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开口,众人脸色各异,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原来这次团圆并非皇帝本意?
朱棣心中暗自思忖,但还是乐呵呵的道:
“不知是何人有这般能耐,竟能劝动父皇,今日能有此团聚,真该好好感谢那人。”
朱元璋有些落寞地轻声道。
“我们倒是团圆了,可家里还是少了一个人啊!”
这话声音极小,只有身旁的朱允炆和朱允熥能听清。
朱允熥神色复杂,心中一直有个期待,而且他感觉这个期待已越来越近。
‘我大哥,很有可能……没死!’
朱棣和其他一些藩王都满怀期待地望着朱元璋,等着老爷子给出答案。
朱元璋却淡然一笑。
“罢了,你们都吃好喝好。”
想起朱小宝,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丝慈爱。
随后,他又缓缓地道。
“咱有生之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去北平看上一眼。”
朱元璋这没头没脑的话,让朱棣摸不着头脑。
“爹,您若想去北平,儿臣们随时接驾。”
“只是……您怎么突然想去北平了?”
朱棣接着问道。
朱元璋目光中透出一抹柔情。
“为了一句词。”
“啊?”
朱棣一脸疑惑。
朱元璋缓缓吟诵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朱小宝的这首《沁园春·雪》,不知勾起了朱元璋多少回对北方的向往。
每当夜深人静,朱元璋总会细细品味,越读越觉得对北方山河的憧憬难以抑制。
此刻,朱元璋吟诵出来,藩王们纷纷拍手称赞。
“父皇此词,尽显气吞山河之志!”
“纵观历史,唯我朝今朝风流人物辈出!”
“父皇这首词,远超古往今来众多帝王之作呐!”
藩王们纷纷拍着老朱马屁,其中虽有讨好之意,然而更多的是打心底里对那首霸气之词的赞赏。
朱棣目光灼灼,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作出此词,儿臣才知晓北国竟有这般壮丽风光!”
朱元璋微微一笑,问道。
“是吗?”
朱棣激动地点头。
“父皇真是眼光独到,志向高远!”
“呵呵。”
朱元璋玩味一笑。
朱棣瞥了朱元璋一眼,心中满是疑惑,实在不明白父皇为何会露出这般高深莫测的神情。
在大明朝廷里,知晓这首词出处的人屈指可数。
孔讷、黄子澄等人清楚,詹徽和傅友文两人也了解内情。
朱棣越是这般极力夸赞,反倒越是抬高了朱小宝的身份。
詹徽与傅友文相互对视,会心一笑,并未多言。
宴会在举杯欢庆,热闹非凡的氛围中结束。
这既是接风宴,也是团圆宴。
各路藩王还会在应天停留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没有朱元璋的指令,他们只能在鸿胪寺与后宫之间活动。
朱元璋离开后,众人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纷纷出了永华殿。
朱元璋回到奉天殿,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
“去把尚善监的人叫来。”
没过多久,尚善监的太监便匆匆赶来。
朱元璋语气平淡地问道。
“今日皇宴的座位,是谁负责的?”
那尚善监的太监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答道。
“大多是由尚善监安排的,尊卑秩序并未出错,只是……”
朱元璋目光冷峻,盯着他道。
“接着说。”
“只是允炆殿下曾两次来到尚善监,这……”
朱元璋低声应了一声,脸色时明时暗。
“退下吧。”
此时,奉天殿内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酒精开始上头,他揉了揉太阳穴,脑袋一阵撕裂般的疼痛。
“他娘的,今天可破例了,咱大孙叮嘱过让咱少喝点酒的,这要是被那小子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数落咱呢!”
“孙子有自己的想法,儿子们也各怀心思,这大明啊……”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
“人人都觊觎皇位,可却从不思量自己够不够格!”
“咱想要的是大明江山长治久安,是汉家儿郎不再遭受欺凌,是一家人能够和和睦睦,开开心心的!”
“就这点要求,怎么就不能满足咱呢?”
“大孙这次动了些小心思,咱要是哪天突然撒手人寰,你能镇得住他们吗?”
“面对外敌,你身为正统嫡孙,臣子们断然不敢违抗你,可要是内部有人威胁到你,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朱元璋心中满是纠结。
虽说朱元璋年事已高,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依旧透着强大的洞察力。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以往不愿挑明罢了。
若说当下还有对皇权,对朱小宝的威胁,那必定来自大明帝国内部!
外部那些小喽啰,朱元璋根本不放在眼里。
没人能骑在他这个帝王以及大明的头上,来威胁大明皇嗣!
但手握重兵的边疆塞王呢?
咱这大孙过了年才成年,相较于边疆那些杀伐果断,战功卓著的叔叔们,他的功绩实在不足,他们又怎会轻易服于他呢!
明初的分封制度,分为塞王和内王,与后来有着本质区别。
任何一项政策刚出台时,在初期必定是有益的!
可问题就出在祖宗家训这一政策层面。
后世帝王不敢挑战朱元璋的权威,不敢违背祖宗家法,这才致使分封的藩王,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下,塞王的首要职责是抵御北方蒙元的进犯,依靠边关险要地,构建军事重镇。
外线从榆关东渡,跨越辽东,南面与高丽接壤,北面连接开原,能够管控和威慑辽东的女真、蒙古等各部族。
以广宁为核心,途经渔阳、卢龙,出喜峰口。
再从大宁起始,遮蔽雁门。
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北方政权反复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
明初的九大塞王,以燕王、宁王、代王、谷王等为首,守护着大明边疆的安全。
可以说,朱元璋在战略防御规划上已考虑得极为周全,有了这些塞王的镇守,足以确保大明江山寸土不失。
(https://www.eexsvv.cc/155410/1207298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