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抵达了桃花坞,远远望去,一片建筑物生机勃勃,与天边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绿竹和紫烟带着陈琴她们早已在码头边等候多时了。
随着船只缓缓靠岸,人们开始陆续下船。
上岸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各种物资运往工房。
然后再卸下这一次采购的物资,这些物资包括生活用品、食品等等,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接下来就是安排众人的住宿问题,经过这一次的建设与改造,现在在丙号区域。
有4排房屋,每排又有4间排房。总共16间,每排边上都建有一座厕所和浴室,还有一个洗漱间。
每个房间都经过精心布置,床铺整洁舒适,
从左往右,前三间房间每间都有11个床铺,旁边都有一个立柜和一个小板凳,左右都有两个门并前后各开两个窗户,一共四扇窗户。
最后一间被隔成了三间,依次是排长副排长一间,器材是间,教室一间,这里有一个黑板,一排书架,还有40张桌椅板凳,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家一般温馨。
陈蟹和其他三位班长负责组织少年们分批次前往澡堂洗澡,并一人发放一身新普通的衣服和一双鞋子。
当大家穿上崭新的衣服和鞋子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随后,陈蟹等人又给每位少年分发了一套餐具、两个木桶以及一份洗漱用品。
少年们将自己换下的旧衣物统一放在灶膛内焚烧殆尽,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还能避免细菌滋生。
等到所有少年都清洗干净并换上新衣出来时,陈海峰看着眼前精神抖擞的众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他亲自为每一位少年发放了一套全新的两个口袋军装配下士军衔。
同时,陈海峰还给每位少年发放了一根腰带、一根武装带以及一个水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第一批加入的成员,陈海峰早在昨日就已为他们配发好了新军装。
这些军装分为两种款式:一种是四个口袋的,另一种则是两个口袋的。
其中,陈蟹和陈虾作为领导,佩戴着一杠两星的上尉军衔;
而三名班长则配发了一杠一星的中尉军衔;另外,三名副班长同样也是中尉军衔,其余二十四人则配发了少尉军衔。
陈琴她们配发的是女式军装,军衔是中尉,以及靴子一双。
陈海峰把在平江制作的铜牌发放给他们,他们用牛皮绳穿起来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陈海峰把这个铜牌叫做身份牌,并给连长和排长一人发放了一只铜口哨,让他们挂在脖子上。
以后训练的时候就吹口哨代替敲锣。
陈海峰严肃地对众人说道:“你们要把自己的军装全部妥善收好,平日里严禁穿戴。只有接到明确通知时才可以穿上,其余时间就穿着自己的便服吧。”
这次陈海峰一共采购了整整一千套军服,但实际所需数量远不及此,因此大部分军服都被存放在仓库里。
不仅如此,仓库内还存放着大量军衔模具以及士兵牌模具等物品。
陈海峰宣布,除了眼前这些以他的姓氏命名的人之外,其他人日后都使用各自原本的姓名,而他也不会再将自己的姓氏赋予他人。
紧接着,陈海峰当众晋升陈蟹和陈虾为连长,并下达命令。
陈虾继续留守苏州,与老陈头一起返回看护平江的宅邸;而陈蟹则需留在桃花坞,负责主持并管理相关事务。
此外,陈左、陈中和陈右三人分别担任排长一职,陈金、陈银和陈铜则担任副排长之职。
24 名少年,还有 9 人担任班长一职,而剩下的 15 人则暂时不担任任何职务,专门负责日常的生产工作。
如今,这些少年们已经顺利地通过了所有考核,不仅能够熟练地操纵船只,还掌握了制作各种产品的技能。
目前,他们每天都会参与生产活动以及驾驶沙船,由于不再有训练和学习任务,所以这 15 个人完全足够应对当前的需求。
至于其他事务,可以等到新人们完成培训后再进行重新调整。
对于那 30 位少女,陈海峰同样将她们分为了三个班级,共同组成了一个排。
陈画被任命为排长,陈春则担任副排长,而陈夏、陈秋和陈冬分别担任第一班长、第二班长和第三班长。
关于女兵排的军事训练,则由连长全权负责。对于女兵们的训练安排,陈海峰有着明确的规划。
每天清晨,她们要进行队列体能训练;上午则专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到了下午,她们将接受救护包扎、厨艺和缝制衣物等方面的培训,并同时展开刺杀和剑术技巧的训练。
一个连男兵连,他们上午进行队列体能训练,和文化学习。
下午进行弓箭长矛和刀盾,骑术和驾马车的训练。
这些训练先进行10天,然后再进行考核。
考核后再分配哪些人学习弓箭哪些人学习长矛哪些人学习驾驶和骑术。
他们分为1~9班,将分别进行对应的训练。
安排好各项事务后,陈海峰召集了所有人,向他们说明了未来一段时间的训练计划和工作安排。
男兵们听闻要进行如此丰富的训练内容,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而女兵们则对救护包扎、厨艺等项目充满了期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岛上的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每天清晨,响亮的口号声伴随着晨曦回荡在桃花坞上空;
白天,不论是男兵还是女兵,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训练中;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心得和趣事,整个桃花坞都洋溢着活力与希望。
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后,时间也到了中午时分。
于是,我们便组织了一场丰盛的午餐,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
一边吃着,一边讨论着接下来十天后的考核,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此时,陈海峰已经拥有了一支由一个连加一个排组成的队伍。
随着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之前那两位夫子已经无法满足对四个班的文化教育需求了。
于是,陈海峰只好再次请求夫子帮忙,请来了另外两名读书人。
这样一来,四位先生就可以共同承担起教导士兵们读书识字的责任。
不过,由于这四个人都不住在岛上,他们每天都会返回吴江县城。
因此,陈海峰专门安排人手驾驶船只负责接送他们往返。
此外,林掌柜还让老陈头转告陈海峰,他之前拜托购买的六匹马已经到货了,而且还顺带买了两个马夫。
这些马夫将负责日常照料马匹,并帮助陈海峰训练它们。
林掌柜告诉他,如果需要,可以派遣一些人前往平江府把马牵回来。
考虑到实际情况,陈海峰决定明天亲自去一趟平江府。
现在岛上的做饭和守卫工作,陈海峰每天都抽一个女兵班和一个男兵班进行轮换。
此时的大宅里只剩下了绿竹和紫烟两位夫人,此外还有陈琴、陈棋、陈书三位少女。
望楼那里,陈海峰又从外面新开了一个门,以后就不必再从大宅里面穿行而过了。
每日都会有人在望楼上站岗放哨,陈海峰还特意在上面安装了一口铜钟,如果发生任何事情,哨兵便会敲响铜钟以发出警示。
平日里,绿竹和紫烟要么在大宅内欣赏书画、挥笔作画,要么就是前往教导女兵们练习剑术。
而陈海峰则安排绿珠空闲时帮助陈琴一同管理财务事宜,同时让陈棋和陈书两人负责医务室的事务。
陈海峰时常带着紫烟四处闲逛,有时午后还会去河边钓鱼或者放置渔网。
如今,钓鱼、放网以及收取龙虾和甲鱼等工作已经全部交给了陈小泳和陈小丫两个小孩子。
陈阿大夫妻二人依旧在那块菜地里忙碌着,平时他们还要喂养家中的鸡和猪,其他几户人家的女眷若是得闲,也会前来帮忙。
(https://www.eexsvv.cc/155757/1373447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