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峰来到了冷兵器的车间这里有已经铸造好的刀剑,但都是毛胚,需要打磨和抛光,有男工也有女工在进行粗磨。
这种打磨方式实在是太费人力了,陈海峰当即批评了陈南和车间负责人,他骂陈南,跟他学的知识都学到狗肚子里了,怎么这么笨。
这种粗模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家属进行,让他们也挣点钱。
或者是直接让外面的百姓帮忙磨制,只要交回来的时候进行验收就可以了。
让陈南赶紧停止对这种刀剑的磨制工作,让陈南在厂门口搭个棚子,或者再建一个小房子。派两个人在那里检验武器就行了,把这种粗磨的活全部放在那里,让百姓领去磨制。
可以给每把刀或者每把剑出定五文钱的价格让人初磨。
控制好质量的,可以让人家直接把你精磨也磨好。
你们只管铸造就可以了,可以省出大量的能力去干别的事情。
还可以用多余的时间铸造农具,铸造的农具也可以让人家去磨制。
不仅如此,如今市面上刀剑的样式实在过于单调乏味。
那些经过匠人精心锻造而成的百炼、千炼钢所制成的宝刀,其质量甚至还不如我们现有的钢材。
因此,类似唐刀这样笔直锋利的刀具也完全能够被打造出来。
此外,其他类型的刀具也都值得一试。
接下来,兵工厂可以将这些刀剑出售给将军府,再由将军府的武器店铺销售。
陈海峰立刻绘制了一张绣春刀的图样以及一张尼泊尔军刀的设计图。
针对尼泊尔军刀,他还分别画出了大、小两种尺寸。
紧接着,他又勾勒出了一张骑兵战刀的草图,这把骑兵刀略带一些弧度,可以更好地适应马背作战。
除此之外,他还绘制了三叉戟的图案。
最后,他又精心描绘了各式各样弓箭箭头的图纸,包括带倒刺的、宽窄各异的等等。
希望陈南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制作这些兵器。
陈海峰再次向陈南讲述了流水作业的具体细节:每个人只负责一项工作任务即可,同时要提前制定好统一标准,以免最终生产出的武器宽窄不一、参差不齐。
对于那些做得不够理想的产品,则毫不犹豫地送回熔炉重新锻造。
如此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接着,他又深入浅出地为他解说了树脂砂轮的制作流程。
告诉陈南,树枝这类材料在森林里随处可见,如果实在找不到,还可以前往广州或泉州等地购买,因为这些地方都有相关物品出售,就像他上次在广州看到过。
在获得树脂后,需要将其加热熔化,然后再融入经久耐用的金刚砂,并制成圆形且带卡槽的模样。
最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固定在相应的器具上,比如使用皮带驱动,既可以手动摇动,也能够用脚踩踏。
这样一来,当轮子开始旋转时,刀具不就能顺利地进行磨削了吗?而且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陈海峰对陈南说道:“关于树脂一事,你无需再费心寻找其他卖家,只需去找蒲提娜即可。她每隔十天便会有两三艘船只抵达此地。你大可委托她代为采购。”
接着,陈海峰提议道:“此外,应将多余人力调派至农具制造工作上。尽管百姓们此次获得了丰收,但外界仍有大量荒地尚未开垦。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足够的人力和农具所致,仅有斧头显然过于单调。”
话毕,我立即勾勒出两三种不同样式的斧头设计图稿,包括大小各异的斧头以及印第安斧头的图样,并嘱咐他无论好坏,务必全部制作一批出来。
与此同时,陈海峰敏锐地察觉到他们目前所生产的木工锯种类十分匮乏。
于是,我精心绘制了全新的设计图纸,明确要求他们按照这张图纸展开生产工作,并特地派遣相关人员对这些产品进行试用。
常言道家家都道做事需举一反三,若只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习惯于生产某一种物品后便不思进取,不再动脑筋去研发与其相似或相关之物,那么必然会错失许多良机。
其实,哪怕仅仅将一件物品的尺寸稍加改动——变宽一些或是变窄一些——往往就能派生出其他不同的用途来,尤其像用于造船的船凿这类工具更应如此。
听完陈海峰这番话,陈南立刻颔首示意,表示已然明悟其中道理。
接着,陈海峰转头询问身旁的车间主任以及那 15 位学员:“你们是否理解了我的意图?”众人纷纷回应称已了然于心,并表示将会把这种流水线作业模式积极推广至其他工厂。
陈南等人听后恍然大悟,他立刻按照我的指示行动起来。
不久之后,兵工厂外便搭建起了许多临时棚子,百姓们纷纷前来领取刀剑进行打磨。
同时,厂里的工匠们也开始尝试制作各种新型兵器,他们根据陈海峰提供的图样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出更加精良的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批崭新的兵器陆续问世,这些兵器不仅外观精美,而且质量上乘。
它们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备受武者和军方的青睐。
兵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声名远扬。
(https://www.eexsvv.cc/155757/1373438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