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带着荀氏叔侄走过来,看看徐庶道:“师弟,这位是……”
该着今天事情扎堆,林宁话涌到嗓子眼,“呼啦啦”打城门方向来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兵马,为首的斯斯文文,年纪应该不到三十,很是面生。曹操悄悄对他说,这是大将军府的亲卫,平时难得一见,带头的叫韩珩,字子佩,和袁绍走得挺近。
韩珩这名字听着耳熟,林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应该不是特别有名的人物。
兵马到了众人跟前,韩珩面无表情,和曹操、荀氏叔侄都打过招呼,又对林宁见礼,这才说:“大将军有要事召见诸君,时间不等人,请骑马入城。”
荀彧和他关系还行,提醒道:“子佩,城中不得骑马,严重的话可是要掉脑袋的。”
韩珩依旧面无表情,林宁怀疑这厮面部肌肉坏死,话说回来,这种小白脸怎么当上亲卫的?不会见了血就吓得尿裤子吧?
“这是大将军的命令,大将军还说了,如果有人为难,他可以入宫请旨。”
林宁笑道:“非常时期非常对待,既然大将军首肯,我们这就骑马入城。”再说下去就纠缠不清了,反正何进权势滔天,于别人是杀头的大罪,于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小事。
韩珩令部下把马牵过来,林宁为难地扫了一眼徐庶,把马车上的周仓招到面前,吩咐道:“带这位徐庶先生去驿馆,沐浴更衣,好生招待,一定要等我回来。”又对徐庶笑了笑,“先生,国难当头,大将军召见,宁不得不去。先生若不嫌弃,且在驿馆歇息,宁还有一些问题要请教先生。”
徐庶有点糊涂了:“使君莫非认识我?”
“不认识,先生相信一见如故吗?”
“不相信。”
“我以前不相信,现在信了!”
……
雒阳宏伟的城池近在眼前,刘备有些迟疑,痴痴地不再往前走了。他身边的关羽和张飞都不解地看过来,三兄弟这几年过的那叫一个苦,破黄巾之功换来一个安喜县尉,结果被督邮勒索,鞭笞督邮弃官而逃,一开始风声很紧,只得在同为汉室宗亲的刘恢家中隐匿。等风声不紧了,刘备招揽了一批人马,不过二三百人,却不知道往何处去,闻得灵帝驾崩少帝即位,咬咬牙来雒阳碰运气。
至此,正常的轨迹出现变化,刘备本该去投奔公孙瓒的,这下有了偏差。
然而到了帝都国门之前,刘备又犹豫了,自己明面上还是逃犯,这么没遮没拦地回来,是不是太招摇了?正想着,迎面碰上赶马车的周仓,刘备和他见过,一怔之下打马过去,抱拳道:“对面可是周元福?”
周仓没理他,只顾着赶车,刘备纳闷,难道认错人了?
关张带人跟过来,张飞吼道:“狗熊,我大哥叫你呢,你聋了?”
周仓如梦初醒,抬头扫了一圈,眼神锁定张飞:“黑大个,原来是你。”
刘备下了马,再次抱拳:“元福兄弟,既然你在这里,如靖兄也来了雒阳?”
“主公在雒阳,刚走,跟人去了大将军府。”周仓挠挠头,指着马车说,“主公让我把徐先生送到驿馆。”
“徐先生?”刘备刚发出疑问,车帘一掀,徐庶探出身子。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没什么稀奇的,又不认识,刘备见徐庶只是一个脏兮兮的道人,不甚在意,因为林宁的关系和他不咸不淡地见礼。徐庶也没注意到刘皇叔的特别之处,只是在关羽、张飞的身上打量片刻,放下车帘,又缩了回去。
既然碰上,目标都是进城,便同行了。刘备令部属在附近扎营,令一个信得过的头目统帅,再三叮嘱不得放肆,低调做人。
刘皇叔口才了得,但周仓这人脾气实在和他不对路,最后还是张飞出马,这俩人才是天生一对,说起曾经在雒阳的趣事,时不时爆发一阵大笑。刘备在一旁听着,也不禁露出微笑,只是想想前途未卜,又不免沮丧。
张飞道:“对了,董平那小子怎么样了?我还想再和他多较量几次哪。”
“那你没机会了,他回老家了,现在还在凉州。”周仓嘿嘿一笑。
关羽轻慢士大夫,却对周仓这样的莽夫合脾气,也插了一句嘴:“路上听人说大将军召外兵入京,其中就有凉州刺史董卓,若是董卓上京,应该会带着他的儿子。”
张飞一拳头砸在手心,遗憾道:“姓董的小子武功不错,真想再和他交次手。”
周仓想想最近风传董卓快来了,许多京都百姓惶惶不安,看来老董声名在外,有的百姓已经开始去外地避风头了,憨笑道:“如果董平也来雒阳,那就好玩了。”
能不好玩吗?董卓野心勃勃,只要进京就是一场浩劫,董平身为人子,除了助纣为虐还能怎么办?别忘了,老董的基业还需要小董继承,这可不是普通的遗产那么简单,有了西凉铁骑,等于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在驿馆门口,一行人正碰到回来的陈宫和张辽,周仓给二人介绍刘关张兄弟,陈宫偶尔听林宁讲过刘关张,知道是当世英雄,便拱手致意:“玄德君,久仰久仰。”
刘备装得人模狗样,还礼道:“不敢,公台君满腹经纶,备今日一见,此生无憾。”这真是客气话,才见一面还没说两句话就知道对方满腹经纶,又不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可见刘皇叔一张嘴的厉害。
陈宫淡淡一笑,转头问周仓:“主公在哪里?”
