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南宋年间,赶紧挣钱跑路 > 第242章 试穿龙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大半个月已经过去,又到了秋收的季节。

根据陈海峰的记忆推断,此时应该是在十一月左右。

琉球现在所使用的历法仍然是农历,而负责管理钦天监的人是陈树。

陈海峰还给了他两名学生,让他们跟随陈树学习天文知识。

今年的水稻和土豆再次迎来了大丰收,农民们也种植了一些大豆之类的豆类作物,这些都是市场上非常畅销的农产品。

前往倭国的船队要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去泉州附近搬运船厂的舰队和新船已经顺利抵达港口。

赵氏船厂被陈海峰建在了造船厂旁边,两者相距约五百米,赵氏船厂的船坞全部采用水泥建造,坚固耐用。

船坞在建造中,赵氏船厂的工匠都在造船厂往里建造自己的房子,宅基地陈海峰都统一给了200平方,10亩土地。

赵管事陈海峰给了他1000平方的宅基地,30亩土地。

在两个造船厂中间陈海峰下令建造了一座小学和一座幼儿园。

教师是由教育局派的,其他的工作人员都是就近招聘的造船厂工人家属。

陈海峰带着赵慧乔去看了造船厂的进度,她对陈海峰的安排很满意,她的30条福船和25条虎式沙船我给了她5万个银币,她很高兴。

造船厂建设估计要过完年才能好,陈海峰让她的工匠都去皇家造船厂学习,她卖陈海峰的船也要在皇家造船厂进行改装,这些船要等琉球福船建造完成才能改造。

那30条琉球福船很快就能完成,全部采用硬帆,每条船装备两门新式130滑膛炮,这些新式福船已经没有多少福船的影子了,除了水密隔舱还保留,这30条琉球福船将用来准备北洋水师。

南洋水师也没有回来,估计是去打劫蒲家船队了。

在上次会议后陈海峰便出了布告,将举行一次科举,时间是建明年夏收过后,并把考试的一些内容告知了读书人。

教育部也在晚上,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了夜间学习班。

现在学校的教师力量很强,那些福州运来的致仕官员都成为了他们的外聘教师,这些外聘教师给的薪水是5个银币每个月。

现在琉球基本没有新的移民和难民过来,将军府现在的所有事务都是以建造皇宫为主,皇宫内城外,有建造女兵区,太监区,宫女区,3座食堂,内学堂,图书馆,生活休闲区,内部商店。

其中的图书馆,食堂,内学堂,内部商店由那6个先帝妃嫔出资建设,由她们派人运营。

她们不愿去外面做生意,那就在内部做生意也一样挣钱,那些下人虽然我都给他们我外出休假的时间,但是内部能买东西,而且比在外面买还要便宜还要实惠,这是陈海峰给他们的福利。

6个先帝的妃嫔都被陈海峰暗暗的收入房中,他有事没事都会偷偷的跑去,和她们幽会。

其实这种破事妻妾们都知道,是没人来拆穿陈海峰的,就让他自娱自乐而已。

这6个先帝妃嫔,陈海峰每人给了2000个银币,又让她们以低价购买贸易商行的产品,她们没事的时候还帮我在内学堂教太监宫女读书识字,她们也帮我解决了很多事情。

对于太监,宫女,还有女兵,陈海峰以两个银币一亩土地的优惠价格出售给他们土地,虽然他们没有时间自己耕种,但是他们可以转租给农户耕种,收取4成的粮食作为租金。

所以他们也能得到了一笔额外的收入,陈海峰总是教导他们钱留着只是物,拿来花才是钱,他们购买土地至少老了之后,他们的生活还有保障,所以他们都对陈海峰很忠诚,也很感激他。

公主赵若隐给陈海峰送来了龙袍的样品,他看后感觉非常满意,跟明朝皇帝穿的基本上差不多。

跟龙袍一起送来的是一个皇冠,皇冠设计的很简单,用的材料也只是黄金和钻石。

陈海峰试穿了龙袍,戴上了皇冠,在镜子前打量着自己。

一身明黄色的龙袍,上面绣着五爪金龙,栩栩如生;头顶的皇冠闪耀着金光,镶嵌着硕大的钻石。

"夫君,你穿上龙袍真是威风凛凛!"一旁的公主赞叹道。

陈海峰笑了笑,心中却感慨万千,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统治者,肩负着无数人的期望。

他转身看着窗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琉球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试完龙袍后,陈海峰又试了试公主亲自为我制作的日常服。

这件常服的主色调是鲜艳的黄色,领口处绣着左右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

腰间还配有一条精美的玉石腰带,更显高贵典雅。

此外,还有几套官员的服饰供我选择。这些官员的衣服并没有胸前的补子,但在袖口和衣领处都绣有精致的花纹和独特的标志。

三品以上官员的服装颜色为红色,四品至七品官员则穿着青色的官服,而七品以下的官员则身穿黑色的服饰。

他们的帽子也与以往不同,不再有翅膀,而是在帽子的前端镶嵌了玉、黄金和银等珍贵材料作为装饰。

当陈海峰让太监穿上这些衣服时,眼前顿时一亮,感觉十分美观大方。

至于鞋子,则与之前的差别不大,这样一来,秀女刺绣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试完衣服后,陈海峰马不停蹄地赶往造船厂,视察造船的进展情况。

进入船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景象: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正在锯木,有的在打磨船体,还有的在安装设备……他们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却也不忘在我经过时恭敬地行礼问候。

陈海峰来到船厂,找到了负责人,询问新船的具体情况。

负责人微笑着告诉他,一切进展顺利,按照计划,新船将很快下水。

这次制造的新船不仅体积更大、速度更快,而且还会配备更先进的武器和设备,这无疑将使我们的水师实力更上一层楼。

陈海峰注意到,造船厂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他让兵工厂制造的铁链制造机,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铁链制作的效率。

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铁链制作工作,现在可以由机器完成,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人手用于打制其他铁制配件。

这种技术革新使得整个造船流程更加高效,也为我们的水师提供了更好的装备保障。

离开了造船厂后,陈海峰决定再去一趟集市,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

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陈海峰穿梭在人群中,不时与摊主们交谈,了解近期的物价和民生状况。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能更直接地感受到百姓的生活状态,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改善民生。

看着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陈海峰深感责任重大。

(https://www.eexsvv.cc/155757/1373425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