握成拳,置于胸前,以最为恭敬的姿态向柳云歌致意,言辞中满含敬意与忠诚。
“诸位免礼!”
柳云歌轻轻一挥手,声音沉稳而有力。
“谢主公!”张寒等人闻声,整齐划一地挺直身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张辽猝然离世,杜如贵已被生擒,太子亦不幸自裁。其党羽尽数落网,皇城如今已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张寒语调清晰,将一连串震撼人心的消息一一禀报,字字铿锵。
“甚好!”柳云歌闻言,赞许之情溢于言表,眼中闪烁着满意。
围观的百姓们听闻此言,无不震惊失色,面面相觑,心中涌动着难以置信的波澜。
一夜之间,大赵朝廷竟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辽的陨落、杜如贵的囚禁、太子的陨落……这一切仿佛天方夜谭,却又真实发生在他们身边。
“这……这怎么可能?!”百姓们低声议论,语气中充满了惊愕与不解。
昨晚的皇城,竟在无声无息中完成了权力的更迭,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柳公子,其手段之高明、行事之果决,令人叹为观止。
在张寒等人的引领下,柳云歌一行人缓缓向皇宫进发。
沿途之上,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恭迎柳公子入城!”的呐喊响彻云霄。
柳云歌面带微笑,不时向两侧的百姓挥手致意,那份从容与自信。
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仿佛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行至国公府前,只见府门大开,昔日的公府牌匾已不知所踪,院内一片宁静祥和,却难掩其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几位夫人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此地数月无人居住,杂草丛生,昨晚我已命人连夜清理,恢复其往日之貌。”
张寒轻声解释,语气中透露出对柳云歌的细心。
柳云歌微微点头,随即跨上赤黄马,缓缓步入府内。
望着那些熟悉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个在流放前夕悄然离世的亲人。
策马来到后院的一座土堆前,那是母亲长眠之地。
尽管丧礼简朴,但大夫人杜秀清与其他夫人仍尽力让母亲走得安详。
柳云歌凝视着这片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这一刻,他仿佛与母亲的心灵相通,感受到了那份跨越生死的温暖与牵挂……
柳云歌轻身跃下战马,步伐坚定地迈向坟前,深深磕下几个响头。
尽管他的灵魂穿越而来,但既然肩负了这具身躯的命运,他便毅然决然地接纳了这一切,包括那些深重的情感与责任。
“主公……”
陈牧柔和而有力的呼唤,如同一缕春风,轻轻拂散了柳云歌心头的阴霾。
柳云歌知道自今日起,他的命运将与皇宫紧密相连,而国公府,则将成为表彰忠勇之士的地方。
他缓缓起身,目光中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坚定。
“林岚叔叔,此地的一切,就烦请您代为照料,让母亲得以安息。”
柳云歌的话语沉稳地说道。
陈牧心领神会,郑重地抱拳应允:“主公放心,我定会让此地焕然一新,以慰夫人之灵。”
随后,一行人踏上了前往皇宫的征途。
宫门巍峨,守卫森严,士兵们以凛然之姿,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在张寒、林岚、万山河等将领及诸位夫人的陪伴下,柳云歌跨马扬鞭,直抵金銮殿前。
九十五级台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尊贵。
柳云歌凝视着那金碧辉煌的殿宇,心中五味杂陈。
皇位对他而言,既是触手可及的荣耀,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一步步踏上台阶,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仿佛是在攀登一座无形的天梯,通往权力的巅峰!
进入金銮殿。
弓弩铁骑、神射轻骑与冲锋兵分列两侧,气势如虹。
柳云歌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把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将是他施展抱负、问鼎天下的起点。
然而,他并未被眼前的辉煌所迷惑,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冷静的判断。
他缓缓坐下,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
“鉴于国内局势尚不稳定,外有强敌环伺,朕决定暂缓登基大典,待我大赵击溃大燕,国泰民安之时,再择吉日,举行盛典。”
柳云歌的话语掷地有声。
他内心如磐石般坚定,绝不为眼前的胜利所冲昏头脑。
他清楚地知道,摆在眼前的首要任务:一是抵御外侮,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二是广开才路,吸引更多贤能之士加入他的麾下,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https://www.eexsvv.cc/156775/3679267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