“主公和许将军去了大将军府。”
陈宫心中有事,闻言随口应了一声,准备和众人进入驿馆。周仓跳下马车,车帘分开,徐庶跟着下车,在陈宫背后笑道:“公台,故人面前,怎么连个招呼也不打?”
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陈宫顿住身步,回头上下打量了徐庶半天,眼神逐渐恍然,一边开怀大笑一边迈步过去:“原来是元直,久别重逢,你可瘦多了。”
“这些年落魄江湖,风餐露宿,瘦一点理所应当。”徐庶把竹竿交到左手,右手一伸挡在胸前,“公台,我现在一身腌臜,等我沐浴过后再行叙旧。”
陈宫却毫不在意,抓住徐庶的手就往里拉:“主公一直念叨人才难得,元直来得正好,稍后我为你向主公引荐。”
周仓插口道:“刚才徐先生已经和主公见过了,主公很高兴。”
“那正好,元直之才十倍于我,有元直在,主公定能成就不朽功业。”
论武力,陈宫打不过徐庶,但两人是朋友,徐庶自然不能拳脚相向,只能苦笑着任他拉进去。刘备三人还挂着逃犯的底子,已经没人追查了,但驿馆是不能住的,便选了附近的客舍住下,方便往来。
陈宫亲热地把徐庶带到自己房间,让张辽、周仓去喂马,等没了外人,陈宫脸色一沉,对徐庶说:“元直啊,我还担心一人不足以谋全局,有了你,至少我们可以安全退出雒阳。”
徐庶是聪明人,杀人流落江湖之后,棱角被磨掉不少,沉稳多了。闻言,徐庶拈着胡须,目光灼灼道:“我来京都,为的是寻一老师,解我心中之惑。如今天下纷乱,礼崩乐坏,有志之士不知往何处去,公台何以教我?”
陈宫顿时沉吟,然后直言不讳地点出了对方心中的痛苦:“元直想必还抱着兴复汉室的希望吧?”
“大汉绵延四百年,虽有过错,亦有大功,功远大于过,若能中兴,实乃天下人之福。”徐庶点头承认。
陈宫笑着指点门外:“那个刘备刘玄德自称汉室宗亲,也确实是个英雄,有关云长、张翼德为之辅佐,将来纵然不能中兴大汉,割据一方还是可能的,元直不妨去辅佐他?”
“公台说得哪里话?”徐庶一甩手,竹竿顿在地上,面露不豫之色,“似这般汉室宗亲,空口无凭,十有八九是假冒的!若我果真倾心辅佐,未来大汉中兴,却让外姓人坐了江山,来日九泉之下岂能对得起大汉二十四帝(加上刘辩,如今两汉正好是二十四位皇帝)?”现代人看重血统,古人更看重血统,尤其是坚持正统观念的儒生。
这话要让林宁听到,估计得笑掉大牙,徐庶啊徐庶,要是轨迹不变,你会辅佐刘皇叔一段时间,再因为母亲被曹操抓了转投曹营。现在却说刘备的宗亲身份是冒牌的,果然屁股决定脑袋,诸葛亮不投奔刘备,而是投奔曹操或孙权,指不定转过头把刘备骂成什么样哪!理由都是现成的,就说阻碍统一,天道循环成王败寇,反正怎么说真理都在人家那边。
“元直就不想去幽州看看?若是元直到了幽州,就该明白林使君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民心相背,羽翼已成。”
“林使君好像还没有统一幽州吧?公孙瓒正在辽东虎视眈眈。”
“不错,但公孙瓒自守之徒,色厉内荏而已。之所以不加征伐,不过是顾及到朝廷威信犹存,怕为千夫所指。只要董卓进京,朝局失控,我幽州兵随时可以东进,公孙瓒纵有十万白马义从,转眼间令其灰飞烟灭!”
“好大的口气!公孙瓒也是一代豪杰,怎会如此不堪?”
陈宫见徐庶持怀疑态度,不禁笑道:“是不是信口开河,元直只要到了幽州便能明白一切,言尽于此,请元直慢慢思量。”
(https://www.eexsvv.cc/155402/1401188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